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良辅

作品数:18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肿瘤
  • 6篇放疗
  • 4篇基因
  • 4篇宫颈
  • 3篇凋亡
  • 3篇疗法
  • 3篇鳞癌
  • 3篇放疗前
  • 3篇放疗前后
  • 3篇放射疗法
  • 2篇蛋白
  • 2篇凋亡指数
  • 2篇细胞
  • 2篇下丘
  • 2篇下丘脑
  • 2篇鳞癌组织
  • 2篇化疗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宫颈癌
  • 2篇癌组织

机构

  • 14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韩良辅
  • 6篇石梅
  • 4篇郭万峰
  • 3篇孙朝阳
  • 3篇丁桂荣
  • 2篇陆军
  • 2篇辛晓燕
  • 2篇陈景藻
  • 2篇魏丽春
  • 2篇郭国祯
  • 2篇刘玉
  • 2篇王志祥
  • 2篇肖华胜
  • 2篇张贵祥
  • 1篇夏爱军
  • 1篇朱华锋
  • 1篇梁军
  • 1篇赵海涛
  • 1篇郭艳
  • 1篇黄文晋

传媒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国外医学(放...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2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应用研究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良、恶性椎体病变中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探讨相关机理。方法:在CT定位下PVP治疗患者86例,采用疼痛调查表进行疗效评估,定期随访及影像学复查。结果:良性病变94.7%有效且长期效果稳定。转移瘤87.7%有效且3个月不变,4~6个月降到75.4%。发现19.8%有新骨形成或重新骨化现象。并发症少,轻微且易于处理。结论:PVP治疗椎体溶骨性或钙缺失性病变疗效好且稳定,良性优于恶性。PVP有抑制肿瘤生长及促进骨生成作用,机理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PVP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疗效确实、不良反应少,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陆军张贵祥赵海涛石梅韩良辅梁军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良性肿瘤
宫颈鳞癌患者组织自发性凋亡和辐射诱导凋亡与放疗疗效的关系
2001年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患者组织细胞自发凋亡和放疗10Gy后辐射诱导的凋亡与放疗疗效的关系,快速确定宫颈鳞癌的辐射敏感性,为肿瘤放射治疗方案的个体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电泳和TUNEL方法检测宫颈癌活检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结合病人接受根治性放疗后的疗效,分析细胞凋亡指数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核酸电泳,在放疗后的宫颈癌组织出现典型的DNA梯状带(DNAladder)。TUNEL标记发现,照射前宫颈癌组织存在较低的细胞凋亡指数,但与其放疗的疗效具有相关性;放疗10Gy后凋亡指数(AI10)明显增加(P<0.01),但未观察到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论自发性凋亡指数(AI0)可作为宫颈鳞状细胞癌放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郭万峰郭国祯韩良辅丁桂荣
关键词:宫颈鳞癌凋亡指数放疗疗效
放疗前后宫颈鳞癌组织凋亡指数与bcl-2、ba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检测了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和放疗中凋亡指数 (AI)及bcl- 2、bax的基因表达 ,探讨了宫颈癌组织中基因表达与凋亡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 2和bax基因的表达 ,TUNEL法检测宫颈癌活检组织的细胞凋亡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bcl- 2和bax基因表达的细胞阳性率与凋亡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X射线照射 10Gy后 ,宫颈癌组织bax基因表达增强 (p<0 .0 5 ) ,凋亡指数亦明显增加 (p <0 .0 1) ,bcl- 2基因表达的细胞阳性率水平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照射前宫颈癌组织bcl- 2和bax的基因综合表达细胞阳性率与自发凋亡相关性较差 (p >0 .0 5 ,r=0 .370 3,其上界为 0 .70 71) ,而 10Gy照射后 ,宫颈癌组织中bcl- 2和bax的综合表达细胞阳性率与辐射诱导的凋亡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p <0 .0 5 ,r =0 .5 2 6 4,其上界为 0 .70 71)。
郭万峰郭国祯韩良辅丁桂荣惠延平郭燕马海昕
关键词:凋亡指数BCL-2基因BAX基因放疗基因表达
加温复合放射对小鼠EMT_6肿瘤的影响
1993年
采用放射线和微波加温方法处理小鼠EMT_6移植肿瘤,并进行分组研究.用一般组织学技术和电镜技术,以形态学的动态变化观察、分析所得结果.结果显示肿瘤细胞经加温和放射后最显著的变化反映在组织学和形态学变化上.本文初步运用DNA含量的变化来评价治疗效果.
韩良辅徐德门郭鹞
关键词:移植瘤
次声作用后大鼠下丘脑HSP70的表达被引量:14
2000年
目的 研究大鼠经次声作用后下丘脑中 HSP70的表达 .方法 SD大鼠先经 8Hz,1 2 0 d B次声作用 2 h,然后分为8组 ,每组 3只 .分别于次声作用后 0 .5 ,1 ,2 ,3,4,5 ,6和7h后取下丘脑 ,通过 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 HSP70的表达 . 2组对照组 ,1组放入次声压力仓 ,但无次声作用 ;另 1组既不放入次声压力仓 ,也无次声作用 .结果 与 2组对照比较 ,次声作用 2 h后 ,随时间延长 ,HSP70表达呈升高趋势 .
黄文晋贾克勇张萍肖华胜韩良辅陈镔复陈景藻鞠躬
关键词:次声应激热休克蛋白70
应用生物标志对肿瘤辐射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为了实现肿瘤放射治疗方案的个体化 ,确定肿瘤的辐射敏感性是一个重要内容。许多实验室从不同水平研究了应用单个生物标志和多个生物标志在预测肿瘤辐射敏感性时的作用。虽然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生物标志 。
郭万峰丁桂荣韩良辅
关键词:生物标志肿瘤
次声作用引起大鼠下丘脑c-fos mRNA与CRF mRNA的表达被引量:28
1999年
目的:了解次声引起应激反应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方法,研究了8Hz,120dB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引起大鼠下丘脑c-fosmRNA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8Hz,120dB次声作用2h,于作用后0.5hc-fos与CRFmRNA均开始明显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渐增强,c-fos于2h达高峰,至4h基本消失;CRF于3h达高峰,至5h基本消失.结论:次声作用后c-fos与CRFmRNA的表达可能是次声引起应激反应的中枢分子机制.
韩良辅陈景藻肖华胜
关键词:次声FOS基因CRF聚合酶链反应下丘脑
放疗前后宫颈鳞癌组织中bax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研究
郭万峰韩良辅郭国祯丁桂荣任东青
文献传递
可调限束筒对高能电子束射野输出因子的影响
2002年
孙朝阳石梅韩良辅
关键词:肿瘤放射疗法
放疗化疗联合应用治疗IIIB期宫颈癌被引量:1
2002年
刘玉辛晓燕韩良辅魏丽春石梅
关键词:放疗化疗宫颈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