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素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大庆市西部地下水库人工回灌方案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为了缓解大庆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利用业已形成的大庆市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建立地下水库实施水资源人工调蓄。综合分析回灌水水源、回灌水水质、回灌水量、回灌方式等,设计大庆市西部地下水库人工回灌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模拟人工调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人工回灌可使降落漏斗区地下水位有明显上升,采用压采的同时将注水井布设于龙虎泡管线南侧的注水方案,水位恢复效果最为明显,可使漏斗区地下水位回升11 m左右。
- 高淑琴苏小四杜新强谢轶齐素文
- 关键词:地下水库地下水资源人工补给
- 大庆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水资源人工调蓄方案被引量:15
- 2008年
- 对地下水资源的长期大量集中开采形成了区域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的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利用降落漏斗区腾空的地下储水空间进行水资源的人工调蓄可使地下水位得到恢复。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庆市目前已形成了东西两个大的区域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必须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设计并模拟了现状开采、逐年压缩分别在现采和压采基础之上进行人工回灌等4种人工调蓄方案,对大庆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进行水资源人工调蓄。结果表明,压缩开采和人工回灌均可加速降落漏斗区地下水位的恢复,在逐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5%的情况下实施人工回灌(0.45×10^8m^3/a),地下水位恢复效果最明显,到2010年末,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可回升7.710.3 m。
- 高淑琴苏小四杜新强谢轶齐素文
- 关键词:降落漏斗人工回灌
- 地下水库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的划分及确定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参考地表水库调控指标的划分方法,将地下水库的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划分为死水位与死库容、正常蓄水位与调蓄库容、腾空库容和已占库容以及总库容,并提出了特征水位确定的一般原则以及承压地下水库的库容计算原理与方法。以大庆市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库为实例,确定地下水库水量调蓄的死水位为115m,正常蓄水位为132m,结合现状地下水位,计算得出相应的死库容为1161.58×108m3,调蓄库容为1.75×108m3,腾空库容为1.57×108m3,总库容为1163.33×108m3。
- 杜新强秦延军齐素文慕山
- 关键词:地下水库特征水位人工补给
- 松辽盆地北部地下水开发中存在若干问题及解决途径被引量:2
- 2000年
- 本文从松辽盆地北部水文地质条件、用水现状出发 ,总结了该地区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 许光泉齐素文秦延军
- 关键词:松辽盆地地下水降落漏斗水文地质条件
- 大气降水对承压型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分析
- 2007年
- 地下水库作为一种"环保型水资源开发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目前建设的地下水库多以潜水含水层作为调蓄目标含水层,对于承压型地下水库的研究相对较少。定量化研究大气降水对承压型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成为承压型地下水库规划建设的一个研究问题。本文在介绍地下水库及其水资源调蓄的基础上,以大庆市西部地下水库为例,运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了大气降水对承压型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大气降水对该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很小,在进行地下水库调蓄运转模型的设计时,可将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作为该地下水库库区所接受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 高淑琴苏小四杜新强谢轶齐素文
- 关键词:大气降水调蓄
- 基于GMS—SOLID模块技术建立地下水库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 为了调节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治理改善生态环境预防地质灾害,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满足应急供水需要,进行了大庆地下水库建设技术方案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地下水库的概念、功能和建设方法;分析了建设大庆地下...
- 齐素文秦延军刘国义周志祥慕山
- 关键词:地下水库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结构
- 文献传递
- 大庆油田地下水库水量调蓄与应急供水
- 2008年
- 根据大庆油田地下水库规划建设目标,进行了包括以恢复地下水库水位为目标,确定合理地下水人工补给量的水量调蓄方案,以及考虑地下水库建成后应急条件下的水量调蓄方案研究,科学评价了地下水库的应急供水能力。地下水库建成后将在紧急状态下保持油田生产、城市生活秩序以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秦延军齐素文慕山刘国义
- 关键词:地下水库水位恢复应急供水
- 基于GMS-SOLID模块技术建立地下水库水文地质结构模型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调节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治理改善生态环境预防地质灾害,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满足应急供水需要,进行了大庆地下水库建设技术方案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地下水库的概念、功能和建设方法;分析了建设大庆地下水库的水文地质条件,应用先进的GMS-SOLID模块技术建立了 "多方位、可切割"的大庆地下水库区域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建立大庆地下水库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奠定了基础,满足了大庆地下水库建设技术方案研究的需要。
- 齐素文秦延军刘国义周志祥慕山
- 关键词:含水层系统三维可视化
- 大庆市西部地下水库建设方案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全面分析,并经对地下水库建设方案的初步研究,认为在大庆市西部适宜采用自然恢复(人为限制地下水开采量)与人工回注(灌注井法补给)相结合的方法建设无坝型地下水库。同时,提出了注水水源、注水区等具体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市西部按照这一方案建设的地下水库,补给、储存和排泄三个系统完善并形成有效的组合,能充分实现联合调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功能。
- 周志祥齐素文秦延军
- 关键词:承压含水层自然恢复
- 人工补给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7年
- 为了研究人工补给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问题,通过反向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对大庆西部地下水水质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含水层矿物相的溶解-沉淀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以及氧化还原作用的影响,并确定方解石、白云石、盐岩、萤石、石膏、赤铁矿、菱铁矿、软锰矿、二氧化碳、阳离子交换剂等为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控制性(矿)物相。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向地球化学模拟方法,以大庆市西水源地下水人工补给为例,模拟了地表水进入到地下后与含水层中原有的地下水以及含水层介质发生的水-岩相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注入水与含水层中的水混合后,使地下水的矿化度有所降低,且混合水中地表水所占比例越大,地下水的矿化度越低;注入水与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混合后,不会导致地下水水质的突变和水质级别的降低,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含水层水质。
- 杜新强齐素文廖资生李砚阁
- 关键词: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水质含水层地球化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