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润波 作品数:41 被引量:320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 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 上海市胸科医院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初治晚期肺癌132例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调查住院初治Ⅲ~Ⅳ期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患者总体主观评分法(patient generated-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问卷评价132例住院初治Ⅲ~Ⅳ期肺癌患者和38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检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运铁蛋白、前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和肌酐。结果:PG-SGA分级A级19例(14%),B级53例(39%),C级60例(47%)。PG.SGA评分0~1分3例(2.3%),2~8分72例(54.5%),≥9分57例(43.2%)。肺癌患者PG-SGA分级C级比例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在PG-SGA分级的A、B、C3级之间Ⅲ~Ⅳ期住院肺癌患者BMI和血清白蛋白均有明显差异,在B、C2级之间年龄和血红蛋白有明显差异。骨髓抑制情况与化疗方案中联合用药数量有关。结论:初治Ⅲ~Ⅳ期住院肺癌患者中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PG-SGA与以BMI、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为指标的传统营养评价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 李榕 马美丽 宋懿懿 裴俊 钟润波 钱嘉琳 颜波 张雪燕 沈洁 韩宝惠关键词:肺肿瘤 营养不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肺癌靶向治疗原发性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针对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小分子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效果明确, 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 部分患者在初始治疗时即出现原发性耐药。本文就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原发性耐药可能机制展开讨论与总结, 以期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张译丹 钟润波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发性耐药 非小细胞肺癌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 被引量:108 2022年 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肺癌的防治措施、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建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以国家批准的应用指征为原则,以国内实际可应用的药品为基础,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整合近年来肺癌筛查、诊断、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以及随访等诊治方面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经过共识会议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影像、检验、康复等专业人员提供合理的推荐建议。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韩宝惠 钟润波关键词:肺肿瘤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多因素分析 钟润波 韩宝惠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了致敏的DC细胞以及CIK细胞,将两种细胞回输给肺癌患者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毒副作用低。 钟华 韩宝惠 钟润波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病理组学的肺腺癌肿瘤免疫功能障碍与排斥评分预测模型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病理组学的肺腺癌肿瘤免疫功能障碍与排斥评分预测模型及应用。本发明基于样本的病理图像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用于模型构建的图像特征子集,并进一步利用GEM算法构建了TIDE评分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 聂蔚 张雪艳 钟华 储天晴 钟润波 韩宝惠 郑靓 沈胤晨 张瑶免疫治疗:肺癌如何应用? 肺癌传统的免疫治疗主要指被动免疫治疗和主动免疫治疗,近些年来,免疫检查点通路抑制剂在肺癌的免疫治疗中正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被动免疫治疗指通过体外免疫活性物质且不依赖于宿主自身免疫机制而产生作用的治疗,而主动免疫治疗的关键... 钟润波 韩宝惠关键词:肺癌 免疫治疗 疗效评价 右下肺硬化性血管瘤-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07年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 SHL)曾被认为是炎性假瘤的亚型之一,现已证明它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本病由Liebow在1956年首次报道7例,此后世界各地均有散在报道。现将我科诊断的1例右下肺SHL患者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钟润波 金波 韩宝惠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 文献复习 HEMANGIOMA 炎性假瘤 右下肺 唑来膦酸刺激树突状细胞诱导γ δ媚T细胞免疫治疗肺癌的机制研究 目的: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有限,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手段。γδT细胞回输是过继性免疫治疗的一种选择,但γδT细胞在体内含量极少,扩增手段有限。本研究旨在观察唑来膦酸刺激树突状细胞后诱导γδT细胞增殖的效果,... 钟润波 牛艳洁 储天晴 钟华 韩宝惠关键词:肺癌 唑来膦酸 树突状细胞 ΓΔT细胞 晚期NSCLC患者的巩固及后续治疗现状 被引量:4 2008年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或一线化疗后病灶稳定(SD)的患者继续的维持治疗称之为巩固及后续治疗。对于不可手术的干性ⅢB期(N3,对侧纵隔、肺门淋巴结或同/对侧斜角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联合放化疗有明显的疗效,而同步放化疗明显优于续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后继续巩固化疗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予标准剂量的2~3个疗程的泰索帝巩固治疗较其它方案更加有优势,而后续是否应该改成生物靶点继续治疗目前还没有定论;对于湿性ⅢB期(恶性胸腔积液)和Ⅳ期患者,在一线治疗结束之后病灶SD立即进入二线治疗,较病灶进展后再接受二线治疗临床获益率明显增高,二线给予小剂量的泰索帝35mg/m2进行巩固治疗2~4个疗程与标准剂量化疗的生存情况类似,但毒副反应更加小;Iressa在获益人群中(东方人,女性,非吸烟,腺癌)一线治疗后作为二线治疗的效果是肯定的,这是因为可能这些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更加高,然而对于临床工作中不加选择随机入选非靶点人群进行靶向治疗则值得商榷。对于晚期NSCLC患者只有个体化治疗,根据循证医学,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最理想的生存时间。 钟润波 金波 韩宝惠关键词:肺肿瘤 化疗 放疗 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