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狭窄
  • 2篇中动脉
  • 2篇胼胝
  • 2篇胼胝体
  • 2篇胼胝体梗死
  • 2篇PU
  • 2篇穿支
  • 2篇大脑
  • 2篇大脑中动脉
  • 1篇心房
  • 1篇心房粘液瘤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分析
  • 1篇粘液
  • 1篇粘液瘤
  • 1篇栓塞
  • 1篇缩窄

机构

  • 6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牛晓婷
  • 6篇吕志坤
  • 6篇郑晋华
  • 4篇邵蓓
  • 2篇王贞
  • 1篇黄欢捷
  • 1篇黄海波
  • 1篇倪佩琦
  • 1篇王汛
  • 1篇金满意

传媒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U-079导致脑栓塞的左心房粘液瘤4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郑晋华邵蓓吕志坤牛晓婷
胼胝体梗死一例临床分析
牛晓婷王贞黄海波吕志坤郑晋华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新鲜梗死的不同类型与相关动脉狭窄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新鲜梗死的不同类型与相关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我院住院的15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分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小梗死组(小PAI组,直径≤3.20em)、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大梗死组(大PAI组,直径〉3.20cm)、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梗死组(PAI+Pl组)、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分水岭梗死组(PAI+BZ组)、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大脑中动脉皮质支+分水岭梗死组(PAI+PI+Bz组)。比较各组之间动脉狭窄检出率及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检出率。结果各组动脉狭窄检出率分别为16/87、9/11、17/17、11/12、23/25,小PAI组与其余4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1.780、48.065、30.567、55.523,P值均为0.000);各组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检出率分别为1/87、2/11、12/17、9/12、21/25,小PAI组与PAI+PI组、PAI+BZ组及PAI+PI+BZ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05、55.465、79.283,P值均为0.000),大PAI组与PAI+PI组、PAI+Bz组及PAI+PI+Bz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37、7.425、11.633,P值分别为0.007、0.006、0.001);小PAI两亚组(2.00cm〈直径≤3.20cm亚组与直径≤2.00cm亚组)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3,P=0.615)。结论小PAI组动脉狭窄检出率及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检出率均较低;大PAI组、PAI+PI组、PAI+BZ组及PAI+PI+BZ组动脉狭窄检出率均较高,且PAl+PT组、PAl+BZ组、PAl+PI+BZ组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检出率均较高。
郑晋华邵蓓牛晓婷吕志坤
关键词:梗死大脑中动脉缩窄
37例急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分析
牛晓婷王贞黄欢捷吕志坤郑晋华
关键词:胼胝体梗死头颅磁共振
PU-078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新鲜梗死的不同类型与相关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
郑晋华邵蓓牛晓婷吕志坤
女性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的BCR及SSEP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观察女性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球海绵体肌反射(BCR)及阴部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的特点.方法 共选取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及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女性患者30例,将其纳入周围神经损伤组,选取存在脊髓病变及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女性患者21例,将其纳入中枢神经损伤组,另同时选取45例健康成年女性纳入正常对照组.对上述入选对象进行BCR及SSEP检测.结果 周围神经损伤组有53条神经BCR潜伏期延长,异常率为88.33%;有25例SSEP P41波异常,异常率为83.33%;2种检查手段异常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神经损伤组有2条神经BCR潜伏期延长,异常率为4.76%;有18例SSEP P41波异常,异常率为85.71%;2种检查手段异常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伴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BCR及SSEP均异常,中枢神经损伤伴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仅表现为SSEP异常,提示BCR联合SSEP检查可用于女性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牛晓婷邵蓓倪佩琦王汛吕志坤郑晋华金满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