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昕
- 作品数:24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矿业工程更多>>
- 中国传统诚信观与大学生诚信教育被引量:4
- 2010年
-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注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的诚信观特点有二,一是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二是诚信是交友的基本道德准则.当代大学生诚信滑坡,迫切需要进行诚信教育.传统的诚信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从本体价值的高度来重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可以通过在大学普遍开设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营造社会诚信的大环境等方式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参7.
- 代艳丽黄昕
- 关键词:诚信传统道德诚信教育
- 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核文化的民族化被引量:1
- 2009年
- 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安全、可靠、经济、清洁的核能,而影响核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公众接受性。要提高核能的公众接受性,就必须向公众大力宣传和推广核文化。核文化是国际组织提出并推广到全球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国在引进和推广核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在坚持民族文化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对其内容、形式、手段进行民族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核文化,推进核文化的大众化,以提高社会公众对核能的认知、理解和信任,提高公众接受核能应用的认同性。
- 黄昕邹树梁
-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中华文化
- 文化多元与冲突背景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被引量:5
- 2008年
- 多元文化的出现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给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校园文化的建设,坚持多元文化的融合,建设和谐的文化生态,以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校园文化的活力与竞争力。
- 黄昕
- 关键词:文化高校
- 秦山核电站核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2
- 2011年
-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大陆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核电站,在核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一些成功经验。文章系统阐述了秦山核电站的核安全文化建设背景、发展阶段、成功经验和重要启示,以期能给我国同行在核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 胡玉英黄昕黄昕
- 关键词:秦山核电站核安全文化
-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被引量:4
- 2008年
-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奠定了思想道德基础、社会风气基础、群众基础和传统文化基础。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要完善大学生道德素质考评机制,营造褒荣贬耻的舆论环境。广大教师要带头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做学生的表率。
- 黄昕
-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校园文化
- 湖南地区7所医院革兰阴性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 <正>为掌握本地区临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我们在2002年度对湖南地区的7家省市级医院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及方法2002年5-7月份,收...
- 黄勋文细毛黄昕吴安华杨万刚汤永红童德军潘慧琼曹继国谭建明
- 文献传递
- 论京剧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拓展被引量:6
- 2006年
- 京剧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审美素养,高校应该通过开设京剧艺术课、成立大学生京剧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京剧活动等多种途径,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 黄昕
- 关键词:京剧艺术素质教育
- 论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及其对策被引量:11
- 2005年
-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网上不文明行为、不健康行为、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行为日渐增多,给学生、学校和社会构成了现实的危害。要有效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教育和管理,必须采取加强网络法律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学校管理等多项措施,整体部署,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杜绝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
- 黄昕贺才琼
- 关键词:网络
- 论高校构建和谐课堂的意义和方法被引量:1
- 2011年
- 构建和谐课堂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构建和谐课堂,就必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就必须建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不断提高教师构建和谐课堂的能力。
- 黄昕姚婕孙敬睿谭杰
- 关键词:课堂
- 文化多元背景与大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被引量:5
- 2008年
- 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开设相关课程,实现传统文化的灌输和渗透;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必须积极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传统文化知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必须抓好网络阵地建设,利用网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 黄昕
- 关键词:文化多元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