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成斌

作品数:28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玉米
  • 11篇小麦
  • 9篇冬小麦
  • 5篇栽培
  • 4篇栽培技术
  • 4篇稳产
  • 4篇高产
  • 3篇性状
  • 3篇玉米杂交
  • 3篇玉米杂交种
  • 3篇杂交
  • 3篇杂交种
  • 3篇撒播
  • 3篇株型
  • 3篇株型性状
  • 3篇稳产性
  • 3篇高效栽培
  • 3篇丰产
  • 3篇丰产性
  • 3篇播期

机构

  • 28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28篇霍成斌
  • 13篇李岩华
  • 8篇孙万荣
  • 8篇李中青
  • 8篇李齐霞
  • 8篇张俊灵
  • 7篇孙美荣
  • 7篇张东旭
  • 5篇杨文斌
  • 4篇张文兴
  • 3篇闫金龙
  • 3篇宋殿珍
  • 2篇李洪
  • 2篇王高鸿
  • 2篇李爱军
  • 2篇董红芬
  • 2篇李万星
  • 2篇阎晓光
  • 1篇王敏
  • 1篇晋水泉

传媒

  • 4篇陕西农业科学
  • 3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吉林农业科学
  • 2篇科技情报开发...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蔬菜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农友致富月刊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播期、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为了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以长6359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6种不同播期、密度处理模式下冠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A1B4、A2B4、A2B2、A2B3四个处理的产量比较显著,其中处理A1B4产量最高,处理A2B4为最佳模式。总结出产量显著的四个处理群体冠层结构具有以下特征:株高75 cm左右,穗长在5.84-6.06 cm,节间长度17.98-18.21 cm,叶面积54.06-58.14 cm2,叶面积指数2.82-3.63,叶倾角43.56-52.38°。说明小麦的冠层结构取决于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所以因地制宜构造合理群体、培育理想的冠层结构是小麦获得稳产高产的保障。
霍成斌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关键词:冬小麦播期冠层结构
冬小麦密行稀条播种植适宜行距的选择研究
2017年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在水地、旱地条件下不同行距对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分别在水、旱地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多穗型、中间型、穗重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在遗传特性、栽培条件的影响下,土壤含水量、小麦群体的光合参数、叶面积系数以及产量都发生改变。旱地条件下多穗型、中间型、穗重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在行距分别为窄行距(14.3 cm)、中等行距(16.6 cm)和常规行距(20 cm);水地条件下分别为常规行距(20 cm)、偏窄行距(15.3 cm)和中等行距(16.6 cm)的情况下获得高产。说明在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和不同水肥条件,选择适宜的行距配置可达到增产高产。
李岩华霍成斌王高鸿王秋兰
关键词:小麦行距
玉米产量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小区产量与株型性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与单株粒重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与叶间距、株高、叶片数等玉米株型性状因素关联紧密,说明玉米的产量变化是单株穗粒重与株型各性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玉米杂交选育中以杂交优势为基础结合株型育种,应注重叶间距、株高、叶片数、茎粗、茎叶夹角的选择。
霍成斌李岩华
关键词:玉米株型
旱地冬小麦缩行覆盖对土壤温、湿度的调控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确定在缩小行距的情况下,不同时间秸秆覆盖和不同覆盖量对土壤温度、湿度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缩小种植行距、利用玉米秸秆整秆覆盖,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处理A1(冬后覆盖)、A2(冬前覆盖),副区为不同覆盖量的4个的处理以及不覆盖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0~15cm的土壤温度敏感层,冬前覆盖比冬后覆盖的增温明显,在整个生育期中不同覆盖量各层地温的变化曲线基本相同;0~40cm的土壤含水量在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冬前覆盖比冬后覆盖的土壤含水量平均高0.54%;冬后不同覆盖量处理的干物质的积累量在抽穗期—灌浆期明显高于冬前覆盖的各处理,而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量冬前各处理要高于冬后覆盖;在产量表现最大的分别是A2B3(3669.12kg/hm2)、A1B2(3654.79kg/hm2)说明冬前覆盖量为4500kg/hm2的增产效果明显。因此,利用玉米整秆覆盖,缩行增密,形成不同播幅和覆盖区宽度的种植模式,增温保墒,节水增产,提高水分利用率,是小麦增产稳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李岩华霍成斌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关键词:冬小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
潞玉13玉米杂交种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根据2002~2003年山西省春播玉米中晚熟组(二)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主效应值、变异系数、标准差比数、回归系数及高稳系数等多种方法对潞玉13玉米杂交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产量潜力大、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在山西春播玉米中晚熟区以及国内相应生态区域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李中青李齐霞宋殿珍孙万荣霍成斌
关键词:潞玉13玉米杂交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玉米鲜秸秆覆盖旱地冬小麦拔节前土壤温度效应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探明秸秆覆盖技术在旱地小麦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不同量玉米鲜秸秆(高(HM)、中(MM)、低(LM)、无(CK))覆盖的田间试验,以研究旱地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覆盖量在土壤中垂直传递的平均温度大小表现为:分蘖期、越冬期HM>MM>LM>CK,0~30cm土壤温度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升高;返青期HMMM>LM>CK,返青期HM
李岩华闫金龙霍成斌冯丽云
关键词:冬小麦土壤温度生育期
小米食味(适口性)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常规化学分析测试方法和百分制感观评定方法是目前小米进行适口性评价的二种主要方法。笔者以小米的色泽、芳香、味道、粘性、回生以及综合评价等六项感观性状为评定指标,设3、2、1、0、-1、-2、-3共7个评判值,以统一对照(晋谷21号)为参照,对参评品种的评判平均数进行T测验统计评价分析。评价分析结果:长农35号食味值为1.389,长农39号食味值为1.000,两个品种品尝食味值高,与晋谷21号达到9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是适口性好的优质小米品种。该分析结果与前二种方法基本一致,分析方法方便科学,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小米适口性评价方法。
李中青李齐霞孙万荣宋艳芳霍成斌王根全王敏
关键词:小米适口性食味值
冬小麦不同种植行对秸秆覆盖响应的差异被引量:3
2018年
为给玉米秸秆覆盖冬小麦的合理行数以及行距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小麦不同种植行(行距20cm)对玉米秸秆覆盖的响应差异,分析了覆盖带宽及种植带行距和行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麦田0~10cm土壤表现出增温(返青、拔节和成熟期)和降温(抽穗和灌浆期)的双重效应,同时具有明显的保墒和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的作用,且随覆盖量的增加,覆盖效应呈先增后减趋势;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秸秆覆盖量的反应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但只有4 500kg·hm-2覆盖量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CK(不覆盖)。在同一覆盖量下,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含量、干物质积累、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总体上随种植行离覆盖带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在不同栽培模式中,以行距16cm、种6行、覆盖带宽35cm的模式产量最高。
霍成斌李岩华王高鸿张俊灵阎金龙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覆盖
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的选育——以长6359和长4738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根据我国北方麦区气候、生态、生产条件复杂多变的特点,确立育种目标为选育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通过对北部和黄淮两大麦区优异种质材料的鉴定和利用,融汇两大麦区优异目标基因;后代选育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为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选育创造了条件,实现了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的有机结合;品种鉴选应用抗旱节水鉴定评价体系新方法,克服了抗旱节水与高产、高产与稳产广适难以结合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品种的有效鉴选。在同一育种系统中用同一组合育成长6359和长4738 2个国审小麦品种;长6359适宜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种植,长4738适宜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种植,适种区域横跨黄淮和北部两大麦区的旱地和水地;长6359旱作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稳产适应性广;长4738丰产潜力大、节水性好、稳产广适。因此,该方法实现了抗旱节水与高产稳产的有机结合。
张俊灵闫金龙张东旭孙美荣霍成斌常海霞
关键词:抗旱节水选育
浅谈信息时代的农业科研管理被引量:12
2008年
本文论述了信息化对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目前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信息时代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建议。
李齐霞李中青孙万荣霍成斌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科研管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