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泽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药剂学
  • 1篇在体肠
  • 1篇在体肠吸收
  • 1篇生物利用度
  • 1篇鼠血浆
  • 1篇重量法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血浆
  • 1篇绝对生物利用...
  • 1篇HPLC法
  • 1篇HPLC法测...
  • 1篇肠吸收
  • 1篇川芎
  • 1篇大鼠在体肠吸...

机构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林晓
  • 2篇于泽
  • 2篇熊耀坤
  • 2篇冯怡
  • 2篇梁爽
  • 1篇杜焰
  • 1篇魏海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中洋川芎内酯Ⅰ的浓度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洋川芎内酯Ⅰ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应用于药动学研究。方法:小鼠单剂量静注或灌胃给予(104 mg·kg-1)洋川芎内酯Ⅰ,在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血浆经沉降蛋白处理后,采用HPLC法测定洋川芎内酯Ⅰ的浓度,使用Megres-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2.0%冰醋酸(1∶3,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洋川芎内酯H为内标,检测波长278 nm。结果:在0.075~30 mg·L-1范围内,洋川芎内酯Ⅰ在血浆中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075 mg·L-1,方法回收率大于85%,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样品在室温下放置24 h,-4℃放置5 d,经过3次冻融循环后基本稳定。小鼠静注给药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31.93 min,AUC(0-∞)2738.80 mg·min·L-1,MRT(0-∞)31.61 min;小鼠灌胃给药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40.07 min,AUC(0-∞)892.42 mg·min·L-1,MRT(0-∞)61.38 min。经计算,洋川芎内酯Ⅰ在小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2.1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简便快速,适用于洋川芎内酯Ⅰ小鼠体内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熊耀坤林晓梁爽于泽杜焰冯怡
关键词:小鼠药代动力学绝对生物利用度
洋川芎内酯Ⅰ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洋川芎内酯I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运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技术考察洋川芎内酯Ⅰ在大鼠4个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灌流液中洋川芎内酯I的含量;从药物质量浓度、吸收部位、灌流介质3个方面对洋川芎内酯I的各肠段吸收特性进行考察;利用重量法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不同质量浓度(514、257和128.5μg.mL-1)洋川芎内酯Ⅰ在相同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十二指肠段的表观吸收系数Papp与空肠、回肠和结肠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而空肠、回肠、结肠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洋川芎内酯I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在所选剂量范围内呈线性动力学过程,提示其吸收可能以被动转运为主;在大鼠各肠段均有较好吸收,其中十二指肠为其最佳吸收部位。
于泽魏海熊耀坤林晓梁爽冯怡
关键词:肠吸收重量法药剂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