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伟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被引量:1
- 2011年
-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发患者数约占全世界50%以上,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位。食管癌确诊患者中,多数已为中晚期,可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仅为25%左右,因此,同步放化疗己成为不能或不宜行手术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 于波茅卫东舒忠琴林峰刘少平赵韬顾小伟夏林云
- 关键词:调强适形放疗同步化疗食管癌
-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同期放化疗中的临床观察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临床实施同期放化疗过程中,予以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早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调强放疗(R-IMRT)技术,观察组患者实施SIB-IMRT技术,两组患者放疗期间均口服卡培他滨片,治疗周期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卡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KPS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患者KP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直肠癌术前实施同期化放疗中应用SIB-IMRT技术,能够提高肿瘤控制率,减轻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功能状况。
- 周洪顾小伟
- 关键词:直肠癌同期放化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放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评价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放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ES-SCL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ES-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转移灶局部治疗、原发灶放疗及全脑预防性照射治疗(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比较其临床特征及生存结果。结果:单部位、多部位及未行转移灶局部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分别为12.1个月、18.5个月和9.5个月;限期性、择期性局部治疗及未行转移灶局部治疗患者的MST分别为10.7个月、15.8个月和9.1个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化疗与单纯化疗者MST分别为13.7个月和8.7个月;行PCI者与未行PCI者MST分别为18.4个月和10.1个月,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转移灶局部治疗、原发灶放疗及PCI是ES-SCLC患者的保护性独立预后因素(P<0.01)。结论:在全身化疗基础上行转移灶局部治疗、原发灶放疗及PCI均能延长ES-SCLC患者生存期。
- 舒忠琴茅卫东沈冬于波顾小伟夏林云
- 关键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放疗
- 放射治疗中不同学科医生勾画靶区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不同学科医生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中产生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针对鼻咽癌、肺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组织年资10年以上3位放疗科医生、3位影像科医生进行GTV勾画,计算患者GTV的体积、层面及冠状面X轴最大值及其变化范围。结果影像科医生勾画的肿瘤GTV体积较肿瘤放疗科医生小;影像科医生勾画GTV的精确度及准确性较放疗科医生高;2组医生之间勾画肺癌的GTV层面及冠状面X轴最大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医生对肿瘤GTV勾画存在的差异应引起足够重视,应提高放疗科医生影像诊断水平,引进更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采用多名医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来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
- 沙莎赵臻茅卫东刘少平舒中琴顾小伟于波周菊英
- 关键词:勾画靶区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DDP)同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 90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分为多西紫杉醇联合DDP同期放疗组(简称DP组)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DDP 同期放疗组(简称PF组),化疗每4周1次,共4个疗程;放疗剂量为50.4 Gy/28次.结果 DP组和PF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4.5%和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DP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1.5个月,PF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8).DP组和PF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23.9%和12.1%.DP组和PF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DP组较PF组有更好的有效率和长期生存率,且毒副反应并未增加.对于无法手术的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可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的治疗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及长期生存.
- 张汀荣赵韬徐昕顾小伟潘宇凯
-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
- 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后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后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 例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剂量学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全组共89 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发生1、2、3放射性肺炎的患者分别为52 例、32 例、5 例,未发生4、5级放射性肺炎.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TNM分期、GTV体积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期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放疗剂量和三维技术对放射性肺炎分级无明显影响(P均>0.05).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的肺平均剂量、V5、V10、V15、V20、V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后放射性肺炎严重程度分级与患者是否同步化疗和放射剂量学参数有关.
- 彭小保刘惠兰于波舒忠琴顾小伟沙莎王坚
-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食管癌
- 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的食管癌患者发生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4
- 2018年
- 目的 探讨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食管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373例食管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资料,其中,伴有糖尿病者42例,无糖尿病者331例,伴高血压者99例,无高血压者274例。随访观察1年,分析有无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有无糖尿病患者1、2、3、4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0.5%、38.1%、14.3%、4.8%和66.2%、27.8%、2.7%、1.8%。有无糖尿病患者1、2、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1.0%、16.7%、9.5%和30.8%、15.7%、1.2%。伴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 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发生率均高于无糖尿病患者(χ^2=13.573、12.279,P〈0.05)。有无高血压患者1、2、3、4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9.5%、38.4%、8.1%、3.0%和68.2%、25.5%、2.6%、1.8%。有无高血压患者1、2、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0.3%、18.2%、5.1%和31.0%、15.0%、1.1%。伴高血压的患者≥ 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发生率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χ^2=5.695、5.422,P〈0.05)。糖尿病是≥ 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 糖尿病或高血压为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发生严重(≥ 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的易感因素。
- 刘惠兰汪建林戴圣斌于波沙莎舒忠琴顾小伟王坚
-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食管癌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
- 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应用30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顾小伟茅卫东
- 放疗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TAG72、CA199、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放疗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ncer,SC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21-1,CRFRA21-1)、肿瘤相关糖蛋白72(tumor associated glycoprotein,TAG72)、糖类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食管鳞癌患者为实验组,另外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6MV X线放射治疗。检测并比较实验组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1个月、对照组健康者血清SCC、CEA、CRFRA21-1、TAG72、CA199水平及外周血CD4+、CD8+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上述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所占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者,CD8^+细胞所占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所占比值及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4^+、CD4^+/CD8^+细胞所占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者,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疗能明显降低食管鳞癌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水平,但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影响不明显。
- 沙莎于波舒钟琴顾小伟茅卫东夏林云秦建军
- 关键词:食管鳞癌放疗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T淋巴细胞亚群
- 放疗加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22例疗效观察
- 2002年
- 采用较大分割 ( 30 0cGy/Fx)放疗加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2 2例 ,平均生存期 9.6月 ,疗效较好。放疗中或放疗后 。
- 茅卫东顾小伟许晨于波盛华明袁明
- 关键词:疗效观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