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永华
- 作品数:74 被引量:238H指数:8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2在病变肾小球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 2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以 11例肾小球轻微病变为对照组 ,对各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IgA肾病 4 0例、膜性肾炎 10例、硬化性肾炎 11例的肾穿刺活检标本 ,分别行原位分子杂交检测肾小球Smad 2mRNA的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TGF β1、Ⅳ型胶原及纤连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染色强度 ,并对其检测结果作图像分析处理。结果 除轻微病变型IgA肾病的Smad 2mRNA表达外 ,其他病理类型肾炎中病变肾小球TGF β1蛋白和Smad 2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且两者在肾小球中的表达与Ⅳ型胶原、纤连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沉积呈正相关。结论 TGF 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 2可能参与了病变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过量积聚 。
- 阮永华张志刚张秀荣刘琛郭慕依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反式作用因子原位分子杂交
- 女性生殖道病变中的人乳头瘤病毒衣壳抗原的检测
- 1997年
- 用SP法分别对64例宫颈癌、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标本中的人乳头瘤病毒衣壳抗原(HPVAg)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尖锐湿疣中HPVAg阳性率为71.43%;假性湿疣和宫颈癌组均呈阴性,三组间检出率有显著差异.(2)HPVAg阳性核多位于上皮中浅层挖空细胞内.文中对典型挖空细胞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在病理学中的主要鉴别诊断.
- 阮永华付红梅崔英张林杨西敏冯毓正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女性
- 云锡等厂矿粉尘中两类无机化学成分诱发金仓鼠肺癌实验研究
- 1992年
- 选择云锡矿尘中两类与致突变及致癌有关的无机化学混合物(代号为CM_1及CM_2)进行Ames试验及金仓鼠诱癌实验。结果:CM_1及CM_2Ames试验阳性;CM_1及CM_2诱癌实验阳性。两类混合尘的肺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分别为41、1%及22.2%。对照组无肿瘤发生。上述结果表明,CM_1及CM_2对金仓鼠有致癌作用。光镜下增生的细胞,电镜显示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及clara细胞,此两型细胞可能为肺内增生、癌前及肺癌病变的发源细胞。
- 黄润张志杰杨昆胜黄翠轩章宗籍毛玉明阮永华王芳田昆
- 关键词:肺肿瘤锡矿粉尘
- 谷胱甘肽S-转移酶Pi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阮永华张灿珍杨西敏梁正南刘宝源陈云
- 关键词:宫颈癌免疫组织化学
- HnRNP A2/B1及FHIT与肺癌的早期诊断
- 2005年
- HnRNPA2 /B1及FHIT的异常被认为是肺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对 2种新的分子标记检测在肺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诊断及高危人群的早期监测等方面有极高的应用前景,通过检测脱落的支气管上皮hnRNPA2 /B1或hnRNPB1的表达可预测肺癌的发生。
- 阮永华金克炜
- 关键词:肺癌HNRNPA2/B1FHIT
- 个旧矿工肺癌与其他地区非矿工肺癌中SP-B表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比较云南个旧地区矿工与其他地区非矿工肺癌组织中表面活性蛋白B (SP -B)表达的差异 ,探讨Ⅱ型肺泡上皮增生与个旧地区肺癌矿粉沉着及纤维化的相关性 .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了5 0例个旧矿工肺癌、 4 0例其他地区非矿工肺癌组织及 17例正常肺组织中SP -B的表达 ,并用图像分析仪对SP -B阳性细胞数及纤维化面积作定量分析 .结果 :个旧矿工肺癌癌周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比其他地区非矿工肺癌和正常肺组织都高 (P <0 0 1) ,个旧矿工肺癌矿粉沉着及纤维化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非矿工组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生与肺癌组织的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γs=0 96 1) .结论 :Ⅱ型肺泡上皮增生与个旧矿工肺癌明显的纤维化有关 ,SP -B阳性细胞见于增生和异常增生的Ⅱ型肺泡上皮 ,并与肺鳞癌有移行过度 ,提示部分肺鳞癌有可能起源于Ⅱ型肺泡上皮 .
- 阮永华金克炜高倩华海蓉周莉梁锐
- 关键词:SP-B肺癌组织肺泡上皮阳性细胞
- 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体外敏感性检测和K-1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机制。方法收集分离自2008—2010年中缅边境确诊为恶性疟病人体内的疟原虫,共34株,进行体外培养;提取原虫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PF3D7-1343700(K-13)基因,对目标基因进行全基因测序,检测K-13基因变异情况;依据基因有无变异分为两组,对比两个组别疟原虫对3种抗疟药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e,DHA)和青蒿素(artemisinin,ART)的半效抑虫浓度(IC50值),并与野生株3D7做对比;随后将这些疟原虫在环状体时期暴露于大剂量的DHA下,6h后洗尽药物,再经过66h培养后涂片,计算生存率(RSA),比较变异株和非变异株之间有无差异。结果检测发现疟原虫K13基因存在137-142位点NN插入(占82.4%),另有E252Q、F446I、C469Y、R539T、P553L、P574L、H719N位点突变,均伴有NN插入,其中F446I(占44.1%)。病人株的IC50值和野生株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病人株的RSA高于野生株(P<0.05);有K13基因变异组和无变异组对AS、DHA、ART的IC50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基因变异组的RSA高于无基因变异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K-13基因变异与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性可能相关。
- 张艳梅吴艳瑞胡月王丽琼阮永华马宁李思熳王颖娜贾丹丹向征杨照青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青蒿素类药物耐药机制
- 宫颈癌化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化疗前后肿瘤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及凋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TUNEL法,检测55例宫颈癌单一拓扑替康化疗前后的110个肿瘤样本中Bcl-2、Bax蛋白水平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子宫颈癌单一拓扑替康化疗后有效率为34.5%(19/55);化疗前后凋亡阳性率分别为41.8%、50.9%,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蛋白在子宫颈癌化疗前后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5%和49.1%,无显著性差异(P>0.05);Bax蛋白在子宫颈癌化疗前后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9%和74.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有效的病例化疗前癌组织中Bcl-2的阳性率为52.6%(9/19),组织学无效病例的阳性率为55.6%(16/3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有效的病例化疗前癌组织中Bax阳性率为63.2%(7/19),组织学无效病例的阳性率为44.4%(20/3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拓扑替康具有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与上调Bax的表达相关。化疗前癌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量与拓扑替康组织学疗效无相关性。
- 魏万里阮永华卢玉波杨艳青陈芸
- 关键词:宫颈癌化疗细胞凋亡BCL-2蛋白BAX蛋白
- 云锡矿粉诱导人肺上皮细胞转化过程中FHIT蛋白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云锡矿粉诱导人肺上皮细胞转化过程中脆性组胺酸三联体(FHIT)蛋白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用100 μg/ml的云锡矿粉染毒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B)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WI-38(W),每次染毒72 h,隔代染毒直至第9代.自第11代起将上述细胞分组共培养.B100表示100μg/ml矿粉诱导的B细胞,W100表示100 μg/ml矿粉诱导的W细胞.分组如下:B组;B(W)组:与W共培养的B细胞;B(W100)组:与W100共培养的B细胞;B100组:100 μg/ml矿粉诱导的B细胞;B100(W)组:与W共培养的B100细胞;B100(W100)组:与W100共培养的B100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第16、26及36代各组上皮细胞中FHIT蛋白和Ki-67抗原的表达,以Ki-67蛋白阳性细胞数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 BEAS-2B上皮细胞中存在FHIT蛋白表达,各代B组、B(W)及B(W100)组细胞FHI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第16代,B100组细胞FHIT蛋白表达水平低于B组细胞,B100(W)组及B100(W100)组FHIT蛋白表达水平较B100组进一步降低.第26代,B100、B100(W)及B100(W100)组细胞FHIT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而至第36代,经矿粉诱导转化的上皮细胞重现FHIT蛋白的表达,且B100组、B100(W)组、B100(W100)组表达强度呈递增趋势.第16、26及36代未经矿粉诱导的各组肺上皮细胞Ki-67阳性细胞数PI均<3%.第16代,B100组、B100(W)组及B100(W100)组细胞Ki-67阳性细胞PI分别为4.40%、4.97%和7.87%,第26代时分别增加为7.33%、7.87%和12.66%,第36代时分别进一步提高为12.60%、19.73%和24.80%.与B100、B100(W)组比较,第16、26、36代B100(W100)组阳性细胞PI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可能是云锡矿粉诱导BEAS-2B上皮细胞转化的一个作用靶点,云锡矿粉诱导可导致BEAS-2B上皮细胞Ki-67阳性细胞数增加,增殖活性增强.
- 边莉何永文付红梅阮永华高倩王春艳金克炜
- 关键词:抗原
- Vimentin,CTGF和AQP5在烟尘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中的表达
- 2015年
- 目的观察波形蛋白(Vimenti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在烟尘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恶性转化模型中的表达.方法以永生化ATⅡ(RLE-6TN细胞株)为实验对象,分为高剂量染毒组、低剂量染毒组和空白对照组.高、低剂量染毒组分别使用终浓度为200、50 mg/L的烟尘悬浊液在第1、3、5、7、9代对细胞染毒,同代对照组不加烟尘悬浊液同步培养.从第10代起,高、低剂量染毒组常规传代直至软琼脂克隆形成检测实验呈阳性.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以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细胞肺表面活性蛋白SP(-B)、SP-C、波形蛋白(Vimenti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结果从形态改变、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B、SP-C的表达上发现经烟尘诱导,RLE-6TN细胞超微结构会发生改变,且高、低剂量染毒组克隆形成率与染毒培养代数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烟尘染毒水平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高、低剂量染毒组第30代细胞CTGF阳性、SP-B阴性,空白对照组CTGF阴性、SP-B阳性.Western blot示高、低剂量染毒组第25、30、35代细胞及空白对照组Vimentin和AQP5均为阴性.结论云锡炼厂烟尘导致ATⅡ恶性转化模型中CTGF表达阳性,但Vimintin及AQP5的表达呈阴性.
- 唐莹徐天勇边莉孟庆印金克炜阮永华
- 关键词:恶性转化肺表面活性蛋白水通道蛋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