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超

作品数:23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吸虫
  • 8篇华支睾吸虫
  • 6篇小鼠
  • 5篇吸虫感染
  • 5篇细胞
  • 5篇华支睾吸虫感...
  • 3篇原核表达
  • 3篇弓形虫
  • 2篇血蜱
  • 2篇鼠尾
  • 2篇鼠尾草
  • 2篇提取物
  • 2篇吞噬细胞
  • 2篇总酚酸
  • 2篇足细胞
  • 2篇嘌呤霉素氨基...
  • 2篇无形体
  • 2篇吸虫病
  • 2篇纤维化
  • 2篇抗原

机构

  • 17篇徐州医学院
  • 5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22篇颜超
  • 19篇汤仁仙
  • 16篇郑葵阳
  • 10篇李向阳
  • 10篇华慧
  • 7篇张波
  • 6篇刘转转
  • 5篇付琳琳
  • 5篇张蓓蓓
  • 4篇刘瀛
  • 4篇于倩
  • 4篇李波
  • 3篇刘相叶
  • 3篇秦苏萍
  • 2篇任红旗
  • 2篇王艳红
  • 2篇徐江涛
  • 2篇杨阳
  • 2篇尤红娟
  • 2篇刘翔

传媒

  • 7篇徐州医学院学...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刚地弓形虫Peroxiredoxin基因的克隆及其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和纯化
2012年
目的克隆刚地弓形虫Prx基因,用IPTG诱导表达Prx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GEX-6P-1载体,构建pGEX-6p-1/TgPrx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Prx融合蛋白,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GST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结果从弓形虫RH株DNA中扩增Prx基因,成功构建了弓形虫重组质粒pGEX-6p-1/TgPrx,并在大肠埃希菌(E.coli)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51ku,该蛋白可被鼠抗弓形虫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原核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弓形虫重组Prx蛋白(rTgPrx),该蛋白有望用于弓形虫病免疫学检测。
李雪艳刘转转付琳琳颜超杜文平汤仁仙郑葵阳刘宜升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库普弗细胞在小鼠日本血吸虫肝病发展过程中的表型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在小鼠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肝病发展过程中的表型变化。方法将20只6周龄的BALB/c雄性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16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在感染后0、21、32、42、52 d分别处死小鼠,取肝脏组织,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q PCR)检测肝脏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3、IL-10)以及库普弗细胞的M1型巨噬细胞分化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etase,i NOS)、白细胞分化抗原1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6,CD16)、IL-6和M2型巨噬细胞分化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CD206、IL-10的表达。体外培养库普弗细胞系,分别给予0、5、25、50 ng/ml IFN-γ或IL-4刺激12 h,或者给予25 ng/ml IFN-γ或IL-4分别刺激0、12、24、36 h后,q PCR检测库普弗细胞M1型、M2型巨噬细胞分化标志物。结果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后32 d肝组织中开始有虫卵沉积,42 d有明显的肉芽肿和纤维化病变。q PCR结果显示,与感染后0 d相比,IFN-γ在32 d表达水平最高,相对表达量为29.243±3.245,52 d时迅速下降,为8.923±3.002。IL-4在42 d最高,为25.521±4.957。IL-13在52 d最高,为50.793±9.631(均P<0.05)。i NOS在42 d表达水平上升,相对表达量为2.950±0.321,在52 d下降,为1.783±0.319。Arg-1在52 d最高,为2.003±0.152(均P<0.05)。0、5、25、50 ng/ml IFN-γ刺激库普弗细胞12 h后,i NOS、IL-6和CD16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4.690~68.577、1.887~2.427、2.417~2.787(均P<0.05)。25 ng/ml IFN-γ刺激0、12、24、36 h后,i NOS、IL-6和CD16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810~109.210、10.327~15.143、1.887~3.317(均P<0.05),而Arg-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0、5、25、50 ng/ml IL-4刺激库普弗细胞12 h后,Arg-1、IL-10和CD206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153~24.2
孙悦郑葵阳何兴雷南行颜超汤仁仙
关键词:血吸虫病肉芽肿纤维化库普弗细胞
徐州地区猫源弓形虫虫株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获得徐州地区猫源弓形虫虫株,了解徐州地区流浪猫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捕捉徐州地区流浪猫,收集血清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弓形虫特异性Ig G抗体;同时将猫的心、脑、舌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消化处理后接种小鼠,经连续传代分离弓形虫虫株,采用特异PCR法对所分离的虫株进行鉴定。结果共捕捉41只流浪猫。从猫体内共分离到弓形虫虫株11株,PCR均扩增出弓形虫特异性条带;ELISA结果表明41.5%的流浪猫均能检测到弓形虫抗体。结论徐州地区流浪猫弓形虫感染较为严重,有可能成为人和其它动物弓形虫病的重要传染源,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付琳琳颜超刘转转孔德龙吕梁师娜
关键词:弓形虫流浪猫
华支睾吸虫感染FVB小鼠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观察华支睾吸虫感染FVB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将12只健康雌性FVB小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正常组与感染组,每组6只。感染组小鼠经口灌饲45个华支睾吸虫囊蚴。于感染后25d用NaOH消化法检测粪便虫卵阳性率,感染后第112天收集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情况;收集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中华支睾吸虫特异性IgG抗体。虫卵检查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25d检查到虫卵,肉眼观察小鼠肝小叶边缘有白色结节样病变,肝脏表面有白色透明水泡。感染组小鼠血清中华支睾吸虫特异性Ig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见到虫体,炎症细胞浸润严重,纤维化明显并伴有点状坏死。肝细胞肿胀,肝窦狭窄,胆管扩张增生显著,胆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部分胆管上皮细胞胞浆均质红染。Masson染色显示肝脏组织尤其是虫体周围出现大面积纤维化。试验结果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FVB小鼠肝脏病变严重,因此可利用该品系小鼠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模型,为深入研究华支睾吸虫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张蓓蓓张波沈莉萍李波颜超汤仁仙郑葵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肝脏病理变化
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阶段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阶段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索机体对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从病羊内脏分离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注射入BALB/c小鼠腹腔(2 000个原头节/只),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PBS。于感染5个月后,采集对照及感染组小鼠血清,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结果感染组小鼠腹腔、肝脏、肺脏等部位均出现多个单一性包囊;其血清中IL-17A、IL-6、IFN-γ、MCP-1、IL-12P70、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713~9.255,P均〈0.05);而抑炎因子IL-10水平亦显著升高(t=3.936,P〈0.001)。结论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阶段小鼠体内炎症因子水平较高,有助于抑制虫体生长。
潘伟李向阳孙芬芬郝文婷秦苏萍颜超汤仁仙沈玉娟郑葵阳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炎症因子
CBL模式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思考被引量:10
2016年
结合留学生群体的特点分析我国医学留学生教学现状,借鉴本教研室CBL教学经验,提出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课程中实践CBL教学的设想,为今后C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教育中的推广提供参考。
于倩尤红娟颜超汤仁仙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CBL
PI3K/AKT/mTOR在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脂酰肌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在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致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6周龄雌性C3H/He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组,感染组每只小鼠经口灌胃45个华支睾吸虫囊蚴,对照组每只小鼠经口灌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感染28d后取出小鼠肝脏组织,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脏组织中α-SMA和p-mTOR蛋白的定位与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α-SMA、COL1和TGF-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TGF-β、α-SMA、pPI3K、p-AKT和p-mTOR的蛋白水平。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肝脏的胶原沉积显著增加,α-SMA及p-mTOR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t=-8.374,P<0.01;t=-9.545,P<0.01),α-SMA、COL1、TGF-βmRNA(t=-3.553,P<0.01;t=-3.448,P<0.01;t=-3.052,P<0.01)以及α-SMA、TGF-β、p-PI3K、p-AKT和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7.076,P<0.01;t=-5.054,P<0.01;t=-6.941,P<0.01;t=-8.123,P<0.01;t=-7.445,P<0.01)。结论 PI3K/AKT/mTOR在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肝脏高度表达,因此推测该信号通路在华支睾吸虫感染致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波王海玉沈莉萍方凡程晓丹张蓓蓓张波颜超汤仁仙郑葵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小鼠肝纤维化
人可溶性TRAIL蛋白表达及纯化条件优化
2014年
目的:优化人可溶性TRAIL蛋白生产菌发酵及纯化条件,从而提高TRAIL的产量及活性。方法①探索6种不同培养液、培养液pH值、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浓度及时间,选择最佳发酵条件;②联合镍离子亲和层析及超滤法纯化人可溶性TRAIL蛋白。结果①人可溶性TRAIL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H7.4的YPD培养液,所用IPTG的最佳浓度为0.2 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6 h;②经镍离子亲和层析和超滤联合作用可得纯度极高的蛋白。结论成功完成了人可溶性TRAIL发酵及纯化条件的优化,为今后大量提取TRAIL蛋白奠定了基础。
赵金金徐志辉胡磊罗文雅胡威尤红娟李向阳颜超郑葵阳汤仁仙
关键词:TRAIL原核表达纯化
山东沂源硬蜱携带无形体的调查及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解山东省沂源县境内硬蜱携带无形体的流行及菌株变异情况,于2015年5月~7月从该地区山羊体表共分离到54份126只不同生活史阶段的长角血蜱,分组研磨提取DNA后,利用套式PCR扩增无形体的16SrRNA(ribosomal RNA)基因片段并测序及进行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54份样品PCR阳性扩增率为48.1%;序列分析表明,该地区无形体存在6个变异株,分为4类,其中3类与该地区以往报道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序列保持密切的遗传关系,还有1类与日本长角血蜱体内检出的牛无形体序列遗传关系较近。由此可见,山东沂源地区长角血蜱存在较高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率,并且变异株较多;应该加强该地区对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宣传力度,防止该病大规模暴发。
刘相叶武志强刘转转汤仁仙颜超郑葵阳
关键词:长角血蜱进化分析
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和排泄分泌产物对T细胞的作用研究
2017年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Crude antigen,CA)、排泄/分泌产物(excretory-secretory products,ESPs)对T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骨髓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C,iDC);磁珠分选仪分选小鼠脾脏细胞的初始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C、CD4+T细胞的纯度;抗原刺激DC细胞,实验分为PBS阴性对照组,LPS阳性对照组,CA和ESPs刺激组;负载抗原后的DC细胞与分选的CD4+T细胞共培养72h;Real time-PCR检测T-bet、GATA3mRNA的相对表达量;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4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与PBS组相比,ESPs刺激组Tbet、GATA3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CA刺激组T-bet、GATA3 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与PBS组相比,ESPs刺激组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均升高(P<0.05),CA刺激组仅IFN-γ的分泌增高(P<0.05),IL-4无明显变化。结论 CA可能诱导宿主产生Th1型免疫应答,ESPs可能诱导宿主产生Th1型、Th2型免疫应答。
张波张蓓蓓程晓丹华慧于倩颜超汤仁仙郑葵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DC细胞CD4+细胞成虫抗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