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中伟

作品数:126 被引量:1,066H指数:1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卫生部直属医疗机构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周围神经
  • 16篇骨折
  • 12篇脊柱
  • 10篇磷酸钙
  • 9篇神经损伤
  • 9篇神经再生
  • 9篇缺损
  • 9篇人工骨
  • 8篇神经束内微电...
  • 8篇生物力学
  • 8篇自固化磷酸钙
  • 7篇周围神经损伤
  • 7篇外科
  • 7篇内固定
  • 6篇动物
  • 6篇生物相容
  • 5篇再植
  • 5篇三维重建
  • 5篇神经束
  • 5篇生物材料

机构

  • 68篇复旦大学
  • 51篇上海医科大学...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医科大学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上海大学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密西西比大学
  • 2篇上海生物材料...
  • 1篇宁波市第六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国立台湾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26篇陈中伟
  • 80篇陈统一
  • 32篇张键
  • 20篇陈峥嵘
  • 11篇胡天培
  • 10篇张光健
  • 9篇郑修军
  • 9篇吴靖平
  • 9篇洪水棕
  • 9篇张键
  • 8篇贾晓枫
  • 8篇王文波
  • 7篇张晓文
  • 7篇董健
  • 7篇陈增淦
  • 6篇刘昌胜
  • 6篇宋后燕
  • 6篇李华
  • 5篇施德源
  • 5篇费琴明

传媒

  • 13篇中华创伤杂志
  • 1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1篇中华显微外科...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8篇复旦学报(医...
  • 6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中国生物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上海生物医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国外医学(骨...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6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14篇2004
  • 16篇2003
  • 13篇2002
  • 7篇2001
  • 7篇2000
  • 13篇1999
  • 8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血管骨膜移植
1989年
骨膜移植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应用于外科领域,如腭裂的修补,气管缺损的再造等,特别对于严重骨折、骨缺损的修复,假关节畸形的治疗有其重要的意义。1867年Ollier首先提出了骨膜在脱离骨床的情况下能够成骨的观点,1955年Trueta等强调了骨膜成骨作用与血液循环的关系。近年来显微外科技术在外科领域中的应用。为骨膜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张峰陈中伟
关键词:骨膜移植
成骨生长肽促进实验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血的恢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人工合成成骨生长肽(sOGP)对实验性再生障碍性贫血(EAA)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促进作 用。方法BALB/C小鼠辐射5Gy后,尾静脉输注DBA/2小鼠混合淋巴细胞1×105个/鼠,建立EAA动物模 型。造模次日始腹腔注射sOGP共12d,每天分别为0.05、0.5、5.0 nmol/鼠,共3个剂量组,第14天杀鼠检测体 重、脾重、血常规、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s)、骨髓涂片及胸骨切片等,并作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GM)培养。结果 骨髓涂片与胸骨切片中均可见随着sOGP治疗剂量的增高,骨髓增生逐渐有所恢复;各组 CFU-GM增殖能力则表现出显著差别,治疗效果与剂量有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结论 sOGP可有效促进 EAA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其作用环节可能位于干细胞或其上游水平,提示sOGP在促进造血恢复方面的潜在 前景。
邵云潮王伟光陈红红程文英崔大敷陈统一陈中伟
关键词:小鼠EAA骨切片CFU-GM造血成骨生长肽
可降解聚己内酯的体外生物学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评价可降解聚己内酯的体外生物学安全性。方法 :采用可降解 PCL的浸出液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肌肉刺激实验、热源试验。结果:PCL浸出液对小鼠的生长及细胞无毒性作用 ,Ames试验及微核试验结果证明 PCL对细胞染色体、DNA水平的遗传物质无损害作用。热源试验及肌肉刺激试验结果证明 PCL 无免疫原性。 结论 :PCL 是一个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
艾合麦提.玉素甫陈统一陈中伟
关键词:体外生物学安全性
大鼠胫骨标准骨折模型的制作被引量:28
2002年
为探讨大鼠标准胫骨骨折模型的制作 ,首先将 62只雌性 SD大鼠的双侧胫骨髓腔插入 9mm直径的医用克氏针 ,然后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骨折造模支架造成胫骨中段闭合骨折 ,术后通过 X线、组织学检查了解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 X线证实横断或短斜型骨折 ,移位不明显的 92例 ,占总例数的 74.2 %。组织学检查骨折呈典型的二期愈合过程。通过自制骨折造模支架制作的大鼠胫骨横断骨折模型重复性好 ,外在因素对骨折的影响小 ,制作简便 ,符合标准骨折模型的要求。
费琴明陈统一陈中伟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模型
1mm内径涤纶小血管桥接大鼠颈总动脉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采用48只SD雄性大鼠,切除7mm一段左颈总动脉,以10mm长、1.0mm内径的涤纶小血管桥接之.术后24、72小时及1、2、3、4、8和12周分别以多普勒超声监测血流通畅情况.每次随访时,对5例通畅者(8周时3例,12周时4例)及所有不通畅者行手术探查或血管造影检查,以进一步证实多普勒检查结果的正确性,同时取下桥接血管.部分桥接血管经处理后作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显示桥接后12周的累积通畅率为77.1%.快速而完全的内皮化过程在桥接后3周即完成,形成一光滑的内皮细胞层.11例桥接血管因血栓形成而失败,其中10例发生在桥接后3周之内,即内皮化之前.提示涤纶小血管可成功地用于大鼠颈总动脉桥接,失败主要发生在内皮化之前,其原因为血栓形成,若用抗凝药物或内皮细胞种植防止早期血栓形成,可望进一步提高通畅率,有可能使其成功地用于临床.
王民生陈中伟陈峥嵘
关键词:人造血管血管桥接颈总动脉
骨科学被引量:1
1998年
997~1998年我国骨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简述如下。一、骨病通过扫描及透射电镜对21例老年人股骨头(14例)及年轻人股骨颈部(7例)的观察发现老年人股骨上端有松质骨小梁的破骨细胞和骨细胞性骨吸收,以及皮质骨哈氏系统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
陈中伟张键
关键词:骨科学骨疾病骨肿瘤关节病骨折
周围神经微电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追溯国内外有关周围神经微电极的发展及应用。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关于周围神经微电极的文献,综述其分类、发展以及在电子假肢控制中的应用前景。 结果 神经束内微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刺激和记录功能,可以为电子假肢与周围神经间提供信息交换界面。
李立钧张键陈统一陈中伟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束内微电极信息交换神经信号
羟基磷灰石水泥人造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1997年
羟基磷灰石水泥人造骨的研究进展王文波陈统一陈中伟羟基磷灰石水泥(hydroxyapatitecement,HAC),亦称磷酸钙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是由Brown和Chow于1985年研制出来的快速凝固型、非陶...
王文波陈统一陈中伟
关键词:人造骨生物材料牙科
全文增补中
双后肢大鼠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4
2004年
目的 为椎间盘相关研究建立一种经济科学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方法 对 15 2只新生SD大鼠采用截除双前肢和特殊饲养的方法培育双后肢大鼠 ,以 10只正常同龄大鼠作为对照 ,18月龄时处死后通过光镜和电镜检查来观察两组大鼠L2~ 3 椎间盘的退变情况。结果 截除双前肢后 ,双后肢大鼠生长良好 ,术后 18个月存活 17只。光镜检查证实其椎间盘均发生了严重的髓核和纤维环退变。有 2例还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髓核中脊索细胞出现明显的退变和坏死 ,软骨样细胞中出现大量脂滴。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出现大量板层样结构和团块。而正常大鼠的椎间盘仅发生轻度退变 ,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 本造模方法简单经济、成功率高、重复性好 ,建立的双后肢大鼠模型符合人体椎间盘退变规律。
吴靖平陈统一陈中伟叶宣光沈强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超微结构观胶原纤维
生物降解聚酯材料在骨科的应用研究
2000年
生物降解聚酯(biodegradable polyester)材料是一类线型、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及在体内的代谢符合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避免了常规金属作为内固定有产生局部腐蚀、应力摭挡和再次手术取出的弊端。自60年代末期开始应用到骨科领域以来日益受到重视.是骨科内固定材料的一大进展。
艾合麦提陈统一陈中伟
关键词:骨科内固定聚乙交酯PGA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