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付勇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
- 1996年
- 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术治疗单纯膜状狭窄闭塞的布加氏综合征国内外已有报告,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介入治疗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及合并肝静脉狭窄闭塞的布加氏综合征的技术难度大,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就显的非常重要,现将我院1993年初以来治疗的12例配合与护理工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主要介入操作技术包括下腔静脉肝静脉闭塞段穿通术,球囊扩张术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本组12例。
- 田惠琴陈付勇
- 关键词:护理学介入疗法外科护理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的护理
- 1995年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是近年来国内外用于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CPH)的最新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基本成熟,成为可与外科门腔分流相媲美的治疗CPH的手段之一。它的特点是创伤小,适应症广。我院自1993年8月~1994年8月共收治了19例病人,成功18例。
- 田惠琴陈付勇刘洁东
- 关键词:静脉分流术TIPSS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内
- 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
- 1996年
- 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术治疗单纯膜状狭窄闭塞的布加氏综合征国内外已有报告,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介入治疗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及合并肝静脉狭窄闭塞的布加氏综合征报告较少,而且此型介入治疗的技术难度大,有一定风险,因此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我院1993年初以来治疗的12例配合与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 田惠琴陈付勇
- 关键词: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肝静脉柏-查氏综合征球囊扩张术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52例护理体会
- 1997年
- 经颈静脉途径行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90年代我国开展的非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新方法,它具有疗效可靠,创伤性小,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我院自1993年8月至1996年4月共收治了52例病人,均获得较好疗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护理人员周密的配合,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 王丽君刘本振朱凤容吕美娜王红田惠琴陈付勇
- 关键词:护理肝内门体分流术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上腔静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 1996年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上腔静脉狭窄患者的护理NursingCareforthePatientswithStrictureofSuperiorVenaCavaTreatedwithPlacementofIntraveselStent050081中国人民解...
- 王丽君田惠琴陈付勇
-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护理
- 上腔静脉狭窄开通介入性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 1996年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1项新的介入放射学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治疗,腔静脉狭窄的支架治疗是较好的适应证之一。我院于1994年8月至1995年12月共进行了5例上腔静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王丽君田惠琴陈付勇
- 关键词:上腔静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 节段性狭窄闭塞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被引量:24
- 1996年
- 目的:研究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及合并肝静脉阻塞和血栓形成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介入治疗。材料与方法: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9~50岁,平均28.8岁。12例中10例为下腔静脉肝段闭塞,2例为狭窄,狭窄闭塞长度为2.0~15.5cm,平均5.6cm;并有1~3支不等肝静脉阻塞10例。对下腔静脉完全闭塞者用Brockenbrough穿刺针行闭塞段穿通术,对肝静脉完全闭塞者应用Rups-100肝穿装置行穿通术。尔后行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本组10例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9例行闭塞段穿通术、PTA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均成功,另1例因侧支循环建立较好仅做了肝静脉穿通扩张术。本组2例节段性狭窄行PTA后再发狭窄,第2次PTA时置入了内支架。本组还对4支阻塞的肝静脉实施了开通术。术后下腔静脉压由术前21.5±3.0mmHg(1mmHg=0.133kPa)降至15.1±3.1mmHg。术后患者主要症状及体征即有不同程度好转。本组随访时间1.5~26个月,平均8.5个月,未见临床症状及体征复发。结论:(1)对节段性狭窄闭塞BCS合理的治疗方法是PTA后置入内支架,?
- 崔进国冯艳姣张书田田会琴张戌周陈付勇潘秋民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介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