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晰

作品数:14 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眩晕
  • 3篇神经节
  • 3篇螺旋神经节
  • 3篇耳蜗
  • 3篇发病
  • 2篇凋亡
  • 2篇庆大
  • 2篇庆大霉素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细胞损伤
  • 2篇细胞损伤机制
  • 2篇小鼠
  • 2篇内耳
  • 2篇耳聋
  • 2篇发病机制
  • 2篇成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导水管

机构

  • 14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顾晰
  • 8篇张榕
  • 5篇陈曦
  • 4篇林少莲
  • 4篇林昶
  • 3篇林有辉
  • 3篇方哲明
  • 2篇邢振
  • 2篇曹代荣
  • 2篇刘颖
  • 2篇李平
  • 2篇叶胜难
  • 2篇吴小波
  • 1篇程金妹
  • 1篇舒博
  • 1篇林功标
  • 1篇王英歌
  • 1篇谢雅芳
  • 1篇卢燕
  • 1篇龚麒麟

传媒

  • 5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2010全国...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性耳聋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林昶李丽贤史珣贝卢燕谢雅芳魏晓泉龚麒麟左文静顾晰汪晓
该项目属于临床医学耳鼻咽喉领域。耳聋是全球流行最广的感觉器官致残性疾病,不但阻碍儿童言语发育,而且影响成人的社会工作生活。大部分耳聋是神经性聋,因其发病机理及防治还有诸多问题未解决,是聋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该项目从200...
关键词:
关键词:神经性耳聋细胞凋亡疾病治疗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发生皮瓣相关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679例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听力学、影像学及小儿肢体、智力发育评估,均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适应症。筛选术后发生皮瓣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处理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皮瓣相关并发症6例,发生率0.88%,植入年龄最小1岁,最大2岁9个月,仅1例无植入体外露,其余5例均有皮瓣坏死及植入体外露,清创术中均发现植入体周围及深面较多炎性肉芽组织生长。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至发生并发症的时间间隔最短13天,最长1年6个月。经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换药(包括伤口置管冲洗、放置引流片、抗生素溶液湿敷)、清创及皮瓣转移整复术治疗后,痊愈2例;经多次清创及皮瓣转移整复术治疗无效,最终取出植入体4例。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伴有皮瓣坏死及植入体外露的病例预后不良。主要原因包括切口/皮瓣设计不合理、外伤、细菌生物膜与异物反应等。局部换药、清创及皮瓣转移整复术治疗并不能完全解决皮瓣感染的问题,大部分患者需面临最终取出植入体的结果。手术至发生皮瓣感染的时间越短,保留植入体的可能性越大。
顾晰吴小波林有辉张榕叶胜难
关键词:耳蜗植入并发症皮瓣
经鼓室钆注射内耳成像技术在梅尼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 通过经鼓室内注射造影剂钆,行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核磁共振(3D-FLAIR MRI)扫描,探讨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显像的阳性率及对于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51例梅尼埃病患者经鼓膜双侧鼓室内注入钆喷酸葡胺稀释液,24h后进行内耳3D-FLAlR MRI扫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同时与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及甘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磁共振成像显示造影剂钆分布到内耳外淋巴间隙,使外淋巴液显影增强,从而区分出内、外淋巴间隙.对梅尼埃病患者内耳膜迷路积水显示的阳性率为96.1%(49/51),与VEMP及甘油试验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患者随访未见鼓膜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鼓室钆注射内耳成像技术在梅尼埃病患者膜迷路积水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虽为有创性检查但不良反应较小,对于梅尼埃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陈曦张晓东顾晰方哲明张榕
关键词:梅尼埃病钆DTPA
鼻咽癌放疗未控与复发病例的治疗
顾晰林功标程金妹
庆大霉素对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机制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对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GC)的损伤机制。方法取出生后2~6天昆明种乳小鼠耳蜗,利用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SGC,并进行体外培养。将培养4天的SGC用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30min,以小鼠源神经纤维细丝蛋白(Neurofilament-68/200kDa,NF-L+H)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按照SP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对所培养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SGC作出鉴定。将培养第4天的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及3种浓度的庆大霉素干预组(庆大霉素终浓度分别为50mg/L、100mg/L、150mg/L),作用48h后收集各组细胞进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SGC原代培养获得成功,经NF-L+H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其胞质及突起均呈阳性反应,染成棕黄色,一般有相对生长的两个突起,为典型的双极神经元。在透射电镜下观察SGC超微结构,3种浓度的庆大霉素组SGC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这种改变与凋亡相关。结论庆大霉素对小鼠耳蜗SGC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导致细胞凋亡,线粒体损伤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顾晰林昶张榕
关键词:庆大霉素类螺旋神经节
耳毒性药物致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机制
2008年
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SGC)是听觉系统的第一级神经元,对听觉形成和言语识别至关重要,研究耳毒性药物对该类细胞的损伤机制颇具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从自由基细胞毒性、细胞凋亡、细胞膜离子通道变化等方面探讨耳毒性药物对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机制。本文从自由基细胞毒性、细胞凋亡、细胞膜离子通道等方面对SGC在药物中毒性聋中的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顾晰林昶张榕
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与眩晕反复发作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高刺激率ABR检测与眩晕反复发作的相关性,探讨眩晕反复发作的病因,为眩晕反复发作的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反复眩晕的患者101例,分别观察比较眩晕反复发作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与高刺激率ABR之间的关系。结果:反复眩晕患者发作期多次(2次及其以上)出现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56.4%,其中偏头痛性眩晕出现的异常率最高,达到71.9%,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次之;用药期间或发作间歇期多次出现高刺激率ABRⅠ~Ⅴ潜伏期差值异常的患者占总例数的14.9%,各眩晕组出现异常的比率较之发作期都有明显下降。结论:高刺激ABR异常率与眩晕反复发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内耳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引发眩晕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曦李平顾晰林少莲张榕
关键词:眩晕微循环迷路疾病
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被引量:34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分析发病因素及治疗手段,为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门诊诊断为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16人,分析发病因素、治疗手段及预后。结果 16例患者经手法复位、体位训练及药物辅助治疗后,眩晕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发作。结论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机制可能与内耳缺血、运动及活动减少有关,我们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疗效满意。
王英歌潘黎静顾晰张榕林有辉林少莲陈曦
关键词:位置性眩晕
伴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特征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 探讨伴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为伴眩晕的突发性耳聋的43例患者48只耳(38例单侧突发性耳聋,5例双侧突发性耳聋)作为突发性耳聋组,38只单侧突发性耳聋耳对侧无症状耳纯音电测听显示正常.搜集同期单侧耳鸣患者35例,对侧耳35只无耳部病史和不适症状,2次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均正常,作为对照组.对突发性耳聋组双侧耳86只、对照组无症状耳35只,共121只耳,行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检查.采用鼓膜穿刺法向鼓室内注入Gd-DTPA稀释液0.4 ~ 0.5 ml后24 h行3.0T MRI检查.扫描结束后通过原始图像判断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是否成功,然后计算突发性耳聋组患耳、对照组无症状耳、突发性耳聋组单侧发病患耳和对侧耳的耳蜗底转与相同层面的脑干信号强度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突发性耳聋组患耳与对照组无症状耳耳蜗底转与同层脑干信号强度比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突发性耳聋组单侧发病患者患耳和对侧耳上述强度比的差异.结果 121只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均获成功.12只(25%,12/48)突发性耳聋患耳见膜迷路积水.突发性耳聋组48只患耳的耳蜗底转与同层脑干信号强度比为2.062±0.907,对照组35只无症状耳的上述强度比为2.703±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3.619,P=O.001).突发性耳聋组38只单侧耳聋患耳信号强度比为1.941±0.860,对侧无症状耳为2.411±0.67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3.270,P=0.002).结论 伴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耳可见膜迷路积水,耳蜗底转外淋巴液增强信号低于无症状耳,提示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的圆窗膜渗透性存在异常.
刘颖曹代荣方哲明邢振顾晰陈曦
关键词:听觉丧失
庆大霉素对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对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ganglioncell,SGC)的损伤机制。 [方法]取出生后2~6天昆明种乳小鼠耳蜗,利用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SGC,并进行体外培养。...
顾晰
关键词:庆大霉素细胞凋亡螺旋神经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线粒体损伤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