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名扬

作品数:4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2篇岩系
  • 2篇元素地球化学
  • 2篇稀土
  • 2篇稀土元素
  • 2篇稀土元素地球...
  • 2篇下寒武统
  • 2篇下寒武统黑色...
  • 2篇磷块岩
  • 2篇磷矿
  • 2篇流体
  • 2篇流体包裹
  • 2篇流体包裹体
  • 2篇寒武统
  • 2篇黑色岩系
  • 2篇包裹体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中黄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4篇马名扬
  • 4篇王敏
  • 4篇孙晓明
  • 1篇李延河
  • 1篇薛婷

传媒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中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He-Ar同位素体系被引量:29
2003年
利用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华南下寒武统具代表性的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中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He-Ar同位素组成,发现其~3He/~4He均较低,为0.43×10^(-8)~26.39×10^(-8),R/R_α为0.003~0.189,而^(40)Ar/^(36)Ar为258~287,接近大气饱和水。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显示,该矿成矿流体主要由建造水(盆地热卤水)和大气饱和水(海水)组成,基本不含地幔流体或深源岩浆水。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的成矿可能与华南克拉通南缘加里东冒地槽的演化有关。在早寒武世,接受了巨厚沉积的加里东盆地中的建造水由于上覆沉积物的压力,顺层侧向迁移,并沿断裂上升与海水混合而成矿。
孙晓明王敏薛婷马名扬李延河
关键词:黄铁矿流体包裹体
黔西新华大型磷矿磷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26
2004年
利用ICP_MS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黔西织金新华磷矿磷块岩的稀土元素组成,同时还测定了贵州遵义和湖南张家界等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磷块岩的稀土元素含量。结果显示①新华磷块岩稀土元素总量(ΣREE)较高,变化较大,为164.23×10-6~1395.01×10-6,平均642.54×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值为5.04~6.52,平均5.69,而华南其他地区磷块岩的ΣREE和LREE/HREE分别为156.69×10-6~637.41×10-6(平均431.75×10-6)和3.17~6.95(平均4.37);②新华磷块岩的δCe为0.26~0.53,华南其他地区磷块岩的δCe为0.30~0.66,均具明显的Ce负异常,表明它们均为典型海相沉积磷块岩,主要形成于陆缘海环境,且新华磷块岩形成的深度较深;③大多数样品具不明显的Eu正异常,少部分出现较高的Eu正异常,δEu介于0.98~2.40,显示这些磷块岩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有较高温(>200℃)、强还原热液的加入;④新华磷块岩中HREE相对亏损,且多数样品LaN/NdN>1,而δY>1.5,δY与δCe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说明磷块岩遭受了较强的后期风化淋滤作用,深埋成岩作用基本未改变其REE组成。
王敏孙晓明马名扬
关键词:地球化学磷块岩稀土元素下寒武统黑色岩系
华南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其矿床成因意义被引量:13
2004年
较系统的流体包裹体观测显示:①华南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中存在两种不同体系的流体包裹体,一为具中低盐度、NaCl-H2O体系者(Ⅰ型);二为具中高盐度、CaCl2-NaCl-H2O体系者(Ⅱ型);其中后者为该类矿床中首次确定;②存在2个不同期次的成矿流体,其中铂多金属矿层和其下伏磷块岩中碳酸盐石英网脉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基本一致,可能代表主成矿期流体,其均一温度峰值为170℃左右,而盐度具双峰式特征,峰值分别为27%~31%和4%~6%;矿层之上碳酸盐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可能代表了晚期成矿流体,其均一温度多为130~170℃左右,盐度峰值在12%~14%;③在早寒武世,接受了巨厚沉积的扬子克拉通南缘加里东冒地槽中的盆地热卤水受挤压而顺层侧向迁移,从地层中汲取Ni、Mo、V和PGE等成矿元素,形成中高盐度的CaCl2-NaCl-H2O体系成矿热液,沿断裂上升并与NaCl-H2O体系海水混合,形成黑色岩系中的铂多金属矿床(点)。
王敏孙晓明马名扬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黔西新华大型磷矿磷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黔西织金是我国重要的磷矿产区之一。利用ICP—MS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该区新华磷矿磷块岩的稀土元素(REE)组成,为矿床的成因研究提供证明。为对比研究,还同时测定了华南贵州遵义和湖南张家界等地的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磷块岩的REE含量。结果显示:1.新华磷块岩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变化较大,介于164.23×10^-6~1395.01×10^-6,平均642.54×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值介于5.04~6.52,平均5.69,而华南其他地区磷块岩的∑REE和∑LREE/∑HREE分别为156.69×10^-6~637.41×10^-6(平均431.75×10^-6)和3.17~6.95(平均4.37);2.无论新华磷块岩或华南其他地区磷块岩,均具明显的Ce负异常,且新华磷块岩的δCe更低,为0.26~0.53,平均0.35,而华南其他磷块岩δCe为0.30~0.66,平均0.47,表明它们均为典型海相沉积磷块岩,主要形成于陆缘海环境,且新华磷块岩形成的深度相对较深;3.无论新华磷块岩还是华南其他地区磷块岩,大多数样品具不明显的Eu正异常,少部分者出现较高的Eu正异常,δEu介于0.98.2.40,显示这些磷块岩的成矿过程中可能有较高温(>200℃)强还原热液的加入;4.新华磷块岩中HREE相对亏损,且多数样品LaN/NdN>1,而δY>1.5,δY与δCe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说明磷块岩遭受了较强的后期风化淋滤作用,深埋成岩作用基本未改变其REE组成。
王敏孙晓明马名扬
关键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下寒武统黑色岩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