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岚

作品数:30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细胞
  • 13篇细针
  • 11篇穿刺
  • 10篇细针穿刺
  • 9篇淋巴
  • 9篇甲状腺
  • 8篇细胞学
  • 8篇淋巴结
  • 8篇超声
  • 7篇超声引导
  • 6篇免疫
  • 5篇细胞块
  • 5篇淋巴结转移
  • 5篇病变
  • 4篇针吸
  • 4篇肿瘤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结节

机构

  • 30篇北京医院
  • 3篇长丰县人民医...
  • 2篇北京石景山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北京老...

作者

  • 30篇陈岚
  • 16篇何淑蓉
  • 13篇戴维德
  • 10篇王川予
  • 10篇刘东戈
  • 10篇吴明晓
  • 9篇韩秀婕
  • 9篇郭发金
  • 6篇张征
  • 5篇马卫华
  • 5篇刘冬戈
  • 4篇胡松涛
  • 4篇姚晶晶
  • 4篇马娜
  • 4篇刘龙腾
  • 3篇杨丽
  • 3篇陈荣明
  • 2篇乔旭柏
  • 2篇杜俊
  • 2篇缪刚

传媒

  • 9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RAF V600E检测对于老年患者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诊断不明确的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BRAFV600E检测对于老年患者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G—FNAB)诊断不明确的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60例,采用UG—FNAB,所获得标本送细胞学检查和BRAF V600E检测。对单纯细胞学检查及细胞学检查与BRAF V600E检测联合应用的诊断结论并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结果本组病例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5%(57/60)。57例患者中,48例细胞学检查结果与随访结果相符,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4.2%(48/57)。其中,诊断良性结节6例,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42例,42例中32例检测出BRAF V600E突变,突变检出率为76.2%;9例不能明确诊断者中7例检测出BRAF V600E突变。55例细胞学检查与BRAF V600E检测联合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相符,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5%(55/57)。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结果比较,细胞学检查联合BRAF V600E检测临床诊断符合率优于单纯细胞学检查(P〈0.05)。结论UG—FNAB联合BRAF V600E检测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穿刺诊断符合率,对于UG-FNAB诊断不明确的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戴维德吴明晓王川予张征陈岚马卫华韩秀婕郭发金
关键词: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对于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所获得标本送细胞学检查和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结果本组病例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7.1%(68/70)。68例患者中,66例细胞学检查与细胞块免疫组化联合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相符,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7.1%。穿刺细胞块免疫组化结果:淋巴结转移癌51例,非淋巴结转移癌17例。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淋巴结转移癌53例,非淋巴结转移癌15例。该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敏感度为96.2%(51/53),特异度为88.2%(15/17)。结论超声引导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具有简便实用、安全可靠、准确率高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戴维德吴明晓王川予张征陈岚马卫华韩秀婕郭发金
关键词:超声引导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块免疫组化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标本BRAF V600E及CyclinD1联合检测对于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目的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文献报道其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0%~60%,而超声检查作为目前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较深位置或较小的颈部转移性淋...
戴维德马娜王川予吴明晓张征陈岚何淑蓉韩秀婕郭发金
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6例,复习其临床资料,光下观察组织形态,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6例患者男女各3例,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1岁;肿瘤部位腰段4例,颈段1例,骶尾部1例,均位于髓外硬脊膜下。5例囊性成熟性畸胎瘤,镜下可见成熟的鳞状上皮、消化道及呼吸道柱状上皮、纤维平滑肌组织、脂肪组织等;1例囊性畸胎瘤,局部癌变为腺癌,镜下除可见成熟囊性畸胎瘤成分外,局灶柱状上皮细胞有癌变,癌细胞明显异型性,呈腺样或实性条索状排列,侵犯囊壁。结论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少见,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多位于胸、腰段椎管髓外硬膜下;病理类型多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极少数可以癌变。
何磊陈岚姚晶晶何淑蓉杨重庆刘东戈
关键词:椎管内畸胎瘤临床病理癌变
超声引导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所获得标本送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结果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6.3%(52/54)。52例患者中,47例细胞学检查与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联合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相符,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0.4%(47/52)。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甲状腺癌36例,良性病变11例。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甲状腺癌39例,良性病变13例。该技术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敏感度为92.3%(36/39),特异度为100%(11/11)。结论超声引导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简便实用、安全可靠、准确率高。
戴维德陈秀华马娜王川予吴明晓陈岚何淑蓉韩秀婕郭发金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结直肠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特点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透明细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与大肠腺瘤及传统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比较1例乙状结肠息肉切除标本中透明细胞病变和传统腺瘤成分的组织学、免疫组化、电镜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例乙状结肠透明细胞病变与周围腺瘤病变截然分界,并浸润至黏膜下层,符合原发性结直肠透明细胞癌。其分子生物学特点与腺瘤成分不同,而与传统结直肠癌(CRC)一致,具有APC、TP53基因突变,并保持传统CRC免疫组化CK7阴性、CK20和CDX2阳性的特征,空亮的胞质不含黏液,可能为退变的脂滴。结论结直肠原发性透明细胞癌罕见,它可能是传统CRC的一种形态学变异。鉴别诊断要除外肾脏及女性盆腔生殖系统透明细胞癌,及具有透明细胞形态改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陈岚肖飞孙铭钧刘东戈何淑蓉
关键词:透明细胞癌分子学APCTP53
微波消融与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与聚桂醇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资料与方法连续纳入经病理诊断为良性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114例共120个结节,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硬化组,54例共60个结节)或微波消融治疗(消融组,60例共60个结节),比较两组治疗后1、3、6个月结节体积变化与结节体积缩小率(VRR),根据治疗后3个月VRR将硬化组分为有效组(VRR≥50%)及无效组(VRR<50%),分析疗效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组内不同随访时间结节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07,P<0.001),不同治疗组间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80,P=0.024)。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两组囊实性结节的体积均呈缩小趋势,治疗后1个月两组结节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0,P=0.795),微波消融组治疗后3个月(Z=-2.531,P=0.011)、6个月(Z=-3.310,P=0.001)结节体积小于硬化组。微波消融组治疗后3个月(Z=-2.165,P=0.003)、6个月(Z=-3.368,P=0.001)VRR高于硬化组。硬化治疗有效组及无效组病理类型比较,无效组非单纯出血型结节占比高于有效组(χ^(2)=4.667,P=0.031),结节病理类型是硬化组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有效,微波消融短期疗效较硬化治疗更显著,非单纯出血型结节硬化治疗欠佳,推荐行微波消融治疗。
水苗苗王川予高侃葛月月陈岚蔡建平戴维德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导管消融术微波聚桂醇
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细胞学诊断与鉴别
何淑蓉陈岚
肺基底细胞样鳞癌与小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学对比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肺基底细胞样鳞癌(BSC)与小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染色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组织学证实的肺BSC及小细胞癌各17例,包括支气管刷片、细针穿刺涂片及肺泡灌洗液。对两组涂片中的细胞团和单个细胞的比例、细胞团的排列及形态、拉丝及挤压假象、细胞核最大径、细胞质、细胞核形态、核染色质分布、核仁、单个角化细胞、坏死、凋亡小体及核分裂象等17个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法,对两组25个病例进行了标记,其中10例BSC穿刺样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进行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21突变的检测。结果BSC组15/17呈黏附紧密的细胞团,小细胞癌组14/17呈现单个散在或三五成群、排列松散的细胞簇;BSC的细胞核相对于小细胞癌要略大一些,15/17的BSC细胞核最大径为9~11μm;而13/17的小细胞癌细胞核最大径为7~9μm;小细胞癌具有特征性胡椒盐样核(15/17),核铸型(17/17),挤压及拉丝现象明显(14/17),而BSC16/17可见针尖大小核仁;此外BSC较小细胞癌更易出现单细胞角化(9/17)。BSC组与小细胞癌组之间上述细胞形态学特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块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SC特征性表达CK5、p40和p63,而小细胞癌则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和CD56,PAX5在小细胞癌也有局灶阳性表达。10例BSC未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均为野生型。结论细胞多黏附成团、细胞核较小、细胞略增大,少见拉丝、挤压现象及显著的核铸型,具有针尖大小的小核仁,可以出现单细胞角化是BSC区别于小细胞癌的重要细胞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于细胞病理学鉴别二者很有
何淑蓉白玉萍宫环邸婧陈岚戴维德胡松涛刘冬戈
关键词:肺肿瘤小细胞肺癌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基因型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基因型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4例AD和139例对照组标本进行IL-lA(-889)和IL-1B(+3953)基因型分析。结果AD组中IL-1A(-889)C/C、C/T和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72.6%、23.8%和3.6%,对照组中C/C、C/T和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4.2%、14.4%和1.4%,AD组和对照组IL-1A(-889)各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53,P〉0.05),但AD组IL-1A(-889)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频率分别为15.5%(AD组)和8.6%(对照组)(X^2=4.93,P〈0.05)。AD组中IL-1B(+3953)C/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16.7%和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5%和3.2%(X^2=5.88、5.56,均P〈0.05)。结论IL-1基因型与AD的发生有关,可能是AD的重要危险因素。
姚晶晶王征陈岚何淑蓉于会艳方芳杨丽乔旭柏张伟杜俊秦斌刘冬戈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白细胞介素1基因型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