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血压昼夜
  • 2篇血压昼夜节律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昼夜节律
  • 2篇自主神经
  • 2篇节律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患者
  • 2篇肝病
  • 2篇P波
  • 2篇病毒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学
  • 1篇电图
  • 1篇多径路
  • 1篇心电

机构

  • 8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大连市妇产医...

作者

  • 8篇高珊
  • 4篇张树龙
  • 3篇张新宇
  • 2篇武俊
  • 2篇陈秀雯
  • 2篇卢慧
  • 1篇金仙玉
  • 1篇李维玲

传媒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2
  • 2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患者P波异常增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对象出现P波异常增高对应的常见疾病以及P波异常增高时振幅与年龄、心率的关系。方法选择心电图检查中Ⅱ、Ⅲ、a VF P波振幅≥0.25mV患者162例。将其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24例、中年组(40~60岁)54例、老年组(>60岁)84例,比较3组患者引起P波异常增高的疾病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比较Ⅱ、Ⅲ、a VF P波振幅≥0.25mV时P波振幅与年龄、心率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肺源性心脏病、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功能亢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年组、老年组患者肺源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均高于青年组,交感神经兴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组患者总体Ⅱ、Ⅲ、a VF P波幅度与年龄、心率作线性相关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患者的Ⅱ、Ⅲ、a VF P波幅度分别与年龄、心率作线性相关分析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源性心脏病引发的P波异常增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甲状腺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引发的P波异常增高多见于青年人。当Ⅱ、Ⅲ、a VF P波增高≥0.25mV,P波的振幅与年龄和心率无关,不因年龄和心率的变化而变化。
高珊张树龙韩彩
关键词:P波振幅临床疾病
检测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的意义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和血清中HBV -DNA对早期诊断宫内感染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和PCR方法测定 4 0例HBsAg阳性的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血血清及脐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 -DNA。结果 :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脐血清 ,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感染可能是HBV母婴传播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检测脐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对早期诊断HBV宫内感染将更有价值。
张新宇金仙玉高珊李维玲王乃平
关键词:脐血单个核细胞HBV-DNA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2000年
张新宇武俊高珊王乃平
关键词:乙肝病毒流行病学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4
2002年
张新宇武俊高珊
关键词:乙肝病毒免疫预防
自主神经调节、血管舒张功能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调节及血管舒张功能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22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非勺型高血压110例、勺型高血压110例。测定两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24 h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分时段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内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24 h内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心搏次数占所有总心搏次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功率谱(HF)、低频功率谱(LF)、极低频谱(VLF)、LF/HF],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较勺型高血压患者年龄增加,SDNN、SDANN下降,FMD值升高(P均<0.05)。年龄(OR=1.023,95%CI:1.002~1.043,P<0.05)、SDANN(OR=1.990,95%CI:1.983~1.996,P<0.05)为非勺型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自主神经调节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SDANN是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的独立因素。血管舒张功能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但不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珊张树龙陈秀雯
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血管舒张功能高血压
房室结多径路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被引量:1
2018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3岁,阵发性心悸15年,心悸发作时无胸闷、胸痛,无黑蒙、晕厥。每次症状持续约十几分钟,可自行缓解。近半个月来心悸症状发作频繁,且症状加重难以耐受,于2016年5月9日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诊治。
陈秀雯高珊
关键词:电生理学房室结多径路射频消融术
P波离散度临床应用新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在多个心电图记录中,最大P波时间与最小P波时间之间的差异被认为是P波离散度。P波增长时间和P波离散度反映心房和心房内传导时间延长以及窦房结脉冲的不均匀传导,在心律失常特别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常见。本文对具有心房传导疾病而无明显心脏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风湿病以及其他非心血管疾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进行了临床评价,对P波离散度的测量方法和临床相关疾病的应用进行总结。
高珊张树龙卢慧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电图P波离散度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7年
生理状态下,人体血压存在两峰一谷的昼夜节律,日内血压波动图形呈勺型或深勺型。高血压患者者血压昼夜节律会发生异常改变,血压昼夜呈非勺型或反勺型。这种改变受到自主神经系统、中枢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内皮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素及血管活性物质、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调控,并受患者盐摄入量、遗传因素、生活状态、年龄、肥胖程度的影响。
高珊张树龙卢慧
关键词:高血压昼夜节律自主神经系统血管紧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