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星
- 作品数:35 被引量:184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滇东南石漠化土地整理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经济效应被引量:3
- 2008年
- 运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和GIS技术,分析了西畴石漠化土地整理模式实施中典型样地16年来(1990—2006年)土地利用在数量、速度和空间方面的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生态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6年来,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梯地、坡旱地及裸岩石砾地之间的相互转化。随着石漠化土地整理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在16年里裸岩石砾地和坡旱地比例下降,梯地比例提高,农业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增加,水土流失减轻;同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经济效应良好。
- 陶文星杨子生罗妮
- 关键词:石漠化土地整理土地利用变化
- 土地整理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湖北省安陆市辛榨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16
- 2006年
- 土地整理是区域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生态影响可以通过景观格局的变化表现出来.结合国家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选取景观单元特征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等三大类指数与9小类指标,在AutoCAD与MapGIS平台上提取与处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计算出各指标量整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后斑块密度指数减少,景观多样性指数降低,破碎度指数减小,水田的优势度增高且更具有连通性;景观异质程度下降,景观类型有向单一化和非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景观中各类型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出现非均衡化.
- 喻光明魏雅丽陶文星鲁迪张敏
- 关键词:景观多样性土地整理
- 我国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被引量:11
- 2006年
- 文章简述了我国特大城市从1990年到2001年的城市用地增长情况,综合选取10个因素作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数据。用相关分析法得出所选影响因素的Pearson相关系数,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剔除次要影响因素,再应用偏相关分析法得出各显著影响因素偏相关系数,进而根据偏相关系数判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最后提出有利于各地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健康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许婧婧陶文星包广静李智国
- 关键词:建设用地影响因素相关系数
- 土地整理规划中的自然生态补偿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16
- 2008年
- 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增加生态补偿设计以减少负面影响。生态补偿的程度直接影响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是衡量土地整理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自然生态补偿评价是一个新的课题,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均有待探讨。文章结合土地整理实践探讨了土地整理规划中的自然生态补偿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定量性与可比性的原则,以递阶层次综合评价法为基础,从生态结构合理性、生态功能稳定性与生态环境适宜性3方面选择17个指标量对土地整理规划中的自然生态补偿进行了评价。结合土地整理实践确定了指标权重与分级标准,并将生态补偿效果分为5个基本等级。该研究建立的生态补偿评价指标体系力求综合反映土地整理规划中的生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性、系统的生产力、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贡献。
- 喻光明鲁迪林小薇车懿陶文星景高了
-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补偿生态环境评价AHP法
- 大型水电工程移民人口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以怒江水电工程移民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水电工程移民对人口发展环境、人口空间分布、职业结构、民族结构及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指出水电工程移民对人口影响是一个综合作用的过程,进一步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协调水电工程移民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相互关系,对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开发有着积极的意义。
- 包广静杨子生陶文星许婧婧
- 关键词:大型水电工程移民
-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生态补偿原则
-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为了使负面影响最小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补偿原则.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提出土地整理过程中应遵循生物链完整性原则、生态服务功能完备性原则、生态服务持续性原则...
- 喻光明鲁迪魏雅丽陶文星张敏钟学斌
-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生态效应
- 文献传递
- 滇东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分析——以西畴县为例被引量:4
- 2009年
- 根据西畴县近17年(1990—2006)的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分析西畴石漠化地区影响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耕地质量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是69.85%,经济投入水平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是20.29%,说明耕地质量因素是西畴石漠化地区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而耕地质量的提高则主要得益于西畴土地整理模式的实施。在西畴石漠化地区后备耕地资源极为缺乏,以及因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耕地减少难以避免的情况下,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整理,切实加强土壤改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良耕地和提高耕地质量,才能提高耕地产出水平,进而提高粮食产量。
- 陶文星杨子生罗妮苏骥
- 关键词:石漠化土地整理模式粮食增产主成分分析
- 云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特征及其潜力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为全面了解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情况、保护及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基于2003—2012年统计资料,从区域对比、时间变化、空间差异、潜力测算方面对云南省耕地复种指数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分析,宏观评价耕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结果表明:从外部看,云南省复种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低于同属于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广西省和贵州省;从内部看,各州市的复种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利用总体趋向于集约化利用,但集约化利用程度非常低,其中,中部地区的复种指数较高,北部地区的复种指数参差不齐,南部地区的复种指数最低,是全省弃耕撂荒现象最为严重的区域,同时也是复种指数可挖掘潜力最大的地区,应将其作为改革耕作制度、实施农田水利改造工程、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重点区域。
- 陶文星
- 区域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补偿被引量:30
- 2006年
- 为了降低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生态补偿的经济措施、社会措施和生态措施。结合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重点讨论了土地整理生态补偿的生态措施,主要通过农地平整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农田灌排工程设计的生态学方法及生态边界设计等来实现。
- 喻光明魏雅丽鲁迪陶文星张敏王立国
-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补偿
- 农村土地整理中的堰塘整理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湖北省武穴市魏高邑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9
- 2007年
- 堰塘整理是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堰塘,可以将其按用途分为灌溉水源型堰塘、生活水源型堰塘、养殖型堰塘、荒废型堰塘以及特殊功能型堰塘,不同类型的堰塘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整理模式,不同的整理模式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也不同,因而在整理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湖北省武穴市魏高邑镇土地整理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堰塘整理,从生态环境的宏观影响来看,工程是合理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虽然它会带来一些不利的环境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经过调整和采取相应对策是可以得到减免的,它可以使整理后的环境总体质量较整理前有较大提高。
- 陶文星喻光明李智国包广静许婧婧
-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