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岚

作品数:27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肾病
  • 7篇肾脏
  • 7篇鼠肾
  • 6篇慢性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大鼠肾脏
  • 4篇动脉
  • 4篇肾脏病
  • 4篇糖尿病大鼠
  • 4篇尿毒
  • 4篇尿毒清
  • 4篇尿毒清颗粒
  • 4篇慢性肾脏
  • 4篇慢性肾脏病
  • 4篇贝那普利
  • 3篇单侧
  • 3篇单侧输尿管
  • 3篇单侧输尿管梗...
  • 3篇胆红素

机构

  • 27篇河北省人民医...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7篇郭岚
  • 22篇牛凯
  • 19篇刘冰
  • 13篇胡志娟
  • 12篇董春霞
  • 9篇史亚男
  • 7篇曹珍
  • 7篇宗毅
  • 6篇何伟
  • 5篇冯珍
  • 5篇王利军
  • 5篇李英
  • 4篇贾晓梅
  • 2篇崔佳
  • 2篇刘月欣
  • 1篇焦荣红
  • 1篇赵鹏
  • 1篇张瑞芹
  • 1篇孙广秀
  • 1篇张立欣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国工程院医...
  • 2篇河北医药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临床个性化医...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3
  • 3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输尿管梗阻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Toll样受体-4、NF-κB的表达及尿毒清颗粒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TLR)4、NF-κB的表达和定位及药物对其影响,探讨TLR4、NF-ΚB在导致肾间质纤维化(RIF)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尿毒清组,每组6只,14 d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TLR4、NF-κB表达和定位,并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尿素氮、血肌酐升高,24 h尿蛋白增加,肾脏病理改变加重,肾组织TLR4、NF-κB表达明显增加,尿毒清治疗后以上指标明显好转(P<0.05)。结论单侧输尿管梗阻可以诱导大鼠RIF,可能通过TLR4途径参与RIF的形成,尿毒清治疗可明显改善。
胡志娟郭岚贾晓梅董春霞史亚男刘冰牛凯
关键词: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核因子-ΚB
五酯软胶囊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五酯软胶囊对应用他克莫司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将21例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2例,对照组9例.结果:试验组在2周、4周、1...
郭岚刘冰牛凯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病例分析
文献传递
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_1和Smad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和Smad4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Wistar糖尿病大鼠为模型,随机分为N组、DM组和DM-B组3组,于给药8周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血糖、肾功能指标及24小时尿蛋白。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及Smad4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及Smad4蛋白定位的表达,并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平均动脉压、血糖、肾功能指标及24小时尿蛋白排出均增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明显增多、系膜区扩大(PAS染色);TGF-β1及Smad4mRNA表达上调;TGF-β1及Smad4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贝那普利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减轻(P<0·01)。结论:TGF-β/Smad通路在糖尿病肾病时是激活的,贝那普利治疗可延缓肾脏损害。
胡志娟李英何伟牛凯宗毅刘冰曹珍郭岚崔佳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SMAD蛋白基因表达调控
慢性肾脏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老年人通常并存慢性肾脏病(CKD)和骨质疏松症,CKD导致的生化异常及与年龄相关的骨质流失等危险因素对骨折的风险有累积效应。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当前重要的临床问题。近年来,新药的研发为治疗CKD合并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旨在回顾目前关于CKD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和治疗药物开发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刘亚鑫郭岚王泽凯牛凯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生物因子
Smad4,7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和定位及药物对其影响的研究
胡志娟李英何伟牛凯刘冰宗毅曹珍郭岚孙广秀刘月欣
该项目采用糖尿病的动物模型,观察了ACEI、ARB,阿魏酸对实验动物血压、血糖、蛋白尿、肾功能的影响,应用RT-PCR与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TGF-β1,结果发现,糖尿病大鼠发生高血压、高血糖、肾功能受损及蛋白尿的同时,肾...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肾脏药物影响
尿毒清颗粒在糖尿病肾病中抗氧化应激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将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尿毒清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等治疗,尿毒清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肾功能、24 h尿蛋白以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12周后两组血糖、血脂、肾功能、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与治疗前相比,尿毒清组患者血清T-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贾晓梅胡志娟董春霞郭岚史亚男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氧化性应激尿毒清颗粒
利福平所致急性肾衰竭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曹珍郭岚牛凯刘冰宗毅胡志娟何伟
关键词:利福平急性肾衰竭胃肠道症状CHKD肝功能损害抗结核药物
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7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8例,给予常规降压、调脂、双嘧达莫片抗凝治疗。贝那普利片组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片治疗;肾康注射液组19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2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4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变化。结果肾康注射液组、贝那普利片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升高(P<0.05),血肌酐未见明显变化(P>0.05)。肾康注射液组24h尿蛋白定量较贝那普利片组下降明显(P<0.05),血浆白蛋白升高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其余3组显著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较其余3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蛋白尿有明显疗效,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冯珍牛凯刘冰董春霞郭岚
关键词:膜性肾病肾康注射液贝那普利蛋白尿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47例CKD 2~5期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IMT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增厚与年龄、肌酐、尿素及血清磷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总胆红素呈负相关。CKD患者颈动脉IMT危险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IMT的增厚与年龄、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血磷密切相关。结论年龄、TBIL和血磷是老年CK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CKD患者存在低胆红素血症,低胆红素血症与颈动脉IMT相关,其可能参与了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王利军董春霞史亚男郭岚牛凯胡志娟刘冰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胆红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细菌性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合并慢性肉芽肿1例:病例报告
2025年
目的:探讨细菌性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合并慢性肉芽肿的经验性治疗。方法:通过对1例细菌性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合并慢性肉芽肿的病历回顾性分析,对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性以及腹膜透析隧道感染超声检查的必要性。结果:通过静脉应用抗生素、局部换药室换药、齿镊搔刮肉芽组织、局部浸润麻醉拔除原导管,对侧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后,患者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合并慢性肉芽肿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情好转出院。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mpirical treatment of bacterial peritoneal 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with chronic granulo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ase of bacterial peritoneal 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with chronic granuloma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itoneal 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and 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 and the necessity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tunnel infection. Results: The patient’s peritoneal 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with chronic granuloma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the condition improve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intravenous antibiotics, local dressing changes, tooth forceps excision of granulomatous tissue, and 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for catheter removal from the contralateral percutaneous peritoneal dialysis placement.
康佳郭岚牛凯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