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峰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确认试验在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阳性中的应用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确认试验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阳性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先用ELISA法对7112例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和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试验。结果:ELISA法检出110例阳性,TPPA法确认107例阳性,假阳性率为2.72%(3/110);WB法确认106例阳性,假阳性率为3.64%(4/110);WB法与TPPA法检出假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05)。结论:为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对ELISA法筛查的阳性标本,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用TPPA法进行确认试验,对有疑问的结果用WB法进一步确认。
- 刘孙琴韩晓峰门诚虹关崇霞杨明建刘蔚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法
- 血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与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以及脑卒中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对脑卒中患者(72例脑梗死,49例脑出血)及6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Hcy、FA、VitB12的水平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另对脑卒中组其中48例血Hcy升高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Hcy、FA、VitB12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卒中组血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脑卒中组FA、VitB12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卒中组的组间血Hcy、FA、VitB12水平无差异(P>0.05);脑卒中组高Hcy血症患者血Hcy、FA、VitB12检测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Hcy升高与脑卒中有密切关系;血清FA、VitB12是影响血Hcy水平的原因之一。
- 刘蔚刘孙琴石应元韩晓峰周有利
- 关键词:脑卒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凝血功能指标与棘形红细胞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CPH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变化与棘形红细胞的关系。方法:使用仪器法检测68例CPH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DD、FIB及TF-PCA,同时用电镜观察CPHD患者同期静脉血液中的棘形红细胞,并做正常对照。结果:68例CPH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DD、FIB及TF-PCA测定结果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棘形红细胞明显增多(P<0.01);缓解期DD、FIB、TF-PCA水平及棘形红细胞数量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DD、FIB及TF-PCA水平变化与棘形红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棘形红细胞的增多可间接影响凝血功能,加重CPHD的病情。
- 张明洁韩晓峰杨玉梅叶青跃刘水晶李德仁
-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棘形红细胞
- 免疫印迹技术在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技术在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中的临床应用,减少假阳性,避免误诊。方法将ELISA法检测出的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78例,用免疫印迹法(WB)和TPPA法进行确认实验。结果ELISA法检出阳性78例,WB法确认阳性68例,假阳性率12.82%;TPPA确认阳性69例,假阳性率11.53%;ELISA法假阳性的SCO值与真阳性的SCO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WB法与TPPA法确认的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老年人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对ELISA法检测的阳性标本,结合临床表现与病史,对有疑问的标本,用WB法进行确认,排除假阳性。
- 韩晓峰刘孙琴
- 糖化血红蛋白酶法测定与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酶法测定与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的相关性进行比较,以确定酶法与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体检者的HbA1c分别用酶法和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同时分别测定。结果酶法和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相比,酶法比胶乳增强透射比浊结果略高,但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酶法与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酶法测定标准差比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标准差低,具有更好的精密度。
- 石应元刘蔚李素君韩晓峰严蜀华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酶法
- 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及应对措施,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 317例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认试验,制定排除假阳性结果的措施。结果:ELISA法检出106例阳性,老年组(≥60岁)62例阳性,中青年组(<60岁)44例阳性。在老年组中,TPPA法确认60例阳性,假阳性率为3.22%(2/62);WB法确认58例阳性,假阳性率为6.45%(4/62),WB法与TPPA法检出假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1,P>0.05)。在中青年组中,TPPA确认43例阳性,假阳性率为2.27%(1/44);WB确认42例阳性,假阳性率为4.55%(2/44),WB法与TPPA法检出假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3,P>0.05)。结论:为了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对ELISA法筛查的阳性标本,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用TPPA法进行确认试验,对有疑问的结果用WB法进一步确认。
- 韩晓峰刘蔚李素君叶琴刘孙琴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印迹法
- 多指标联合检测诊断颅脑损伤致早期肾损害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β2-微球蛋白(microglobulin,MG)、α1-MG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颅脑损伤致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检测颅脑损伤致早期肾损害患者62例(颅脑损伤组)、同期体检健康者80名(对照组)血清Cys C,mAlb,β2-MG,α1-MG水平,比较4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颅脑损伤致早期肾损害的阳性率。结果颅脑损伤组血清Cys C,mAlb,β2-MG,α1-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4项指标联合诊断颅脑损伤致早期肾损害的阳性率为88.71%,高于Cys C(66.13%),mAlb(56.45%),β2-MG(62.90%),α1-MG(53.52%)单独诊断阳性率(P<0.01)。结论 Cys C,mAlb,β2-MG,α1-MG联合检测有助于颅脑损伤致早期肾损害的诊断。
- 严蜀华李素君韩晓峰叶青跃杨明建石应元
- 关键词:早期肾损害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
-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抗原的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抗原,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5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咽深部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IVA)、流感病毒B型(IVB)以及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结果在25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2.4%(83/256);在检出的呼吸道病毒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率出最高69.9%(58/83),其次是副流感病毒10.8%(9/83);上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病毒阳性率分别是53.3%(8/15)、52.9%(45/85)、11.3%(9/73)和27.6%(21/76);年龄越小,呼吸道病毒感染越高。结论 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中RSV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和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病毒阳性率在50%以上,病毒随年龄增加感染下降,临床上治疗应注意合理用药。
- 刘孙琴韩晓峰李明
- 关键词:直接免疫荧光法呼吸道病毒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