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智
- 作品数:36 被引量:235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复发性尖锐湿疣与细胞免疫水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复发性尖锐湿疣细胞皮肤免疫水平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尖锐湿疣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性病科门诊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136例,分为复发组85例和未复发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HPV感染亚型分布以及HPV基因型,比较两组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差异。结果复发组患者高危型HPV分布率为69.4%显著高于未复发组31.4%,未复发组患者低危型HPV分布率为68.6%显著高于复发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HPV感染均以低危型HPV6,HPV11以及HPV43为主,未复发组检测到高危型基因较少,复发组患者检测到高危型基因较多;复发组患者CD3+含量(66.8±7.5%),CD_4^+含量(32.8±5.3%),CD_4^+/CD_8^+比值(0.8±0.1)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CD3+含量(75.4±8.3%),CD_4^+含量(39.2±4.8%),CD_4^+/CD_8^+比值(1.2±0.2),复发组患者CD_8^+含量(40.3±4.8%)显著高于未复发组(32.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复发组患者CD3+(64.8±6.1%),CD_4^+含量(31.5±5.4%),CD_4^+/CD_8^+比值(0.8±0.1)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患者CD3+(75.7±8.5%),CD_4^+含量(38.1±4.6%),CD_4^+/CD_8^+比值(1.1±0.2),复发组患者CD_8^+含量(41.6±4.5%)显著高于未复发组(33.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的亚基因型和患者治疗后复发存在密切的联系,尖锐湿疣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细胞免疫水平与疾病复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为临床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以及有效治疗尖锐湿疣的复发提供科学依据。
- 林静韩永智李楠李小红董秀芹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复发尖锐湿疣细胞免疫水平
- 黑素瘤与MAPK信号途径被引量:5
- 2006年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路径是一种细胞外信号蛋白激酶转导途径,参与了黑素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路径与黑素瘤的关系最为密切。目前认为,该信号转导路径中的RAS、ERK,尤其是BRAF激酶在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以MAPK/ERK路径为重点,主要介绍了BRAF、RAS和ERK等激酶分子与黑素瘤的关系。
- 韩永智孙建方
- 关键词:黑色素瘤MAPK信号传导
- 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9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化妆品变应原的种类,为预防化妆品过敏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方法对疑似有接触过敏史的患者做斑贴试验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入选599例,其中93例为临床诊断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48例为试验确证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面霜和染发剂是主要的过敏化妆产品。结论对苯二胺、芳香混合物、阿莫醇和阿必醇是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主要致敏原。
- 刘广仁韩永智黄庚史李邻峰
- 关键词: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
- 外用药物联合治疗银屑病的进展被引量:21
- 2005年
- 韩永智孙建方
- 关键词:银屑病外用药物靶位临床治疗效果病情
- BRAFV600E突变基因对人黑素瘤细胞侵袭能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BRAFV600E突变基因对黑素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构建成功的质粒载体转染人黑素瘤细胞株A375,在体外干扰BRAFV600E突变基因,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用明胶酶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MP-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特异性短发卡RNA抑制人黑素瘤细胞MMP-2和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MMP-2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减少35%和80%,VEGF则减少45%和14%。转染特异性质粒的黑素瘤细胞穿过Metrigel的数目下降69%。结论BRAFV600E突变增强黑素瘤细胞的侵袭能力,特异性shRNA可以使瘤细胞的侵袭性下降。
- 陈浩张玲薛燕宁韩永智徐秀莲曾学思孙建方
- 关键词:小分子干扰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BRAF基因
- 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足癣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评价口服药物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和费用,为足癣治疗中口服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有关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足癣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12项研究符合本文入选标准,总病例数700。特比奈芬和伊曲康唑的治疗效果都较满意,特比奈芬(250mg/d治疗2周)和伊曲康唑(100mg/d治疗2周或4周)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唑类药物的疗效相似。灰黄霉素和酮康唑的治愈率无差异。特比奈芬比灰黄霉素疗效更好。结论特比奈芬和伊曲康唑的疗效都优于安慰剂。与灰黄霉素相比,特比奈芬起效快、疗效高,但费用高。
- 王群韩永智
- 关键词:足癣特比奈芬伊曲康唑灰黄霉素
- BRAF基因序列特异性shRNA质粒载体的构建
- 2007年
- 目的构建BRAF基因序列特异性的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质粒载体。方法根据文献已发表的BRAF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条BRAF特异性的shRNA编码序列(其中一条shRNA特异性针对黑素瘤中最常见的BRAF V599E错义突变设计)和一条与人基因组无同源性的阴性对照shRNA编码序列。将退火后的双链shRNA编码序列重组于pGenesil-1质粒中,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双酶切显示shRNA编码序列被成功插入pGenesil-1质粒中,测序结果证实插入片断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所设计的shRNA编码序列被正确插入质粒骨架,成功构建了BRAF基因序列特异性的shRNA质粒载体。
- 韩永智曾学思周武庆孙建方
- 关键词:BRAFSHRNA质粒载体
-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并发肥胖性黑棘皮病1例被引量:3
- 2005年
- 陈声利韩永智孙建方
- 靶向VEGF的miRNA对恶性黑色素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外源性miRNA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VEGF基因序列设计合成4对miRNA干扰片段,构建质粒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为X-26-1-3、X-26-2n-1、X-26-3-2和X-26-4-4,测序分析鉴定插入序列的完整性;脂质体法将该4个重组表达载体转染黑色素瘤细胞株SKmel-28,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VEGF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NA对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效应,明确抑制效果最为显著的miRNA干扰序列。MTS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人工合成的靶向VEGF的miRNA对SKmel-28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测序分析证实4个重组体插入片段的碱基序列均完全正确,成功转染SKmel-28细胞后,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抑制效应最强的重组载体是X-26-2n-1,MTS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Kmel-28细胞转染X-26-2n-1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增殖抑制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空白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更加明显(P<0.01);肿瘤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总凋亡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源性靶向VEGF的miRNA能够显著降低黑色素瘤细胞SKmel-28 VE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蒋源韩永智孙建
- 关键词:黑色素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药物与紫外线联合应用治疗银屑病的现状被引量:15
- 2004年
- 紫外线照射是治疗中度和严重银屑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治疗周期长和有可能诱发皮肤肿瘤,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紫外线与维生素D衍生物和维A酸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并减少彼此的不良反应。对于紫外线与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和环孢素A的联合应用,应在权衡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前提下,短期内慎重使用。
- 韩永智孙建方
- 关键词:银屑病紫外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