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国良

作品数:20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小麦
  • 5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3篇秸秆
  • 3篇秸秆还田
  • 3篇还田
  • 3篇还田条件
  • 3篇高产
  • 2篇氮肥
  • 2篇选育
  • 2篇选育及栽培技...
  • 2篇水稻
  • 2篇农业
  • 2篇农艺
  • 2篇强筋
  • 2篇纹枯病
  • 2篇小麦生产
  • 2篇抗性
  • 2篇枯病
  • 2篇耕作

机构

  • 20篇济宁市农业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滕州市农业局

作者

  • 20篇高国良
  • 17篇王福玉
  • 15篇陈贵菊
  • 14篇江涛
  • 13篇王秋云
  • 3篇岳增辉
  • 2篇高发瑞
  • 1篇王纪娟
  • 1篇李根英
  • 1篇宋国琦
  • 1篇陈桂菊
  • 1篇陈明丽
  • 1篇刘兴强
  • 1篇闫璐
  • 1篇张宪军

传媒

  • 6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种子
  • 1篇农业机械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秸秆还田条件下儒麦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16年
当前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大部分直接还田,在生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田块出现小麦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等现象,给局部地区的小麦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探索了一套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儒麦一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发挥儒麦1号的增产潜力。该技术主要包括粉碎秸秆、精细整地、平衡施肥、适期播种、科学管理等。
王福玉陈贵菊高国良王秋云江涛尹逊利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秸秆还田
高产强筋冬小麦品种济宁1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08年
采用四亲本复合杂交方式育成的高产强筋冬小麦品种济宁16号,半冬性、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是大穗、大粒型品种。2004年通过山东省审定,2006~2008年都列为山东省强筋小麦主导推广品种。
戴梅香尹逊利高国良王福玉
关键词:小麦强筋高产大穗大粒
一种水稻施肥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施肥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纯氮计,水稻全生育期施氮肥200‑300kg/hm<Sup>2</Sup>,其中,按重量份基肥施用量占全生育期70%‑80%,倒4...
高国良
基于农业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稻田杂草识别
2024年
为在稻田中准确高效识别杂草,从而支持选择性喷药或机器人除草,基于农业大数据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提出改进的YOLO v8杂草检测模型,即采用CBAM(convolution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来增强YOLO v8网络对复杂环境中杂草特征的提取能力,同时使用EIOU(expect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DFL(distribution focal loss)提高YOLO v8检测框的回归效率,并通过模型对比试验验证了改进YOLO v8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YOLO v8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均值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达到98.2%,相比YOLO v8提高了4.4百分点,且在参数量和计算量方面仅有微小增加。相比YOLO v3、YOLO v4、YOLO v5、YOLOX、YOLO v7,其mAP分别提高24.8、21.9、14.8、21.3、8百分点。在模拟不同光照条件的测试中,改进YOLO v8模型表现出较强的泛化能力,精度(precision,P)、召回率(recall,R)和mAP保持在88.1%以上。此外,在测试环境复杂的条件下,改进YOLO v8模型对6种杂草的识别显示出卓越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P达到94.2%以上,R达到95.7%以上,AP均达到95.2%以上。综上,本研究提出的改进YOLO v8具有更少的参数和计算量,同时克服了现有稻田中杂草识别方法的局限性,可为稻田中的杂草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高发瑞古华宁张巧玲王秋云黄信诚李烜堃管宪鲁高国良
关键词:稻田杂草识别泛化能力
秸秆还田条件下耕作方式和氮肥配施对儒麦1号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秸秆还田小麦栽培技术已成为目前小麦生产中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的产量水平,发挥其增产潜力,2014~2015年生长季通过设置秸秆还田四种耕作方式和三个氮素施用水平的田间定位栽培试验,研究其对儒麦1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深耕模式和666.7m2施氮量20 kg组合最利于儒麦1号产量的提高,秸秆还田两旋一耕是比较经济的耕作模式。
陈贵菊王福玉高国良江涛盛春霞王秋云岳增辉尹逊利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方式施氮量
济宁市优质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4
2011年
对济宁市优质小麦生产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总结了近年来该市优质小麦面积、产量水平、品种应用、病虫草害防治等相关生产现状,找出了该市优质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优质小麦品种筛选、规划布局、栽培技术改进和全面推进优质小麦规模化、产业化诸方面提出了济宁市发展优质小麦生产的对策建议。
王福玉王冠英江涛高国良陈贵菊李承芹王纪娟尹逊利
关键词:优质小麦
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产量的影响
2017年
儒麦1号不同播期和播量对产量构成有不同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通过设计播期、播量主副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儒麦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均对产量、产量三要素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随播量的增加,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增加,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经方差分析得出,播期为10月8日与10月15日的两个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两者与其他播期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从而总结出该品种在在鲁西南地区儒麦一号的适宜播期为10月1~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8~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亩基本苗15万~20万为宜,以播期调播量。
王福玉陈贵菊张宪军高国良王秋云江涛闫璐
关键词:播期播量
浅析济宁市小麦生产农机农艺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2016年
随着农业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农艺融合对于加快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小麦生产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制约小麦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农机、农艺的宣传,以及在整地、种植及管理等关键环节所采取的对策。
王福玉高国良陈贵菊王秋云江涛尹逊利
关键词:小麦农机农艺
山东省小麦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对山东省在生产中已推广和可能在生产上推广的14个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14个供试小麦品种中没有免疫品种,大多为感病品种。其中,高抗品种只有新乡0208,占供试品种的7%,中抗品种有冀5265、鑫麦296、州元9369、良星99、山农17、石优20、泰农29、汶农14、济麦22,占供试品种的64%,,济宁16和山农23表现为中感,占供试品种的14%。师栾02-1、良星66为高感品种,占供试品种品种的14%。
王福玉陈贵菊高国良王秋云江涛尹逊利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
播期播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播种量对小麦群体虽有一定调节作用,但播期影响更大,因此在栽培中一定要做到适期播种。在鲁西南地区,济宁16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666.7m2基本苗13万~18万为宜,依播期调播量。
王福玉尹逊利陈贵菊高国良江涛王冠英
关键词:播期播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