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娜

作品数:63 被引量:328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肝炎
  • 20篇丙型
  • 19篇慢性
  • 18篇病毒
  • 15篇丙型肝炎
  • 14篇慢性丙型
  • 14篇肝炎患者
  • 10篇慢性丙型肝炎
  • 10篇丙型肝炎患者
  • 9篇慢性丙型肝炎...
  • 9篇SARS
  • 8篇细胞
  • 7篇单核
  • 7篇抗病毒
  • 7篇甲状腺
  • 7篇甲状腺功能
  • 6篇血清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球蛋白

机构

  • 63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玉田县医院
  • 1篇秦皇岛市第三...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63篇霍娜
  • 38篇徐小元
  • 30篇陆海英
  • 20篇王贵强
  • 18篇吴赤红
  • 15篇赵鸿
  • 15篇李俊
  • 14篇邵翠萍
  • 13篇郑颖颖
  • 13篇范晓红
  • 10篇王力芬
  • 10篇于岩岩
  • 10篇李芳
  • 9篇王广发
  • 7篇蔺小红
  • 6篇张仁雯
  • 6篇聂立功
  • 6篇万华
  • 6篇李敏然
  • 6篇王艳

传媒

  • 10篇中国实用内科...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传染病信息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2013北京...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9篇2003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XCL10血清水平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CXCL10血清水平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未接受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邵翠萍霍娜范晓红郑颖颖鲍毅李芳李敏然陆海英徐小元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单核苷酸多态性甲状腺功能异常
文献传递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检测基线、24周和48周甲状腺激素水平;83例患者完成了24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47例完成了4...
霍娜陆海英王力芬范晓红郑颖颖吴赤红徐小元魏来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治疗甲状腺功能
文献传递
以马尔尼菲青霉病为主要表现的艾滋病1例报告
2006年
霍娜王贵强于岩岩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病艾滋病间断发热发热原因口腔黏膜体重下降
抗病毒治疗对青少年和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和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16岁I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分为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通过单因素及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比较两组间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淋巴细胞比例,以及EB病毒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等预后指标的差异。统计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纳入274例患者,抗病毒组176例(64.23%),未抗病毒组98例(35.77%)。入院时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的男性比例[56.25%(99/176)比56.12%(55/98)]、年龄[21.0(18.0,26.0)岁比21.0(18.0,27.0)岁]、发热比例[98.30%(173/176)比93.88%(92/98)]、咽痛比例[90.34%(159/176)比88.78%(87/98)]、淋巴细胞比例[0.648(0.568,0.707)比0.663(0.581,0.711)]、异型淋巴细胞比例[0.150(0.100,0.235)比0.135(0.060,0.250)]和血清EB病毒DNA[2.71(2.70,3.47)lg拷贝/mL比2.70(2.70,3.28)lg拷贝/mL]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病毒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0(10.0,18.0)d,发热持续时间为(14.91±7.24)d,分别长于未抗病毒组的11.0(7.0,15.0)d和(9.95±5.6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294,t=-5.035,均P<0.01)。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分别有26例患者纳入倾向评分匹配评估,两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15.0(10.0,18.0)d和7.5(5.0,12.5)d,住院时间分别为(15.4±5.5)d和(12.0±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81,t=-2.187,均P<0.05)。而两组间淋巴细胞比例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到<0.100所需时间、血清EB病毒DNA转阴所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少年和成人IM患者抗病毒治疗并不能改善预后。
施逸怡徐京杭李妞妞樊亚楠于岩岩霍娜王贵强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成年人青少年预后抗病毒治疗
SARS临床分期及各期治疗要点的经验总结被引量:30
2003年
徐小元王广发陆海英李海潮霍娜王军聂立功阙呈立
关键词:SARS非典型肺炎
80例SARS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即非典型肺炎 )的流行特点、规律及传播途径。方法 :对 80例SAR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72例患者 (90 % )有明确的SARS患者接触史 ,接触时间最短仅 2 0min ,潜伏期 2~ 2 0天 ,平均为 (7.6± 4 .3)天。 80例患者中医务人员占 6 6 .3% (5 3/80 ) ,非医务人员为 33.7% (2 7/ 80 ) ;两组中有接触史的例数分别为 4 9例 (92 .5 % )和 2 3例 (85 .2 % ) ,两者的潜伏期相近。护士的患病人数多于医生及护工 ,分别为 2 9人 (5 4 .7% )、18人 (34% )和 6人 (11.3% ) ;非医务人员患者中职员 (8/ 2 7,2 9.6 % )和服务人员 (6 / 2 7,2 2 .2 % )的比例较高。以医院或家庭聚集性发病为特点 ,防护和隔离措施不到位是SARS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结论 :密切接触是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 ,潜伏期为 2~ 2 0天 ,平均 (7.6±4 .3)天。发病以医院或家庭聚集形式多见 ,良好的防护措施可明显降低SARS的发病率 ;
陆海英霍娜徐小元王广发李建平王贵强李海潮王军聂立功
关键词:SARS流行病学非典型肺炎
15例重症SARS病人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2003年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即非典型肺炎 )的临床特点以及探索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入院的 15例重症SARS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SARS的临床特点及发展规律。结果  15例重症SARS病例以发热为首要表现 ,发热均在 38 5℃以上 ,白细胞正常或偏低 ,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者占 80 % ,CD4T细胞均减少 ,多数病人在起病 2 4h后出现胸片异常 ,间隔 4 8h胸片有进展。这些危重病人除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外 ,及早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个人剂量 ,所有病人在病程中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结论 SARS的传染性强、病情进展快 ,有其临床实验和放射学特点 ,病人应在出现发热症状后早诊断和早治疗。
吴赤红霍娜陆海英徐小元李小娟王贵强
关键词:重症SARS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在冷球蛋白阳性与阴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冷球蛋白血症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白细胞介素(IL)28B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检测62例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血清冷球蛋白性质,并检测IL-28Brs8099917、rsl2979860、rsl2980275的基因型。并分别检测患者血清HCVRNA在基线、治疗后4周与12周、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24周时的水平。对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对计数资料用X2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7例患者血清冷球蛋白阳性,发生率为43.5%。IL-28Brs8099917TT基因型(63.0%与94.3%,x2=9.581,P〈0.01)与T等位基因(81.5%与97.1%,X2=8.554,P〈0.01)、IL-28Brsl2979860C等位基因(83.3%与94.3%,X2=3.896,P〈0.05)在冷球蛋白阳性CH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低于冷球蛋白阴性患者。结论IL-28B的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分布在冷球蛋白阳性与阴性CHC患者间存在差异。
范晓红吴赤红郑颖颖王力芬霍娜邵翠萍陆海英徐小元魏来
关键词:肝炎丙型冷球蛋白血症
冷球蛋白血症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IL-28B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
目的比较合并冷球蛋白血症与无冷球蛋白血症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IL-28B rs8099917、rs12979860、rs12980275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共入组62例CHC患者,冷沉淀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
范晓红郑颖颖王力芬霍娜邵翠萍陆海英吴赤红徐小元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CHC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122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12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女性75例,占61.48%,男性47例,...
邵翠萍吴赤红李俊王军霍娜徐小元
关键词:肝损害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