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人生选择之绝路——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大卫和魏连殳之死
- 2013年
- 欧·亨利《命运之路》中的大卫·米格诺特和鲁迅《彷徨》中的魏连殳,虽然身处不同时空,并且人生之路和死亡方式也截然不同,但从存在主义的哲学视角来看,他们的死亡原因以及死亡模式都体现着个人存在的虚无以及人生选择的无奈: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孤独使他们经历了"情死——心死——身死"的死亡过程。他们先是经历了情死,即爱情或亲情的缺失;然后是心死,即信仰和希望的消亡;最后就是肉体的死亡。这样的死亡模式是个体虚无与世界荒谬之间冲突的必然结果。
- 蔡进宝陈诚
- 关键词:存在主义魏连殳
- 国际德育研究对高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启示被引量:12
- 2019年
- 德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代变化,德育的内涵与教学方法也会随之而变。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全球化时代,"课程思政"并非中国仅有,世界各地都开展了专业学科与德育相结合的研究。美国学者Avci总结归纳各国(地区)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模式、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不同学科中伦理学的教学质量,为我们从国际化视野了解专业与德育相结合提供了实用的参考。基于这些研究基础,结合高职外语教学,构建IDEAL课程思政模式,以期帮助高职外语教师提高育德意识、育德能力,取得外语专业课程的育德实效。
- 陈诚
- 关键词:高职外语专业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高职英语多元评价系统的构建被引量:16
- 2012年
- 文章首先简述了与多元评价相关的主要评价思想和理论。然后,分析了高职英语评价现状的弊端,指出了构建多元评价系统的必要性,并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多元评价方案。最后,指出了实施多元评价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陈诚
- 关键词:高职英语综合英语
- 萨松名诗余光中译本之证伪及重译
- 2019年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汉译诗中的佳句,源于英国当代著名战争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 Sassoon)的一首名诗,爱诗者对此诗之赏析与翻译可谓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经分析求证,百度网上所谓的余光中译文实属误传,乃冒名之作。通过查阅与研读国内外研究萨松其人其诗的文献,全面阐释了该诗内涵,并对比英汉诗歌的格律特征,重新翻译了全诗,以期对这首经典英诗提出有理有据的诠释及更为理想的译本。
- 陈诚
- 关键词:格律
- 深度翻译:评析第四届“傅雷杯”翻译赛英语专业组译作
- 2018年
- "深度翻译"通过添加阐释性文本如译者序、评注、术语注解、注释等手段,有助于译入语读者了解异质的语言与文化。第四届"傅雷杯"大学生翻译赛所选的英语源文本中出现了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点和知识点,可灵活采用"深度翻译法"。结合参赛译文,针对性地探讨了"文化背景、专有名词、专业术语"三种注释类型在英译汉中的使用,实证分析了深度翻译法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及意义。
- 陈诚
- 关键词:深度翻译注释
- 寻找知音:英诗《古舟子咏》中“老水手”与“婚礼客人”之影射
- 2017年
- 英国浪漫主义经典诗作《古舟子咏》中"老水手"与"婚礼客人"之关系恰如其分地影射了作家与欣赏者之关系:诗作开篇处"老水手拦住婚礼客人",诗中"婚礼客人对故事的反映"及结尾处"婚礼客人的感悟"等情节中均有相关影射。而中国文论经典《文心雕龙》,尤其是《知音》篇中的相关理论,正好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笔者可以从新的视角来挖掘该诗所揭示的柯勒律治的诗歌创作观点;同时品评以柯勒律治为典型的作家的思想感情及其作品可能引起的欣赏者共鸣与反映。
- 陈诚
- 关键词:《古舟子咏》影射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成效被引量:3
- 2016年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借鉴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英语专业活用"因材施教、依智而育"的育人理念,实施"分级、分向、分道"三段制教学进程,并进行了"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教学考核、实践实习"等多维度的创新,逐步构建及完善了具有特色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团队教师形成了"多元育人观和评价观",学生形成了"多元成才观",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显著成效。
- 陈诚
-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应用英语专业
- "VP前"和"没VP前"的意象图式分析及其英译
- 2013年
- 汉语中,时间状语"VP前"和"没VP前"在句法的表层结构上相对,而在语义的深层结构上却相同,通过意象图式语义分析对比,二者的语义异同变得清晰,从而使英译达到顺乎自然,使汉英实现更好的动态对等。
- 陈诚
- 关键词:意象图式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