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小倩

作品数:9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3篇镜检
  • 3篇肠镜
  • 2篇消毒
  • 2篇消化内镜
  • 2篇结肠
  • 2篇结肠镜
  • 2篇结肠镜检
  • 2篇结肠镜检查
  • 2篇肠镜检查
  • 1篇毒效
  • 1篇端部
  • 1篇信息化
  • 1篇氧化电位水
  • 1篇引孔
  • 1篇预防性
  • 1篇人性化
  • 1篇人性化护理
  • 1篇乳剂
  • 1篇软式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9篇鲍小倩
  • 5篇唐平
  • 5篇孔金艳
  • 3篇杨云生
  • 3篇王盈盈
  • 2篇王晨
  • 2篇令狐恩强
  • 2篇周小凡
  • 2篇胡珍丽
  • 1篇韩晋
  • 1篇张婕
  • 1篇周晓凡
  • 1篇邱晓珏
  • 1篇刘晓冰
  • 1篇段振飞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胃肠内镜...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内镜活检管路生物膜生长与有效去除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和评价如何有效去除消化内镜活检管路生物膜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临床胃镜活检管路10条,通过扫描电镜技术检测管路中生物膜生长情况,并建立模拟内镜管路生物膜模型,使用细菌培养法、蛋白定量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去评价不同内镜清洗剂去生物膜清除率。结果有4条胃镜活检管路检出明显生物膜生长现象;清洗试验采用细菌计数法、蛋白质定量法、结晶紫定量法3种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无酶清洗剂组对生物膜清除率分别为99.9%、94.3%和90.7%,而多酶清洗剂组分别为55.2%、40.7%和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电镜结果同3种检测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临床使用的胃镜活检管路会生长生物膜,去生物膜清洗剂可以有效清除生物膜结构。
孔金艳周晓凡胡珍丽鲍小倩王盈盈杨云生
关键词:内镜生物膜
消化内镜孔道端部清洁刷
本申请公开一种消化内镜孔道端部清洁刷,套环、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活检孔清洁盖、吸引孔清洁盖、气水孔清洁盖;吸引孔清洁盖具有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气水孔清洁盖具有第三刷毛和第四刷毛;活检孔清洁盖具有第五刷毛、...
鲍小倩
文献传递
消化内镜中心内镜信息化追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设计内镜信息化追溯系统,评价其在消化内镜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1月第一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所记录的1690例次内镜信息作为对照组,2022年11月第一周所记录的1495例次内镜信息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手工追溯和全程信息化追溯管理方式,比较两组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追溯内容完整率、追溯登记耗时、污染内镜放置时间和血清四项纳入追溯系统对全流程的影响。结果两组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和对照组内镜追溯内容完整率分别为100.00%、91.7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追溯不完整内容中操作医生、送镜人员、患者编号信息缺失较多,缺失占比分别为5.86%、4.50%、2.25%;研究组和对照组追溯登记耗时分别为(7.55±1.30)s和(30.89±3.68)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污染内镜放置时间分别为3.80(1.90,5.90)min、7.00(6.00,8.00)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30.629,P<0.001);96.15%的医护人员对血清四项纳入追溯系统起到提示职业防护作用给予认可。结论应用内镜信息化追溯系统进行内镜使用、转运、清洗消毒流程的管理,可明显提高追溯质量及效率,血清四项提示作用明显,可增强防护意识。
王盈盈鲍小倩邱晓珏杜健桑素娟刘晓冰唐平段振飞王晨
十二指肠镜预防性维护对策在降低故障维修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镜预防性维护措施对降低故障维修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消化内镜中心8条十二指肠镜,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使用810例次设为对照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使用840例次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观察组成立管理小组并培训,制定并实施十二指肠镜使用和再处理各个环节预防性维护措施,观察两组十二指肠镜故障损坏、再处理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对照组损坏原因主要与十二指肠镜使用和再处理环节实施方法不当有关;观察组通过实施培训和预防性维护措施,维修率明显下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防性维护措施能够降低十二指肠镜维修率及维修成本,有利于更好的管理内镜。
鲍小倩王盈盈王俊雅王晨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
人为因素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影响的分析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监测和比较,探讨人为因素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中的影响。方法将洗消人员分为3组:未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混合组(既有未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也有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法对其3组洗消人员实验性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共计208份标本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208份标本共检出阳性标本23份,阳性率为11.1%;其中未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标本60份,检出阳性标本13份,阳性率为21.7%;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标本60份,检出阳性标本0份,阳性率为0;混合组标本88份,检出阳性标本10份,阳性率为11.4%;对未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和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的试验进行比较,细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为因素直接影响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
孔金艳唐平周小凡鲍小倩令狐恩强杨云生
关键词:消化内镜清洗消毒
120份戊二醛与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软式内镜消毒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对比研究戊二醛与酸性氧化电位水两种软式内镜消毒方式的效果。方法对软式内镜进行现场消毒试验,戊二醛组60份(胃镜43份,肠镜17份);酸性氧化电位水组60份(胃镜37份,肠镜23份),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法对其两组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对比分析其消毒效果、时间、经济成本及腐蚀性。结果两组共采样检测120份,未检出阳性标本;戊二醛组总消毒时间平均为23.5 min、酸性氧化电位水组总消毒时间为10 min;戊二醛组每月消耗戊二醛折合人民币约9180元,酸性氧化电位水组每月消耗工业盐折合人民币约108元;两组均未发现对内镜有明显腐蚀性。结论戊二醛和酸性氧化电位水两组消毒方法均可达到消毒要求,而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法相比于戊二醛消毒法更省时、成本更低廉和环保。
孔金艳唐平周小凡鲍小倩令狐恩强杨云生
关键词:戊二醛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效果环保
脐部贴腹舒粘敷贴解除结肠镜检查中腹部疼痛效果的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结肠镜检查是结肠疾病最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但由于结肠镜检查中镜身刺激肠道。引发肠道痉挛。患者感腹部疼痛.因此多数患者在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会出现紧张、恐惧、害怕疼痛等现象.导致镜检难以完成,影响对疾病的诊治,腹舒粘敷贴药物作用于内脏平滑肌,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松弛痉挛的平滑肌,解除肠镜检查中疼痛,现将观察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鲍小倩孔金艳唐平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腹舒粘敷贴腹部疼痛脐部结肠疾病
西甲硅油乳剂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37
2010年
目的研究西甲硅油乳剂在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给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西甲硅油乳剂,对照组给予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二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肠腔内气泡存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腹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内镜医师操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肠道清洁程度无差异(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应用西甲硅油乳剂能够消除泡沫,提高视野清晰度,减少术后腹胀等不良反应,提高术者操作舒适度,缩短操作时间。
孔金艳鲍小倩唐平胡珍丽韩晋
关键词:西甲硅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
全程人性化护理在磁控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全程人性化护理对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6-2016-12在解放军总医院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1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全程心理护理、指导服药及体位变化的护理方法。结果 180例磁控胶囊检查患者中4例患者做胃部检查,176例做胃和小肠检查,均一次性顺利完成胃部检查,177例患者顺利完成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所有患者的胶囊均顺利排出体外。胃内清洁度为优良的176例,清洁度为中等的3例,清洁度为差的0例。结论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患者采取全程人性化护理方式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尤其是检查前肠道准备、饮水、服用祛泡剂和消除胃粘液的药物以及体位变化是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的重要前提,以获取更清晰的图像,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鲍小倩张婕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