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3篇皮肤
  • 2篇药疹
  • 2篇肉芽
  • 2篇肉芽肿
  • 2篇色斑
  • 2篇生殖
  • 2篇生殖器
  • 2篇女性
  • 2篇误诊
  • 2篇毛母质瘤
  • 2篇激光
  • 2篇八珍
  • 2篇八珍颗粒
  • 1篇电离子
  • 1篇电离子机
  • 1篇凋亡
  • 1篇多功能电离子
  • 1篇多功能电离子...

机构

  • 15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作者

  • 15篇钟咪
  • 13篇曹志翔
  • 11篇张佳音
  • 6篇饶美荣
  • 3篇曾芬
  • 2篇朱明月
  • 1篇任伊伊

传媒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治疗面部化脓性肉芽肿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曹志翔钟咪
关键词:化脓性肉芽肿疗效观察微波治疗面部新生毛细血管基质内
CO_2激光联合盐酸阿莫罗芬甲搽剂治疗甲真菌病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评价5%盐酸阿莫罗芬甲搽剂与30%冰醋酸溶液治疗未累及甲母质的浅表型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0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对患甲CO2激光打孔,再予5%盐酸阿莫罗芬甲搽剂外涂,2次/周,指甲治疗6个月,趾甲治疗9-12个月;对照组予30%冰醋酸溶液外涂患甲,2次/d,治疗疗程同治疗组。结果疗程结束2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组痊愈率71.70%,有效率为88.67%,真菌清除率为76.42%;对照组分别为47.96%,64.29%,68.37%。2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真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阿莫罗芬甲搽剂治疗未累及甲母质的浅表型甲真菌病可让药物持久深入甲板深层及甲侧缘和甲下腔隙,起到协同治疗作用,提高近期治愈率。
张佳音钟咪饶美荣曹志翔
关键词:CO2激光阿莫罗芬冰醋酸
调Q开关Nd:YAG激光和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早期脂溢性角化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脂溢性角化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皮损多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及日晒部位,如颜面、前臂、手背、颈部等处,影响美观。2010年1月-2012年6月,笔者科室对就诊的173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分别采用调Q开关Nd:YAG激光和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张佳音钟咪曹志翔
关键词:YAG激光多功能电离子机脂溢性角化病疗效观察临床常见疾病皮脂溢出
女性生殖器疣状癌1例
2009年
患者女,35岁。小阴唇、肛周疣状赘生物逐渐增大2年。多家医院以"尖锐湿疣"予冷冻、激光及外用药物等多次治疗,术后反复复发,皮疹逐渐增多、增大。皮肤科情况:右侧小阴唇和肛周分别见一1.5cm×1.5cm×1.5cm和1.0cm×1.0cm×1.0cm增生物,表面不平,呈菜花状,质软,轻微触痛。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疣状癌。HPV6,11型阳性(原位杂交),HPV16,18型阴性。
曹志翔朱明月张佳音钟咪
关键词:疣状癌生殖器
毛母质瘤继发感染1例
2017年
患者男,41岁。右上臂红色结节5年,破溃伴痛1个月。患者曾被误诊为穿通性毛母质瘤,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毛母质瘤继发感染。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随访中无复发。
曾芬钟咪张佳音曹志翔
关键词:毛母质瘤
股部鲍温病1例被引量:1
2017年
报告1例股部鲍温病。患者男,80岁。右股部出现红色斑片10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右股部可见境界清楚的红斑,表面灰色结痂,湿润的糜烂面,面积约5 cm×8 cm大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符合鲍温病。
钟咪曾芬饶美荣曹志翔
关键词:鲍温病股部病理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致过敏反应1例被引量:1
2014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9岁.左上眼睑红斑8个月.临床诊断:蜘蛛痣.予微波治疗.常规消毒后,2%利多卡因注射液0.4 mL局部浸润麻醉后予微波治疗,手术约10 min,术中患者未见不适.术后发现患处、颈前、颈部两侧、双耳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红斑,压之退色,伴轻度瘙痒.既往健康,否认药物过敏史,就诊前20天无用药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上眼睑一米粒大红斑,边缘呈放射状,压之退色.颈部、双耳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红斑,压之退色.立即予地塞米松5 mg肌注,半小时后瘙痒减轻,红斑渐消失.
任伊伊钟咪曹志翔
关键词: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致过敏反应皮肤科检查药物过敏史大红斑
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中BAG-1表达变化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AG-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株A431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SCC细胞株A431和人正常永生化上皮细胞Hecate中BAG-1 mRNA、蛋白表达。常规培养CSCC细胞株A431,感染BAG-1敲减病毒(抑制组,sh-BAG-1),并设立阴性对照(对照组),培养48 h后,分别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A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平板克隆试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dm-2、p53及其下游基因Bcl-2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SCC细胞系A431中BAG-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人正常永生化上皮细胞Hecate(P<0.05)。与对照组比较,抑制组BAG-1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减弱,细胞阻滞在G1期,细胞凋亡增多,Mdm-2蛋白表达减少,p53、p21和Bcl-2蛋白表达均增多(P均<0.05)。结论 CSCC细胞中BAG-1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Mdm-2/p53信号通路增强CSCC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
张佳音钟咪饶美荣曾芬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毛母质瘤31例误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毛母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方法对术前误诊为皮脂腺囊肿、钙化性粉瘤、慢性淋巴结炎,表皮样囊肿,纤维瘤,脂肪瘤等31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大体所见:大部分肿瘤有完整的包膜,壁薄,质地较硬,切面呈灰白色,表面有钙化,有"沙粒"、"豆腐渣样"或"石灰样"颗粒;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团块状,外周的细胞类似基底细胞,核深嗜碱性,向中央细胞核逐渐浓缩消失成为影细胞。影细胞境界清楚、弱嗜碱性,细胞中央有一不着色消失的核影子。部分细胞巢中央间钙化,间质内可见巨细胞反应。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毛母质瘤。结论进一步增强对毛母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认识,以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张佳音钟咪曹志翔
关键词:毛母质瘤误诊
结肠癌与蕈样肉芽肿多原发性恶性肿瘤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男,83岁。1996年6月开始出现间断性稀便、黑便,伴阵发性腹痛,口服镇痛剂、抗生素后仅疼痛稍缓解,遂于1996年6月19日就诊。各系统检查无异常,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脾曲侧可见突入肠腔内肿块,局部肠腔狭窄。组织病理学检查:癌组织浸润性生长,由大小不一的团块状、腺管状结构组成,癌细胞排列紊乱,大小不等,核染色质粗糙。诊断:结肠中分化腺癌。1996年6月25日行左半结肠切除术,
曹志翔朱明月张佳音钟咪
关键词: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结肠癌蕈样肉芽肿纤维结肠镜检查左半结肠切除术阵发性腹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