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华
- 作品数:44 被引量:133H指数:5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寰椎“椎动脉沟后结节”的观测及其临床应用
- 目的:研究以寰椎"椎动脉沟后结节"为进钉标记及相关椎弓根螺钉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取40套成人寰椎干骨标本,观测寰椎"椎动脉沟后结节"的形态及出现率;测量寰椎椎弓根内、外缘及中点与正中矢状面的垂直距离,以及椎弓根的高度、...
- 蔡小军何斌李代君韩建华董革辉宫开桓
- 关键词:寰椎椎弓根解剖学测量
- 文献传递
- 影响下颈椎骨折脱位闭合复位的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颅骨牵引闭合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自2002年12月~2008年12月所收治的383例颈椎外伤患者中6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颅骨牵引闭合复位的方法进行复位后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均经采用颅骨牵引闭合复位,47例牵引成功,其中18例牵引失败,均未出现神经功能进一步损害的表现,平均牵引重量为14kg(10~22kg),牵引时间最短为40分钟,最长为16小时。结论颅骨牵引闭合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是安全可靠的,若充分了解并避免影响下颈椎骨折脱位闭合复位的各种因素能够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缩短复位时间,应作为下颈椎脱位治疗的首选方法。
- 何斌蔡小军韩建华鄢家强
-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影响因素
- IL-1α与IL-6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IL -1α、IL -6在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 2 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椎间盘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 -1α、IL -6的含量。同时以 12个成人的外伤性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2 8例突出椎间盘组织中IL -1α、IL -6含量明显高于外伤性椎间盘。结论 细胞因子IL -1α、IL
- 董革辉黄俊琼蔡小军韩建华夏本杰
- 关键词:IL-1ΑIL-6突出腰椎间盘组织基因表达神经根
- 保留内植入物的有限清创加对口冲洗治疗16例脊柱术后感染
- 目的:探讨采用保留内植入物的有限清创加对口冲洗引流的方法对脊柱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科室收治行脊柱内植入物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16例临床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23~66岁,平均43.5岁。腰椎8例,...
- 孙厚杰蔡小军韩建华杨永辉周鑫范华华段人榕
- 关键词:脊柱感染
- 文献传递
- 经椎弓根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 2009年
- 对千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突入椎管的骨折块手术方法的选择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我院自1998年12月-2008年5月来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侧前方减压及内固定治疗105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病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文就105例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回顾分析讨论如下,以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侧前方减压及内固定手术方式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疗效。
- 何斌蔡小军韩建华董革辉周鑫夏本杰宫开桓
- 关键词:内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观察
- 胸腰段是脊柱骨折脱位的好发部位,常伴脊髓、圆锥、马尾神经损伤。后路减压、短节段经椎弓根4枚螺钉固定是该类骨折目前常选择的固定方法。该方法利用相邻椎体间接复位、间接固定,常存在复位不满意或达不到复位要求,出现平行四边形效应...
- 周鑫吴永铁范华华孙厚杰韩建华蔡小军
- 文献传递
- 外泌体致敏树突状细胞体外抗骨肉瘤细胞生长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骨肉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体外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超滤离心联合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从骨肉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外泌体( Texo)。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Texo形态,western blot分析Texo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MHC-Ⅰ)类分子表达。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 DC),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噻唑蓝( MTT)法检测负载Texo的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效应淋巴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透射电镜下见Texo为圆形或类圆形小体,大小不等,平均直径50-100 nm;Texo表面有MHC-Ⅰ类分子表达。骨髓来源DC边缘有绒毛样突起,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经脂多糖诱导后DC的CD80、MHC-Ⅰ、MHC-Ⅱ类分子表达明显高于未经诱导的DC,阳性率分别为77.16%,83.21%,91.26%。负载Texo的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及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明显强于未负载Texo的DC与Texo(P〈0.05)。结论负载Texo的DC能促进T细胞增殖,可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
- 董革辉刘福慧韩建华夏本杰黄俊琼
- 关键词:外泌体骨肉瘤树突状细胞
- 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继发顽固性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acute cervical sinpal cord injury,ACSCI)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完全性颈脊髓损伤(ACSCI)继发低钠血症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2—78岁,平均36.35岁,受伤时间2h-72h,平均7.25h。对该11例ACSCI后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24h尿量、血钠、血钙、血氯、血钾和尿钠等指标推测可能的发生机制,并酌情补液、限液及高渗钠等治疗观察分析。结果:11例患者经初期扩容治疗后3例度过低钠血症期,出现低钠血症8例患者中2例继续补液+高渗钠静脉缓慢滴注,2-3周血钠恢复正常,6例在保证生理需要量前提下,酌情限液+高渗钠液补钠微泵泵人,2-3周血钠恢复正常,两组均未发生其它离子紊乱及神经脱髓鞘现象。结论: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是ACSCI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之一。初期扩容治疗可起到缓解低钠血症病情的作用。
- 孙厚杰杨永辉蔡小军韩建华周鑫范华华
- 关键词:颈脊髓低钠血症发病机制
- 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骨质疏松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 周鑫韩建华吴永铁蔡小军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分析单球囊骨质疏松患者绝经期妇女
- 骨肉瘤细胞来源的exosomes制备和鉴定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从骨肉瘤细胞培养上清提取exosomes及鉴定其表面标志。方法采用超滤离心联合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从骨肉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exosomes,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exosomes的形态,Western印迹鉴定其表面CD81及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HC)-I类分子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下见骨肉瘤细胞分泌的exosomes为圆形或类圆形小体,直径约60~100 nm,聚集成团或散在分布;Exosomes表达 CD81及MHC-Ⅰ类分子,exosomes CD81及MHC-I类分子的表达水平较骨肉瘤细胞高。结论从骨肉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成功分离出 exosomes,其表达抗原提呈相关的免疫分子。
- 董革辉刘福慧韩建华夏本杰黄俊琼
- 关键词:EXOSOME骨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