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玉

作品数:29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藻类
  • 5篇藻毒素
  • 5篇微囊藻
  • 5篇微囊藻毒素
  • 4篇滇池
  • 4篇计数
  • 3篇营养化
  • 3篇水华
  • 3篇微囊藻毒素L...
  • 3篇蓝藻
  • 3篇计数法
  • 3篇浮游藻类
  • 3篇富营养化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滇池蓝藻
  • 2篇电站
  • 2篇多环芳烃
  • 2篇植物
  • 2篇色谱

机构

  • 29篇云南省环境监...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4篇云南大学
  • 3篇云南省环境科...
  • 2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成都军区疾病...
  • 1篇保山市环境监...
  • 1篇云南沃森生物...

作者

  • 29篇金玉
  • 20篇铁程
  • 14篇张榆霞
  • 13篇李爱军
  • 11篇施择
  • 9篇赵琦琳
  • 9篇李颖
  • 8篇杨良
  • 3篇殷丽萍
  • 3篇董云仙
  • 3篇李琴
  • 2篇张爱
  • 2篇李作生
  • 2篇黄云
  • 2篇宁平
  • 2篇向峰
  • 2篇孙鑫
  • 2篇王志慧
  • 2篇张婉静
  • 2篇潘瑛

传媒

  • 9篇环境科学导刊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福建分析测试
  • 1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化学物质环境...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囊藻毒素LR的定量检测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制备MC-LR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微囊藻毒素LR定量检测的竞争ELISA方法。方法从云南滇池中收集蓝藻,提取MC-LR精制样品,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成MC-LR-BSA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抗MC-LR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应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不同稀释浓度的MC-LR样品进行竞争ELISA定量检测。结果制备了3株抗MCLR的单克隆抗体,MC-LR样品的竞争ELISA定量检测显示浓度从高到低的相应A值呈现明显的递增梯度趋势。结论制备的MC-LR单克隆抗体能够用于MC-LR的定量检测。
王志慧金玉张婉静张爱黄微李作生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单克隆抗体
浮游藻类数量测定方法应用现状分析
简要阐述了显微镜法、分光光度法、库尔特法和流式细菌显微镜法等浮游藻类数量测定方法,以及几种主要计数方式(随机视野法、行格法、全片计数法和对角线法)的应用,分析其在不同领域所存在的优缺点。并结合浮游藻类数量分析中计数方法的...
金玉铁程张榆霞
关键词:浮游藻类
文献传递
云南高原1~30km^2天然小湖泊藻类研究初报被引量:1
2019年
2013年秋季,首次对云南1~30 km^2天然小湖泊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质和生态现状进行了综合调查,本文报道了藻类研究成果。初步分类鉴定,云南天然小湖泊共有藻类8门85属217种,其中,绿藻门30属87种;硅藻门27属66种;蓝藻门19属44种;裸藻门3属7种;甲藻门2属5种;金藻门1属4种;隐藻门2属3种;黄藻门1属1种。藻类现存量在30.58~10289.13×10~4cells/L,石林月湖最少,祥云青海湖最高。分别报道了20个天然小湖泊藻类现状,讨论了藻类多样性与种类组成、藻类群结构与湖泊营养化状态、藻类现存量与湖泊营养化状态的关系,并将云南20个天然小湖泊划分为四类保护治理类型,其中,保护型小湖泊5个;预防型小湖泊3个;防治型小湖泊8个;治理型湖泊4个。提出了各类型小湖泊生态调控对策与建议。
董云仙赵磊金玉汤晓召周起超李杰
污水中抗生素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14年
因为抗生素对许多疾病的治愈有特效,人类和畜禽养殖业对其依赖性较强,所以抗生素的使用量与日俱增。但由于抗生素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持久性,极大地威胁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而目前已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此类物质的去除率较低,导致绝大多数抗生素直接进入到环境中,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本文全面阐述了人工湿地法、土壤渗滤系统法、超声降解法、加强型活性污泥法和低温等离子技术这几种方法在处理抗生素污水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和新型处理方法对处理抗生素污水的不足之处,得出建立组合式人工湿地法、超声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等组合式工艺将成为以后的研究重点,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处理工艺的去除机理以及处理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的再生和回收循环利用。
罗玉黄斌金玉张望龙展巨宏蔡倩丁怡然赵婷婷李强
关键词:抗生素污水处理
环境质量抽样调查中的检出限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提出了环境质量抽样调查工作中也存在类似检测分析工作中的"检出限"概念。以2012年12月在滇池外海开展的总氮浓度抽样调查为例,说明了检出限的计算方法和理论依据;并计算了该调查方案在各样本数量下的检出限,为今后开展类似调查,就如何确定样本数量提供了参考;同时还说明了样本数量的增加能够降低环境质量抽样调查的检出限,但作用会逐渐减弱。
铁程张榆霞施择金玉赵琦琳李爱军李颖
关键词:抽样误差检出限
全国主要土壤铁重金属形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16个地区采集代表性的土壤,运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土壤中铁交换态、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和残渣态5种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就铁元素的重金属形态和土壤有机质、CEC、物理性粘粒含量以及pH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采集的土样中,铁元素主要以矿物态的形式存在,可交换态比例较低,氧化态、碳酸盐态比例较高。交换态铁浓度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物理性粘粒浓度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碳酸盐态铁与pH值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与CEC的关系则为显著的正效应;氧化态铁含量与土壤pH值有关,铁为负效应;土壤中有机态铁浓度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减少而下降;矿物态铁主要受土壤母质的影响,与土壤的CEC表现为显著的正效应。
冉继伟张旭宁平孙鑫张榆霞金玉
关键词:土壤性质
浮游藻类数量测定方法应用现状分析
简要阐述了显微镜法、分光光度法、库尔特法和流式细菌显微镜法等浮游藻类数量测定方法,以及几种主要计数方式(随机视野法、行格法、全片计数法和对角线法)的应用,分析其在不同领域所存在的优缺点.并结合浮游藻类数量分析中计数方法的...
金玉铁程张榆霞
关键词:浮游藻类
文献传递
典型微囊藻毒素对白菜种子发芽的生态毒性被引量:7
2012年
以白菜种子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和铜绿微囊藻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根伸长、芽伸长和生物量的影响,探讨其对白菜种子发芽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MC-LR和MC-RR毒性与白菜种子发芽的发芽率、根伸长抑制率、芽伸长抑制率和生物量抑制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毒性敏感高低指标为根伸长>芽伸长>生物量>发芽率,MC-LR的毒性大于MC-RR,其根伸长50%抑制率浓度值(IC50)分别为3.32mg·L-1和12.68mg·L-1。铜绿微囊藻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生态毒性远高于MC-LR和MC-RR纯品水溶液,是否由于藻液中多种微囊藻毒素共存时产生了毒性协同作用或藻液中其他毒性污染物的存在而引起的,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彦文黄献培向垒李梓君莫测辉金玉铁程雷清毅詹晓静黄成彬陈键准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白菜种子发芽生态毒性
澜沧江梯级水电站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2008年1-12月对澜沧江下游的漫湾和大朝山水电站库区的水环境监测结果,应用浮游植物指示法、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评价、经验TLI法评价、藻类现存量指标法对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水环境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库区水体中,营养盐指标总体处在一种高含量水平,大朝山和漫湾库区水体总氮浓度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345-1.880mg/L和0.340~1.743mg/L,总磷浓度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019—0.139mg/L和0.015—0.111mg/L。TLI综合指数评价表明两库区水体处于贫营养水平。
巴重振李爱军潘瑛铁程金玉殷丽萍杨良
关键词:水电站库区富营养化
多环芳烃在某工业园区周边环境介质中的分布被引量:3
2015年
采集并分析了位于某工业园区下风向2个村庄周围的土壤、积尘、空气、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中16种PAHs的浓度。发现以大气扩散和空气颗粒物沉降方式进入环境的PAHs,在各环境介质中的浓度为:积尘>土壤>空气>地下水和地表水。通过分析样品中多环芳烃的组分发现:不同环境介质中PAHs的组分差异较大,而在两个村相同环境介质中组分较为相似。通过分析树脂吸附、颗粒物截留2种方式所采集的空气样品发现:二、三环多环芳烃主要存在于气相,五环以上的主要存在于颗粒物,四环在两相中同时存在。通过轮廓图法推测:所调查的2个村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相同。通过特征成分比值法发现:2个村空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煤污染源。
铁程赵琦琳施择杨晓红向峰闫琨金玉黄云
关键词:多环芳烃环境介质源解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