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鹏
- 作品数:40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不同ELISA系统检测人血清百日咳IgG抗体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使用A、B、C 3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系统进行百日咳疫苗临床血清检测,每组ELISA系统包括至少一种百日咳毒素(PT)、一种丝状血凝素(FHA)和一种黏附素(PRN)包被抗原,其中C组抗原包括2种FHA抗原,酶标二抗是相同的抗人IgG抗体。比较不同包被抗原对百日咳疫苗临床血清中3种IgG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164对无细胞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基础免疫前、免疫后临床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和计算血清百日咳IgG抗体的转阳率和单位值。使用χ2检验比较转阳率差异,使用方差分析比较抗体检测结果。结果A组抗原检测IgG抗体结果为PT 82.19IU/mL,FHA 81.66IU/mL,PRN39.34IU/mL;转阳率均为100.0%。B组抗原检测结果为PT 95.59IU/mL,FHA 57.39IU/mL,PRN 40.76IU/mL;转阳率PT抗体为99.4%,其余为100.0%。C组抗原检测结果为PT 60.74IU/mL,2种FHA分别为29.33IU/mL和53.32IU/mL,PRN 34.05IU/mL,转阳率为99.4%、95.1%、100.0%和98.8%。3组抗原检测的临床血清转阳率经χ2检验FH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和PR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GMC经方差分析,所有组抗原检测3个抗体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人临床血清抗体转阳率和抗体值达到保护力水平,但是不同抗原检测系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尽快建立百日咳抗血清IgG检测用抗原试剂国家参考品。
- 卫辰晁哲吴燕骆鹏王丽婵马霄
- 关键词:百日咳IGG抗体
- 百日咳和百日咳疫苗的现状与挑战被引量:41
- 2019年
- 近年来出现的百日咳重现现象使百日咳成为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本文从百日咳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疫苗构成和效果、预防接种意义、新免疫策略、新疫苗研发等方面论述了当前百日咳和百日咳疫苗的现状与挑战。
- 骆鹏马霄
- 关键词:百日咳百日咳杆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 第1代百日咳毒素国家参考品的标定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标定第1代百日咳毒素国家参考品。方法以WHO第1代百日咳毒素国际参考品JNIH-5为标定标准品,组织6个实验室采用CHO细胞簇集试验的方法对百日咳毒素候选参考品C1进行协作标定,并给予国际单位值。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通过CHO细胞簇集试验对4和37℃放置7、14、21、28 d的C1进行热加速稳定性检测,-20℃放置36个月的C1进行实时稳定性检测,将C1用不同稀释液(水、PBS、50%甘油)复溶,于4、-20、-80℃分别放置1、7及14 d,检测复溶稳定性。结果 C1经6个实验室的协作标定获得104个有效结果,最终确定候选参考品簇集活性为3 000 IU/支。C1的纯度、外观、水分、无菌、分装精度均合格,与JNIH-5的抗原抗体结合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实时稳定性、热加速稳定性,C1经50%甘油复溶后2周内稳定性较好。结论该候选参考品符合国家参考品的各项要求,可用于百日咳毒素CHO簇集试验及组分百日咳疫苗原液抗原纯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检测。
- 卫辰晁哲王丽婵吴燕张霖阳潘殊男方习静张立志刘翠王魁程之铭骆鹏马霄
- 关键词:百日咳毒素参考品
-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 2015年
- 目的通过基因合成法获取3种不同分支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Psp A)的目的基因,制备重组蛋白。方法根据Gen Bank中Psp A相应分支菌株的基因序列、氨基酸序列,通过密码子优化合成目的基因,并与表达载体连接且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不同步骤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对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结果人工合成3株菌株的Psp A基因序列经鉴定与Gen Bank的基因序列一致。3种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均以可溶形式表达,表达量在30%以上,经多步骤纯化其纯度达到90%。3种蛋白均能与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结论成功制备3种无标签Psp A蛋白,且具备与天然抗原相似的抗原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 王丽婵谭亚军卫辰骆鹏张庶民侯启明马霄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基因表达纯化
- 两种不同类型无细胞百日咳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免疫小鼠后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特点。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3组(分别纯化Pa组、共纯化Pa组、PBS组),分别用稀释后的两种不同工艺生产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及PBS皮下接种,接种量0.5 m L/只,于第4周加强免疫,剂量与初免相同。于免疫后第1周、第4周和第5周取血,分离血清用于检测小鼠抗百日咳抗体Ig G水平(抗-PT和抗-FHA);同时于加强免疫后第7天,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刺激后,取其培养上清,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法(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经体外刺激后所产生的Th1、Th2和Th17型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对两种类型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组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在免后第4周,分别纯化Pa组和共纯化Pa组的抗-PT和抗-FHA Ig 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免后第5周,分别纯化Pa组的抗-PT和抗-FHA Ig G水平均高于共纯化P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T刺激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分别纯化Pa组的IL-4含量高于共纯化P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纯化Pa组和共纯化Pa组的其他细胞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类型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免疫小鼠后均能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 王丽婵晁哲卫辰吴燕骆鹏马霄
- 关键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免疫应答抗体细胞因子
- 百白破联合疫苗质量控制和评价技术平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 张庶民侯启明徐颖华马霄谭亚军雷殿良骆鹏王丽婵等
- 该项目所建立的百白破疫苗质量(DTP)控制和评价技术平台体系,不仅可用于新型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疫苗)的质量控制,而且为进一步发展以DTaP为基础的联合疫苗奠定了技术基础。主要内容1.应用双向电泳、ELISA等生物...
- 关键词:
-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
- 第1代国家人源抗百日咳血清参考品的制备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制备第1代国家人源抗百日咳血清参考品。方法制备1批冻干候选人源抗百日咳血清参考品,以WHO第1代人源抗百日咳血清标准品(06/140)为标准,组织各单位进行协作标定,并对候选参考品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各协作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室内和室间变异系数(CV)均低于15%;经统计学分析,最终确定候选参考品中含抗PT抗体94 IU/ml,抗FHA抗体52 IU/ml,抗Prn抗体106 IU/ml;候选参考品于-20℃放置15个月及37℃放置7、14、21和28 d后,各种百日咳抗体的酶标单位数均未出现显著下降。结论该候选参考品符合国家参考品的各项要求,可用于百日咳疫苗临床评价和临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
- 徐颖华卫辰王丽婵骆鹏侯启明张庶民
- 关键词:百日咳人源
- 2012~2016年组分百日咳疫苗质量趋势分析及评价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对我国2012~2016年组分百日咳疫苗的批签发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疫苗的总体质量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资料审查和实验室检定,对121批组分百日咳疫苗按注册标准进行毒性和效价检定,对56批产品按企业放行方法进行免疫原性检定。对检定结果进行统计和质量趋势分析,同时与企业检定结果进行比较,回顾疫苗质量的整体情况。结果毒性和效价结果 100%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中检院与企业免疫原性检定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腔攻击效价、FHA抗体检定结果出现下降趋势;企业自检PT抗原纯化液CHO簇集活性出现下降趋势。结论组分百日咳疫苗质量稳定,且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但有缓慢下降趋势。企业检定方法可能无法准确反应产品质量,实施国家批签发和批批检可有效对疫苗生产起到规范及督促作用。
- 卫辰王丽婵晁哲侯启明张路民吴燕骆鹏马霄
- 关键词:联合疫苗
- 基于Luminex的组分百日咳疫苗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方法
-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Luminex技术,可用于五组分百日咳疫苗抗体效价检测的多重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方法:将百日咳类毒素(PT),丝状血凝素(FHA),百日咳杆菌粘附素(PRN),百日咳菌鞭毛蛋白2,3型(FIM 2,3)分...
- 朱涛骆鹏马肖宋琳琳邓捷邵忠琦毛慧华宇学峰
- 关键词:百日咳疫苗效价检测
- 文献传递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成品内毒素含量检测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对氢氧化铝佐剂吸附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DTaP)成品中内毒素含量进行测定,确定将内毒素检查方法纳入2015版《中国药典》中百白破类疫苗质量标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参考《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附录狱E建立动态浊度法,测定解吸附前后DTaP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并进行标准曲线的可靠性及干扰试验验证。结果 该方法在0.005-10 EU/ml范围内线性较好,r=-0.997 1。干扰试验样品回收率在50%-200%。实测样品内毒素值从低于检测限至433 EU/ml。不同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产品解吸附前后的内毒素测定值差异显著,CV值在36.9%-89.0%之间。结论 该方法可靠性、线性、回收率、灵敏度均符合要求,为进一步制定DTaP相关质量标准提供参考。现有热原检测方法不能全面反映DTaP成品中内毒素水平,有必要将内毒素检测纳入DTaP质量标准,以更好地控制疫苗安全性。
- 卫辰裴宇盛晁哲骆鹏谭亚军王丽婵马霄侯启明
- 关键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内毒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