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微媛
- 作品数:41 被引量:188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甲型副伤寒36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 2009年
- 崔云霞齐桂云郭微媛
- 关键词:副伤寒甲型流行病学传染病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 Treg 细胞与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和骨髓Treg细胞水平,评价MM患者骨髓微环境的免疫状态,以及免疫状态与疾病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MM患者外周血以及骨髓中Treg细胞水平,15例正常人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细胞水平。以CD4^+CD25high^+细胞占CD4+细胞的百分比代表Treg细胞水平。结果 MM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高于正常人外周血,MM患者骨髓中Treg细胞低于正常人骨髓,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Treg细胞降低水平与浆细胞比例无关,而与疾病的预后相关,与β2-MG水平及ISS相关。结论 MM骨髓微环境中肿瘤诱导的免疫系统的改变是MM发病的原因之一,MM患者骨髓中Treg细胞降低比例与预后相关,而与肿瘤负担无关。
- 郭秀臣全丽娜李红李莲乔郭微媛贾垂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微环境TREG细胞
- 13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阴道加德纳菌的检出
- 2000年
- 多丽波孟繁艳郭微媛
- 关键词:阴道炎阴道分泌物阴道加德纳菌
- 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应注意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2000年
- 多丽波郭微媛张和光
-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感染药物疗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药敏性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分离的非发酵菌,对其检出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047株非发酵菌,检出率为44%,居前3位的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51.13%)、鲍氏不动杆菌(21.4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0.38%);3种常见的非发酵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结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检出率高,耐药性强。
- 徐洪伟鞠红梅齐桂云李桂玲孙琪郭微媛李蓉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抗药性
-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4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应用美国MicroScan WalkAway-96S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来临床分离的293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73.4%),且主要集中于ICU和神经外科等科室;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15.7%)、其次为阿米卡星(18.4%)、亚胺培南(21.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6.6%)、头孢他啶(28.3%)等,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10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十分重要。
- 孙琪齐桂云刘军赵彬惠郭微媛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 3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了解我院年鲍曼不动杆菌医院内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其医院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常规分离我院细菌,采用美国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琼脂...
- 郭微媛石华齐桂云孙琪徐洪伟
- 文献传递
- 促细菌快速生长繁殖因子的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通过对促细菌快速生长繁殖因子即细菌培养基成分进行科学配比研究 ,促使细菌能快速生长繁殖 ,并在同一体系内同时对细菌进行鉴定防止耐药菌株泛滥作了初步探讨[1 ,2 ] 。方法 采用V型板体系内培养 ,并同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细菌鉴定报告时间缩短至 4~ 8小时 ,与常规方法对比其中标准菌株符合率为 1 0 0 % ,临床分离株符合率为 98%。结论 初步建立了细菌检验的快速常规程序 ,使临床细菌学检验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正确 ,及时的诊断依据。
- 郭微媛李振祥郭宝亭多丽波张和光王悦孙琪
- 关键词:细菌学技术培养基
- 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分析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方法选用TEM和SHV两种特异性引物扩增产ESBLs菌株质粒DNA,并对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80株细菌中有68株产酶,ESBLs检出率37.78%,TEM型占81%,SHV型占29%。结论ESBLs检出率较高,基因型一致,PCR技术是监控产ESBLs菌株爆发流行的好方法。
- 郭微媛齐桂云邵晶莹肖卓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Bactec 912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MicroScan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277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52株,阳性率13.8%;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8.9%,革兰阴性菌占43.8%,真菌占7.3%;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师应及时监测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应取合理的抗菌治疗,控制医院感染。
- 孙琪刘军齐桂云闫立昕郭微媛
-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