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艳
- 作品数:23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心理咨询品管圈活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品管圈活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85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咨询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抑郁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HAMD、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HAMD、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咨询品管圈活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 崔红霞丁敬艳王铭娥
-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咨询品管圈护理服务质量
- 遭遇工作场所暴力对临床护士离职倾向的影响:抑郁与体验回避的中介效应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遭遇工作场所暴力对临床护士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及抑郁与体验回避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量表、抑郁-焦虑-压力简版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和离职倾向量表对115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遭遇工作场所暴力直接影响临床护士的离职倾向(效果量为0.46)。抑郁与体验回避在遭遇工作场所暴力与护士离职倾向之间起中介效应。遭遇工作场所暴力通过三条路径影响护士的离职倾向:一是抑郁的单独中介效应(效果量为0.16);二是体验回避的单独中介效应(效果量为0.17);三是抑郁-体验回避的链式中介效应(效果量为0.07)。结论:临床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暴力可以通过抑郁和体验回避对离职倾向产生影响。
- 魏华董越娟陈妍申小梅丁敬艳王永革
- 关键词:工作场所暴力抑郁离职倾向临床护士
- 10例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循证护理被引量:6
- 2012年
- 总结10例住院老年病人发生跌倒的情况,发现并确立存在的护理问题,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和步骤,制订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住院病人跌倒的发生。认为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护士工作的科学性,降低护理风险,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增强护士自信心和责任心,提升护理工作内涵。
- 张振清申小梅和宝兰丁敬艳
- 关键词:跌倒老年人循证护理
- 网络实习备案平台联合钉钉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网络实习备案平台联合钉钉的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构建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级实习护生200名,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名;给予对照组常规带教模式,给予研究组网络实习备案平台联合钉钉带教模式,对两组的带教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护理记录不全、用错药物、弄错患者)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教学满意度(资源共享、合理分配时间、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理解、学习兴趣)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习护生中构建和应用网络实习备案平台联合钉钉的带教模式,不但能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成绩及学习效果,减少不良事件,保证护理安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习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 王波丁敬艳杜章楠余海霞冯珊珊
- 关键词:实习护生护理安全
- 双透明膜在PICC置管后导管滑动患者中的应用100例分析
- 2010年
- 丁敬艳黄广英李素芳
-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
- 基于河南省职业院校实习备案平台联合钉钉在实习护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基于河南省职业院校实习备案平台联合钉钉在实习护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方法:选取在职业院校与医院合作下,试验组2021级实习的护理学生2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基于河南省职业院校实习备案平台联合钉钉在实习护生的构建与应用,男91名,女109名,学生年龄在18~21岁之间,平均年龄(19.34±2.18岁)。对照组2020级实习的护理学生200名,采取常规带教实习;男90名,女110名,学生年龄在18~21岁之间,平均年龄(19.34±2.18岁)。结果:试验组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94.21±2.24分)、护理实践操作能力(93.98±3.87分)评分高于对照组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61.22±3.45分)、护理实践操作能力(72.42±4.47分)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满意度(186人,93.00%)高于对照组护生满意度(102人,5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河南省职业院校实习备案平台联合钉钉在实习护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可以为护生提供完整的护理实习平台,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保障学生的安全,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王波丁敬艳杜章楠余海霞冯珊珊
- 关键词:实习护生
- 血液科防范不良事件的护理体会
- 2010年
- 丁敬艳
- 关键词:护理工作血液病
- 临床护士去人格化现状及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去人格化现状, 分析工作场所无礼行为感知、侵入性反刍和负性评价恐惧对去人格化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5月, 采用抓取随机球的方法, 确定河南省、福建省的10个采样城市,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抽取22所三级甲等医院、23所二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场所无礼行为量表》《事件相关反刍量表》《简版负性评价恐惧量表》《工作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共纳入1 200名护士, 发放和回收1 200份问卷, 有效问卷1 159份, 问卷回收有效率96.6%。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临床护士去人格化得分的人口学特征差异, 用Bootstrap分析工作场所无礼行为感知、侵入性反刍、负性评价恐惧对护士去人格化的影响。结果临床护士去人格化得分为(9.3±2.6)分, 其中有去人格化症状者467人(40.3%)。工龄3年以下护士去人格化得分[(10.5±2.9)分]大于工龄3~10年和11~31年护士的得分[(9.1±2.8)、(9.0±2.9)分], 月收入3 000元以下护士去人格化得分[(10.1±2.8)分]大于月收入3 000~7 999元和8 000~12 000元护士的得分[(8.4±2.7)、(8.0±2.9)分], 手术科室护士去人格化得分[(10.0±2.9)分]大于非手术科室护士的得分[(8.7±2.6)分],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去人格化得分[(10.0±2.7)分]大于二级甲等医院护士的得分[(8.6±2.8)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场所无礼行为感知通过侵入性反刍、负性评价恐惧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侵入性反刍-负性评价恐惧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临床护士的去人格化(β=0.16、0.17、0.07, 95%CI:0.15~0.20、0.15~0.21、0.03~0.09, P<0.05)。结论工作场所无礼行为感知直接或通过侵入性反刍或负性评价恐惧的单独中介效应, 以及侵入性反刍与负性评价恐惧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临床护士的去人格化。
- 董越娟魏华陈妍丁敬艳王永革
- 关键词:护士倦怠
- 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对临床护士情绪衰竭的影响:敌意认知、愤怒、愤怒沉思的中介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对临床护士情绪衰竭的影响以及敌意认知、愤怒、愤怒沉思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工作场所无礼行为量表、敌意认知量表、状态愤怒量表、愤怒沉思量表和情绪衰竭量表对1 14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显示,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直接影响临床护士的情绪衰竭(效应值为0.42)。敌意认知、愤怒、愤怒沉思在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与护士情绪衰竭之间起中介作用。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通过三条路径影响护士的情绪衰竭:一是敌意认知的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5);二是敌意认知-愤怒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8);三是敌意认知-愤怒-愤怒沉思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4)。结论: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可以通过敌意认知、愤怒、愤怒沉思对临床护士的情绪衰竭产生影响。
- 董越娟魏华陈妍丁敬艳王永革
- 关键词:愤怒情绪衰竭
- 成立护理专业小组在提升护理安全及促进护理专科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通过成立护理专业小组,有效提升护理安全,促进护理专业发展。[方法]针对我院3类不良事件的高发情况,成立3个护理专业小组,明确小组职责,确立小组运行方式,为小组工作和发展搭建平台。[结果]运行1年,3类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专业小组发展趋势良好。[结论]成立护理专业小组能有效提升护理安全、促进护理专业发展、实现护理安全的科学化和专业化管理,形成了我院独具专业特色的护理安全文化。
- 张振清申小梅和宝兰丁敬艳
-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