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诊治效果和结局。方法实验对象为2019年1-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7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37例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流程,实验组37例病人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诊疗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人及其家属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病人分诊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初步抢救时间、肌钙蛋白检验时间均比参照组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低于发生率(21.62%)、实验组总满意度(94.59%)高于参照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流程路径优化有助于提高急性ST短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童彩和钟素雯杨莉瑕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满意度
-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4年
-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66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30例患者首先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择期给予颅脑修补术治疗,B组36例患者给予早期颅骨修补后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A组患者预后优良率为70.0%,B组患者预后优良率为94.4%,B组优良率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颅骨修补术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治疗脑外伤中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黄巧华陈劲钟素雯
- 关键词: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脑外伤
- 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收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3%,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和下肢肿胀发生病例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钟素雯梁素娥骆雪琼
- 关键词: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
- 持续颅内压监测联合NIHSS量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被引量:39
- 2016年
- 目的探究持续颅内压监测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脑CT进行确诊。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共3组,其中A组不予颅内压监测和NHISS量表评分;B组予以颅内压监测;C组采用颅内压联合NIHSS量表进行监测。记录各组GCS评分、甘露醇用量、减量时间及手术介入时间。结果 C组的平均GCS评分最高,A组最低,且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甘露醇用量、减量时间及手术介入时间在C组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颅内压监测技术和NIHSS量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指导作用。
- 陈劲飞肖化选钟素雯姚润伟
- 关键词:颅内压NIHSS高血压脑出血
- 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予以急诊优化护理流程管理,对比两组临床结局与舒适度。结果:两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到专科医师实施治疗时间、48 h内死亡率与致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此四项明显较对照组更理想(P<0.05);观察组救治等待时间、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环境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优化脑卒中急诊患者管理流程,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结局,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提高长期治疗效果,全面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度。
- 钟素雯杨丽暇蓝玉梅
- 关键词:急诊护理脑卒中
- 持续颅内压监测联合NIHSS量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究持续颅内压(ICP)监测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17例)、B组(16例)和C组(21例),三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A组不予ICP检测和NHISS量表评分;B组予以ICP监测;C组采用ICP联合NIHSS量表进行监测。记录各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甘露醇用量、减量时间及手术介入时间。结果三组GO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甘露醇用量、甘露醇减量时间及手术介入时间[(750±125)g、(87.2±18.9)h、(17.3±4.1)h]均显著低于A组[(1375±150)g、(132.1±23.7)h、(29.3±6.3)h]和B组[(1000±125)g、(113.1±20.4)h、(23.1±4.9)h](P<0.05)。结论联合颅内压监测技术和NIHSS量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指导作用。
- 陈劲飞肖化选钟素雯姚润伟
- 关键词:颅内压高血压脑出血
- 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人工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给予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复苏,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情况、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主心跳、呼吸、血压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87.93%)高于对照组(70.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后30 min,观察组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血氧分压(PaO 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后1 h,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T(hs-TnT)、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的复苏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患者恢复。
- 李莉芬黄旭玲钟素雯游丽珍
-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取自身对照方式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日间护理采用护理风险安全管理模式法(实施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实施前),科室自行制定调查问卷,观察实施前后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并对护理满意度、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护理投诉明显低于实施前,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及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安全管理前,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安全管理前,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率,提高日间护理的安全质量。
- 钟素雯杨莉瑕梁瑞清梁素娥刘英
-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质量护理纠纷护理投诉
- 采集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采集静脉血液标本的不合格因素,针对不合格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检验科拒收的458份不合格静脉血液标本,分析其不合格原因,提出对策并进行整改,比较整改前后不合格标本的所占比。结果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因素主要为采血量不准确(27.07%),其次为溶血(17.90%)、凝血(16.16%)、血管选择错误(11.14%)、脂血(10.92%)、标本运送不及时(9.39%)、在输液部位采血(4.80%)及条码张贴错误(2.62%)。护理对策实施后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实施前(0.72%比1.29%,P<0.05)。结论静脉血标本不合格因素主要为采血量不准确、溶血、采血管选择错误、凝血、脂血等,临床应避免上述因素,有效降低采集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率。
- 谢艳群钟素雯曾淑媛邓春友
- 关键词:护理对策
- 行为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06—2016-05间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行为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行为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行为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即(62.8±11.5)分vs.(51.5±11.8)分,(82.4±12.0)分vs.(73.4±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96.00%vs.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中实施,可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蓝玉梅钟碧青钟素雯
- 关键词: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