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脉CTA诊断先天性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
- 2009年
- 冠状动脉瘘指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其他血管之间存在异常交通,血液从冠状动脉经瘘管分流到有关心腔和血管。多为先天畸形。右冠状动脉窦右室瘘是冠状动脉瘘的一种类型。CT诊断资料报道罕见,笔者遇见1例,报道如下:
- 黄丽玲林婷婷
- 关键词:冠脉CTA先天性右冠状动脉右室瘘
-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MRI表现及疗效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本研究分析肝癌RFA术后的MRI表现及疗效,以提高肿瘤的完全消融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 9例(共11 4个病灶)肝癌患者经皮R FA术后的M R I表现,包括R FA术后1个月、4个月及7个月的病灶大小、信号变化及强化情况;分析术后消融灶两种不同MRI T1WI高信号环表现及肿瘤局部复发率。结果肝癌RFA术后1个月病灶周边在T1WI呈高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病灶范围较前稍增大,增强扫描病灶周围呈薄层均匀环形强化,中心区无强化;术后4个月病灶大小相对稳定,病灶周围强化减弱;术后7个月病灶范围较术前缩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肝癌复发者,消融灶T1WI高信号环不完整,不完整区增强扫描动脉期呈结节状强化,延时期大部分呈稍低信号,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T1WI高信号环完整组与不完整组术后7个月复发率分别为6.12%、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高信号环完整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较T1WI高信号环不完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经皮穿刺RFA术后的MRI检查具有特征性的表现,通过T1WI高信号环的完整性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能早期提示肝癌RFA术后的疗效,指导临床尽早选择治疗方案。
- 邓满红姚德惠李婧黄丽玲邹光辉
- 关键词:肝肿瘤导管消融术磁共振成像
- 冠状动脉CT检查操作体会
- 2010年
- 目的:介绍某院4年多来冠脉CT检查操作体会。方法:对107位冠心病人冠脉检查过程、原始图象及图象后处理影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配合好、图象无晃动、无伪影为检查成功。结论: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图象,除了本科工作人员娴熟的操作技巧外,临床医师的配合和病人的配合尤为重要。
- 蓝萍黄丽玲潘荔娟
- 关键词:冠状动脉
- 320排CT在评价左心功能中的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320排CT在评价患者左心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采用320排CT评价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与超声心动图测定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320排CT测定的左心功能各项指标与超声心动图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76~0.9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20排CT在评价左心功能方面准确、可靠,与超声心动图所得各项指标相关性高,还可以同时进行冠脉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邓满红姚德惠李婧林征宇黄丽玲
- 关键词:左心功能超声心动图高血压
- 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造影技术初探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扫描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寻求较为理想的MS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方案。材料与方法:64例下肢动脉相关性疾病患者采用相同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和不同对比剂注射速率进行MS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图像质量评级,其中有10例同时接受X线血管造影检查(DSA)的以DSA为标准进行分节段动脉显示能力的比对。结果:对比剂注射速率3.0ml/s组和3.5ml/s组的图像质量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91,P<0.01),对比剂注射速率3.0ml/s组和4.0ml/s组图像质量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而对比剂注射速率3.5ml/s组和4.0ml/s组图像质量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10例MSCTA与DSA相比,在显示下肢动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14,P>0.05)。结论:采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和选择对比剂注射速率3.5ml/s为合理配比,既能满足诊断要求又能获得优质重组图像。
- 黄丽玲林婷婷李婧刘全胜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5例患者行MSCTCA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MSCTCA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斑块性质及钙化程度,评价管腔狭窄及其程度,并对桥血管和支架的显示及通畅性进行评价。结果:对177例(健康体检25例和临床疑冠心病152例)按75%的相位窗重组得到的图像分析,1级图像质量为28.8%(51/177),2级为58.2%(103/177),3级为7.9%(14/177),4级为5.1%(9/177)。图像的优良率为87.0%(154/177)。健康体检者25例中,21例MSCTCA检查为正常;4例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钙化(软斑块1例、钙化斑块3例),管腔狭窄不明显。临床怀疑冠心病152例患者中,124例发现冠状动脉管壁不光滑,55例检出较明确狭窄(≥50%为标准)共61处,其中1~2级分支处的狭窄35处;121例发现斑块136个,其中软斑块31个,混合斑块42个,钙化斑块63个,钙化积分为32~1532。8例重建桥血管和支架血管显示良好,重建血运通畅。结论:MSCTCA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甚至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对冠状动脉斑块显示良好,对冠状动脉狭窄显示较佳;对搭桥血管及内支架显示良好。MSCTCA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复查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黄丽玲邓满红林婷婷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