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禄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1967部队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卫星小站远程监控系统通信协议设计与实现被引量:5
- 2012年
- 针对电话线路网络延时较大和数据丢包率较高的情况,对VSAT卫星小站远程监控系统通信协议进行了设计研究;借鉴面向连接服务串口通信协议体系结构,采用先分类后定义的方法,设计了5类共46条数据帧;参照802.3协议,利用数据缓冲和超时设置对数据帧可靠性传输进行了出错重传设计;根据VSAT小站参数实际读写操作方式,对数据帧的工作流程进行设计,确保系统通信协议设计的最终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通信协议能够保障系统数据安全可靠正确地传输。
- 贾本凯庄卉王国平郭随平陈志禄
- 关键词:通信协议VSAT
- 南海海浪场与厄尔尼诺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利用来自ECMWF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近45年ERA-40海表风场资料和将风浪、涌浪分离的ERA-40海浪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海表风场、海浪场与厄尔尼诺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南海的海表风场、海浪场与nino3指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涌浪、混合浪与nino3指数的相关性好于风浪;7月和10月海浪场与nino3指数的相关性好于1月和4月,其中4月相关性为全年最低。(2)南海海表风场、风浪、涌浪、混合浪场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均呈现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值区分布,风浪场与海表风场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混合浪场则更多的是包含了涌浪的信息。(3)南海海表风场、风浪、涌浪、混合浪场存在3—3.75年的共同周期。南海的海表风场、风浪场与nino3指数存在的3.3年左右、5年左右的共同周期,涌浪场、混合浪场与nino3指数存在的3—4年左右的共同周期。
- 郭随平庄卉郑崇伟贾本凯陈志禄王健
- 关键词:风浪涌浪厄尔尼诺
- 2004—2010年褡裢地区秋季黄河气旋统计分析与预报被引量:1
- 2011年
- 利用2004—2010年间M icaps地面天气图,对褡裢地区秋季黄河气旋发生、移动趋势、消亡及其对褡裢地区天气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0年褡裢地区秋季79次降水中,有23次是黄河气旋影响所致;影响褡裢地区降水的主要是一类黄河气旋。黄河气旋的预报着眼点:40—45°N有锋区存在,新疆有小槽移出,当小槽移至100°E附近并发展时,槽前常有黄河气旋生成;黄河上游地区有暖性低涡或倒槽存在,新疆高空槽移近时,由于槽后冷空气的加入,倒槽被切断,形成黄河气旋。黄河气旋的移动方向与500 hPa槽前气流方向基本一致。
- 陈志禄杨俊杰贾本凯赵志超
- 关键词:黄河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