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慧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无锡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朱世楷“通顺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总结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朱世楷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朱世楷门诊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痛”“痞满”等的病历处方,共139首。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用药规律挖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证型频次、药物频次、性味统计和组方规律分析(用药模式、规则分析、网络展示)等。结果:最常见证型为脾胃气虚证和胃络瘀阻证;补气健脾药和活血软坚药为最常使用的药物;药性以甘温为主,苦寒为辅。最常用药对是活血消癥的莪术、预知子等。13味最常使用药物为炒党参、炒白术、陈皮、茯苓、海螵蛸、白及、莪术、预知子、黄连、干姜、炙甘草、菝葜、炒当归等。结论:朱世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总以扶正健脾益气药为纲,活血祛瘀、软坚散结药为目,均不离其“通”利胃腑,“顺”畅气血的本质,使血脉和利,气血运行无碍,黏膜得新血滋养,则旧疾得去,萎缩渐退,黏膜渐荣。
- 马学慧朱世楷沈旦蕾张征波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
- 95例亚健康失眠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 目的:分析95例亚健康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
方法:收集95例2014-2015年在无锡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就诊的亚健康失眠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结果:本组纳入病例年龄段为20-85岁,31-5...
- 马学慧
- 关键词:失眠中医体质治未病理论睡眠质量
- 文献传递
-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慢性肾脏病各期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慢性肾脏病(CKD)各期的应用。方法:运用计算机、人工检索方法,对万方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结果:合理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可在CKD早期减少蛋白尿,缓解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在CKD中晚期清除体内毒素的同时,固本扶正,卫外抗邪。结论:中医治未病在CKD各期均可合理运用,提高肾脏病的防治技术,丰富中医内涵。
- 马学慧
- 关键词:治未病慢性肾脏病
- 95例亚健康失眠患者中医体质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分析95例亚健康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收集95例2014~2015年无锡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就诊的亚健康失眠患者并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结果本组纳入病例年龄段为20~85岁,31~50岁年龄段人群最多,占60%。女性66人,占69.7%,与男性患者人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4.411,P=0.00)。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的失眠病例超过10%,且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6.09,P=0.05)。女性患者中,阴虚质(24.2%)、气郁质(28.8%)所占比例较高;男性患者中湿热质(34%)所占比例较高。结论更年期在亚健康失眠的发病原因中占据较大比例。女性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更年期女性患者的亚健康失眠状况应引起重视。男性组中湿热质所占比例最高,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对于改善亚健康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有重要意义。
- 马学慧孙慧茹
- 关键词:治未病亚健康失眠中医体质
- 针药联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单项治疗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中医阴虚体质调理及失眠健康宣教。联合治疗组予针刺穴位联合口服中药治疗;单项治疗组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1.0 mg,每晚睡前服用1次。3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治疗后,3组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疗法均可改善PSQI指数,联合治疗组对PSQI指数的改善最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艾司唑仑对阴虚火旺型失眠均有疗效,其中针药联合对睡眠质量改善最明显。
- 马学慧周菊华朱雯
- 关键词:阴虚火旺证针刺疗法黄连阿胶汤交泰丸艾司唑仑片
- 中药综合治疗对CKD3-4期患者肾功能及抑郁评分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中药综合治疗,即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对延缓CKD3-4期患者病情进展、改善其抑郁状态的作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及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抑郁状态提供新线索。 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
- 马学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