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勇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成都麻羊的生长速度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成都麻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体尺,以探讨其生长速度.结果表明:初生公羔体重为1.80±0.42kg,母羔为1.54±0.27kg;2月龄断奶公羔重为8.89±1.80kg,母羔为8.53±1.91kg;6月龄公羊重为17.40±5.80kg,母羊为18.50±5.84;12月龄公羊体重为28.32±1.81kg,母羊为26.22±4.52kg;3岁公羊体重为51±3.48kg,母羊为36.2±5.98kg;哺乳期日增重公羊111.33g,母羊为74.50g;2-6月龄公羊日增重为45.90~109.50g,母羊为73.30-116.20g;6月龄体重公羊占成年体重的34.05%以上,母羊51.10%以上;12月龄体重公羊占成年体重的55.42%,母羊72.43%;6月龄公羊体尺指标占成年的76.67%,母羊占74.76%;12月龄公羊体尺指标为成年的84.07%以上,母羊为80.46%;6月龄母羊胴体重7.00±0.41kg,屠宰率为43.20%;成年母羊胴体重13.41±3.38kg,屠宰率为47.20%.
- 马正花王杰郜勇陈雪梅高光宇代怡婧张显成罗红权
- 关键词:成都麻羊日增重
- 山羊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分别采用组织块法与消化法对山羊耳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比较两种方法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组织块法培养的细胞生长稳定,5~7d有细胞生长,15~18d长满单层;消化法培养的细胞,通过简化酶作用时间及用量的调控,可得到较为单一的成纤维细胞,且经过4~7d生长后能形成单层。同时对细胞培养过程中常遇到的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动物组织培养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张小建李键王蕊张重庆郜勇
- 关键词: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山羊
- 家畜主基因检测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2007年
- 主基因是指在染色体上占据一定区域的控制某一数量性状(或阈性状)的基因位点或基因簇(Gene Cluster),其检测与确定涉及到QTL定位、主基因效应分析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对主基因的概念、检测方法以及牛、羊、猪各物种主基因和相关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研究现状作了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前景作了展望。
- 马正花马志杰高光宇郜勇
- 关键词:主基因QTL
- 牦牛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别以DMEM(高糖)和DMEM/F12两种合成培养基为基础液,添加15mL·L-1胎牛血清(FBS)为细胞生长液对牦牛耳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同时,比较不同冷冻程序对细胞冷冻的影响,探讨牦牛体细胞在体外环境下的生长参数及染色体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在第6天开始有细胞游离,14天长至单层,两种基础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在-20℃短时间(不超过1h)冷冻效果较好,但平衡时间过长对细胞解冻后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染色体分析显示,牦牛成纤维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生长,不同传代次数(3代和12代)细胞染色体核型稳定,在所得的中期分裂相细胞中,二倍体细胞都在96/以上。可用于体细胞核移植操作和其他研究。
- 张小建李键张兴友王蕊郜勇
- 关键词:牦牛成纤维细胞染色体分析体外培养
- 供体细胞对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在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产和濒危动物保护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已成为目前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文章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在动物克隆技术方面的资料,分析了供体细胞类型、供体细胞动物年龄、供体细胞所处细胞周期、体外传代次数以及供体动物性别等因素对克隆动物效率的影响及可能原因。
- 张小建李键王蕊郜勇
- 关键词:供体细胞体细胞核移植克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