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
- 作品数:41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青年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成都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四川241例过敏患者总lgE及13项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 张利尹洁杨黎鸿梁丹赖蓉吴秀蓉黄龙曹可林波
- 茶碱对哮喘患者痰细胞学改变和IL-6水平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茶碱对哮喘患者诱导痰细胞学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茶碱组和沙丁胺醇组各30例。茶碱组早餐及睡前各服缓释茶碱100mg,吸入沙丁胺醇200μg,每日3次;沙丁胺醇组吸入沙丁胺醇200μ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治疗1月后和2月后诱导痰细胞学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前茶碱组和沙丁胺醇组哮喘患者诱导痰细胞中以巨噬细胞、中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要细胞,所占比例茶碱组和沙丁胺醇组分别为(60.00±13.70)%、(30.00±13.00)%、(9.30±4.30)%、(4.10±2.20)%和(63.00±12.10)%、(31.90±9.90)%、(8.80±4.50)%、(3.70±2.60)%;两组患者在治疗2月后痰中嗜酸性细胞比例均比治疗前降低,而茶碱组较治疗前及沙丁胺醇组下降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月后及治疗2月后,茶碱组IL-6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395±67)pg/mL、(378±69)pg/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茶碱组的有效率为73.3%,而沙丁胺醇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嗜酸性细胞是哮喘发病的主要效应细胞,经过茶碱治疗后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计数下降,IL-6水平降低,此可能为茶碱平喘作用机制之一。
- 黄建果郑玉琼黄龙李洪
- 关键词:哮喘茶碱IL-6
- 哮喘时气道MMP/TIMP的失衡及茶碱对其影响的研究
- 郑玉琼黄建果黄龙袁益明罗卡琳彭渝成刘亮吴凯李洪成罗凤鸣
- 该技术作为一种无创但又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的检测技术,它所显示的气道嗜酸粒细胞增高,与经支气管取得的标本,如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支气管冲洗液(BW)及支气管活检的符合率约为69-77%,可连续收集气道分泌物,研究气...
- 关键词:
- 关键词:哮喘茶碱
- 中西医联合方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评估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从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复发率了解宁肺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 a,CVA)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对皮肤尘螨过敏试验(++^++++)的CVA患者1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三组。研究组A的患者接受宁肺丸、必可酮、特异性脱敏疗法(spec ific immun ity treatm ent,SIT)治疗方案;研究组B接受宁肺丸、必可酮治疗方案;对照组接受必可酮治疗方案。每组疗程3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及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在研究组A与研究组B、对照组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研究组B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年后研究组A、研究组B、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6.5%、63.6%、74.4%。结论:必可酮联合宁肺丸治疗方案可提高尘螨过敏的CVA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其复发率,若再联合SIT,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及降低复发率,甚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 郑玉琼张爱平黄龙黄建果尹洁李洪成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必可酮临床疗效复发率
- 雷公藤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对痰液中嗜酸细胞IL-4和IL-5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对痰液中嗜酸细胞(EOS)IL-4和IL-5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2例哮喘患者的诱导痰标本,与雷公藤内酯醇(10-7mol/L)共同培养48小时设为雷公藤组(12例),单独培养48小时设为空白组(12例),健康自愿者痰液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斑点分子杂交检测EOS IL-4、IL-5mRNA表达。结果哮喘患者痰液中EOS浸润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雷公藤组与空白组EOS IL-4、IL-5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空白组与正常对照组EOS IL-4、IL-5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雷公藤组与正常对照组EOS IL-4、IL-5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IL-4、IL-5mRNA表达增加可能是导致哮喘嗜酸气道炎症的原因,雷公藤内酯醇能抑制IL-4、IL-5mRNA表达,可能为哮喘抗炎治疗的机制之一。
- 王国蓉黄龙杨华
- 关键词:哮喘嗜酸细胞IL-4MRNA雷公藤内酯醇
- 特异性皮肤试验影像报告系统的临床应用
- 目的:1.为临床提供清晰、直观的纸质报告单,帮助临床医生准确的诊治疾病。2.存储患者特异性皮肤试验的判定结果和图片信息,在报告单遗失后避免反复试验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负担。更有利于随访的对比。方法:利用USB视频设备、...
- 张利赖蓉尹洁吴秀蓉曹可杨黎鸿梁丹黄龙林波
- 关键词:报告单
- 文献传递
- 慢性病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与细胞因子水平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
- 张驰刘洪付远忠李洪成李惠华黄龙吴凯田青
- 为研究气道炎症引起慢性气流受限及中医药治疗的机制,该课题在国内率先应用诱导痰液分析技术对COPD患者痰中中性粒细胞髓性过氧化酶(MPD)含量与参加COPD气道炎症重要的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
- 关键词:
- 关键词:气道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中医药治疗
- 良性婴儿惊厥伴胃肠炎的临床处治与转归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良性惊厥伴胃肠炎患儿的治疗及复发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33例首次发生胃肠炎并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并对良性惊厥伴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每例患儿惊厥发作1~5次不等,发生惊厥时给予安定0.3~0.5mg,随访观察两年,转归均良好。结论伴轻度胃肠炎的小儿良性惊厥,可暂时不采取抗癫痫药物治疗,仅需对症治疗及门诊长期随访,临床转归均良好。
- 刘立纲黄龙
- 关键词:胃肠炎婴儿惊厥抗癫痫药物
- 白细胞介素基因启动子区C+33T多态性与诱导痰中IgE水平相关性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易感性及诱导痰IgE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110例哮喘患儿及70例非哮喘对照儿童进行了+33位点多态性分析,用ELISA法测定诱导痰IgE水平。结果哮喘儿童诱导痰平均IgE为78.51IU/ml,非哮喘对照儿童诱导痰平均IgE为14.4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哮喘患儿与非哮喘儿童IL-4基因启动子C+33T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CC、CT、T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哮喘患儿CT和TT之间均与诱导痰IgE升高相关(P<0.001)。结论 IL-4启动子C+33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和诱导痰IgE水平相关。
- 黄龙刘立纲刘钰
- 关键词:基因启动区IL-4诱导痰IGE
- 关注哮喘病人的ACT评分以及与FEV1的相关性研究
- 尹洁林波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