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鳗鲡
  • 2篇病毒
  • 1篇毒病
  • 1篇性疾病
  • 1篇鱼病
  • 1篇鱼病学
  • 1篇染病
  • 1篇鲢鱼
  • 1篇鲢鳙
  • 1篇鲢鳙鱼
  • 1篇鳙鱼
  • 1篇细菌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传染病
  • 1篇菌病
  • 1篇疾病
  • 1篇病毒病
  • 1篇病毒性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陈宏
  • 3篇陈燕燊
  • 2篇李伟
  • 1篇韩先扑
  • 1篇韩先朴
  • 1篇吴玉深
  • 1篇蔡桃珍
  • 1篇殷战
  • 1篇徐伯亥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鱼类病害研究

年份

  • 2篇1992
  • 1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我国发生一种鳗鲡(Anguilla japonica)病毒性流行病
1992年
陈燕燊陈宏韩先扑李伟
关键词:鳗鲡病毒性疾病流行病学
我国发生一种鳗鲡病毒性流行病被引量:2
1992年
近年来,在我国福建省养鳗场,发生一种新的鳗鲡(Anguilla japonica)流行病。虽然此病不像细菌性的爱德华氏病(Edwardsielliasis)那样普遍。但一旦发生此病,全场鳗鲡就毁灭性地死亡。使养鳗者经济蒙受严重损失。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鱼病工作者关注。1991年7月,在福建省“S”养鳗场暴发此病,死亡严重。我们把病鳗(尚未死亡)
陈燕燊陈宏韩先朴李伟
关键词:病毒病鳗鲡鱼病学
鲢鳙鱼流行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和细菌病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1991年
1990年3~10月,作者对湖北、湖南,河南三省部分地区的28个养殖场进行了鲢鳙鱼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菌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查范围内发病率达60%以上;受感染的除鲢、鳙外,还有鲫、鳊(鲂)、鲤、草鱼以及其它野杂鱼、河蚌;分离到138株细菌,经鉴定可归为三类,早期(3~4月)出现的鲁克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中后期(5月下旬以后)出现的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sp.)及弧菌(Vibrio sp.)。结合水质环境条件分析,致病细菌是继发侵入者,原发病因除水体的理化因子外,不排除还有病毒的可能性。
徐伯亥殷战陈燕燊吴玉深蔡桃珍陈宏
关键词:鲢鱼鳙鱼细菌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