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良发

作品数:43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分子
  • 5篇
  • 4篇离子
  • 4篇纳米
  • 3篇原子
  • 3篇原子簇
  • 3篇碳酸
  • 3篇碳酸二甲酯
  • 3篇汽液平衡
  • 3篇温度
  • 3篇温度范围
  • 3篇密度泛函
  • 3篇密度泛函理论
  • 3篇化学实验
  • 3篇基础化
  • 3篇基础化学
  • 3篇基础化学实验
  • 3篇甲酯
  • 3篇二甲酯
  • 3篇二元系

机构

  • 42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吉林林学院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43篇龚良发
  • 12篇李汝雄
  • 12篇吴新民
  • 8篇戚传松
  • 6篇李巍
  • 5篇荣华
  • 5篇熊杰明
  • 3篇张丽萍
  • 2篇任晓光
  • 2篇陈晓波
  • 2篇刘太奇
  • 2篇姜文来
  • 1篇孟令硕
  • 1篇屈松生
  • 1篇李前树
  • 1篇靳广洲
  • 1篇王华东
  • 1篇李辉
  • 1篇毛静
  • 1篇高俊斌

传媒

  • 8篇北京石油化工...
  • 4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化学工程师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吉林林学院学...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第二届国际理...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大学化学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抚顺石油学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河北化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1
  • 3篇2000
  • 7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酸二甲酯与苯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被引量:1
1999年
碳酸二甲酯( D M C) 是一种新的有机合成产品,它可广泛用于石油、医药、精细化 工等生产过程,其热力学性质越来越 受到人 们的重 视。用 静态平 衡釜实测 了碳酸 二甲酯 和苯二 元系在 25 ,40 ,55 ,60 ℃的汽 液 平 衡 数 据, 它 们 都 通 过 了 热 力 学 一 致 性 检 验。采 用 非 线 性 回 归 法, 以 过 量 自 由 焓 ∑ G E R T cal- G E R T exp ≤0 .000 1 作为目标函数,用4 个温度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回归出 Wilson 方程中的二元可调参数 Λij ,并以 Wilson 方程为求取活度系数的模型对二元系各个温度下的汽液平衡数 据进行关联计算,结果表明Δy1 的平均值在0 .03 左右,Δp/ pexp 的平均值在0 .
徐新李汝雄龚良发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汽液平衡相平衡数据
七水硫酸亚铁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七水硫酸亚铁(FeSO4.7H2O)是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产量巨大,其综合利用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七水硫酸亚铁的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可以为生产一水硫酸亚铁、氧化铁红等产品提供重要基础数据。通过HCT-1型微机差热天平测定七水硫酸亚铁样品热分解过程热重(TG)、差热(DTA)等数据,确定了其热分解过程机理;以不同模型模拟计算的转化率α的标准差为依据,对45个机理函数进行了优选,得出第一步、第二步热分解失水过程分别为一维扩散模型和三维扩散球对称模型,并计算出了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参数和标准差。
熊杰明王焱吴新民龚良发
关键词:热分解动力学
过渡金属双核化合物Cr_2(O_2CH)_4、Mo_2(O_2CH)_4及CrMo(O_2CH)_4的从头计算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双核过渡金属化合物Cr_2(O_2CH)_4、MO_2(O_2CH)_4及CrMo(O_2CH)_4的金属—金属多重键性质,计算优化键长与实验值符合很好,原子布居表明Mo_2(O_2CH)_4和CrMo(O_2CH)_4中Mo—Mo、Cr—Mo键分别为σ~2π~4δ~2与σ~2δ~2π~4四重键,同时金属-d与氧和碳-p电子间的电荷重叠对分子稳定有相当贡献。对Cr_2(O_2CH)_4在优化键长下3种组态σ~2δ~2δ^(*2)σ^(*2)、π~4π^(*4)及σ~2δ~2π~4的电子结构、原子布居、总能量及电离能的计算进行比较,讨论了Cr—Cr的成键性质,指出描述Cr—Cr间金属多重键本质必须考虑电子相关效应的影响。
龚良发张明瑜
关键词:多重键
杂硼原子簇XB_6^+(X=C,Si,Ge,Sn,Pb)的稳定性和芳香性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从头算MP2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B3LYP和B3PW91方法,研究了杂硼原子簇XB+6(X=C,Si,Ge,Sn,Pb)的结构、稳定性及化学键合情况.对C,Si,Ge,B使用6-311+G(d)基组,对Sn和Pb使用LANL2DZ赝势基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Cs对称性的假平面XB+6(X=C,Si,Ge,Sn,Pb)结构是势能面上的全域极小点,其稳定性要高于C6v对称性的锥形结构和C2对称性的假锥形结构.在B3LYP水平上,对这些异构体的势能面的极小点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的分析;对最稳定构型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差、分子轨道(MO)和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分析了杂原子和硼原子间、相邻硼原子间的键合情况,讨论了最稳定构型的芳香性质.
龚良发吴新民李巍戚传松
关键词:从头算芳香性
MgB_7团簇结构和电子性质的计算研究
2011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1+G*和B3PW91/6-311+G*方法,应用Gauussian 03程序,对中性和带电的MgB7杂硼原子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发现,镁原子(Mg)的掺杂,并没有改变B7团簇的锥形结构,B7单元的结构对称性并没有因此而降低,说明了B7单元作为配体和镁形成了MgB7类似络合物。在B3LYP/6-311+G*水平下,计算了MgB7团簇的结合能、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的能量差(Gap),并用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方法对电子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孟令硕黄金秀龚良发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
用工业萘制备高纯萘产品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高纯萘产品是许多高科技化学品的起始原料,可以通过工业萘脱硫精制得到。现有工业萘产品的主要杂质为硫化物苯并噻吩,用普通分离方法难以脱除干净。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甲酸为催化剂,用氧化法对工业萘进行了脱硫研究,考察了过氧化氢配比、甲酸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酸配比增加,脱硫率提高;随过氧化氢配比增加,脱硫率先上升后下降,存在一个最佳值范围;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降低油相的粘度,有利于油水两相充分混合和提高反应效率,最佳反应温度为89~92℃;以纯度97.06%以上的工业萘为原料,在n(H)/n(F)=3.65,n(H)/n(S)=8.49、反应温度89℃、反应时间60min的条件下,脱硫率可达到97.90%,再经过精馏精制之后,所得产品中含萘质量分数超过99.90%,显著高于现有精萘产品质量。
熊杰明冯慧龚良发张丽萍任晓光
关键词:工业萘脱硫过氧化氢甲酸
有关二噁的若干问题被引量:6
2000年
李汝雄龚良发
关键词:二恶英毒性环境事故
阿司匹林水解反应动力学参数测定实验的改进
2021年
阿司匹林水解反应动力学是药学、医学类专业物理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通常采用络合显色法,存在实验步骤繁琐且耗时过长等问题,难以转化为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改进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水解反应动力学的方法并详细探讨了其实验原理。和络合显色法相比,新方案大幅简化了实验内容和步骤,避免了含酸废液的产生并将反应时间缩短为4小时。改进后的实验项目有望发展为药学和医学类专业的化学动力学教学实验。
张胜红戚传松荣华龚良发李巍
关键词: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水解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基础化学实验的开放平台建设
<正>走实践育人之路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办学特色和理念,基础化学实验的开放平台建设是走实践育人之路的改革新尝试。让学生处于个性发展和自我展示的宽松环境中,变成实验主体,学生在
吴新民荣华龚良发
文献传递
电导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用电导法测定了十二烷基本磺酸钠水溶液在25℃、32.5℃和40℃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并且用相分离模型计算了形成临界胶束时的标准焓变△Hθ、标准自由能变化△Gθ和标准熵变△Sθ。
龚良发李汝雄吕廷海杨春育晁建平张玉喜
关键词:苯磺酸钠临界胶束浓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