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19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属性层次模型在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46
- 2006年
- 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优化包括耕地综合质量排序和耕地入选两个决策过程。该文根据这两个决策过程的特点,相应建立了基于属性测度的属性层次排序模型和0-1整数规划入选模型。在此基础上,以MAPGIS为二次开发平台,编制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优化决策系统。并利用该模型和系统对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乡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优化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地解决了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优化的决策问题,同时也为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石英朱德举程锋付海英
- 关键词:属性层次模型基本农田保护区
- 耕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在新增其他用地配置中的应用被引量:40
- 2007年
- 针对城市边缘带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与农用地大量减少的矛盾,构建了土地自然生产潜力评价系统和土地发展压力评价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并以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为例,评价了城市边缘带土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和发展压力,划分了9大耕地适宜性分区,探讨其评价结果在新增建设用地时空配置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王辛庄镇60%以上的土地都具有较强的耕地适宜性,约50%的土地都承载着较大的发展压力,不同的规划目标导向下具有不同的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时空顺序。该适宜性评价方法为城市边缘带新增建设用地的配置提供了明晰的数据基础。
- 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石英
- 关键词:耕地适宜性评价
- 土地整理项目对乡村景观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以信丰县大塘埠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24
- 2006年
-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以江西省信丰县大塘埠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斑块多样性(斑块大小和数量、斑块形状)、景观类型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景观格局多样性(破碎度、聚集度)等指标,分析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项目区景观多样性的变化:项目区以耕地(水田和旱地)为基质的状况进一步加强,斑块类型和数目明显减少,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降低,土地集中连片,优势度和聚集度增加,项目区总体景观多样性降低。景观多样性变化的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整理区域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局部生态环境效益的下降,以耕地数量增长为主的土地整理模式应该转变为以土地质量的提高为主,综合考虑土地整理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
- 李林峰朱德举刘黎明付海英
- 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乡村景观
- 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被引量:51
- 2006年
- 本文以泰安市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泰安市域内6个区(县、市)的城乡统筹现状进行评价,并计算了城乡统筹现状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在市域范围内城乡统筹水平存在较大地区差异,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是当前泰安市城乡统筹的主要影响因素。
- 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安萍莉
- 关键词:城乡统筹市域
- 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析——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被引量:29
- 2007年
- 城市蔓延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规划界提出了旨在平衡发展和保护关系的城市精明增长理念,指出应该引导城市发展的速率和方向,保护农用地和开敞空间。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构建了城市发展偏好模型和耕地损耗模型,判别泰城“精明”的空间扩展方向,并分析了泰城不同发展方向的景观格局,探讨平衡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规划方法。结果表明:泰城在东北东方向的发展偏好最强,而在北东北方向最弱;城市向北东北和北西北方向扩展时耕地的损耗最小,而向东东南和南西南方向扩展时耕地损耗最大;泰城在1996年-2005年间的扩展偏好基本符合耕地损耗最小原则;景观组分的多样性随城市发展偏好的增强而增加,但景现形状的复杂性和生态的破碎度在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下变化的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状城市发展偏好的强弱程度和“精明”发展偏好的排序关系来看,泰城的空间扩展应从东北东方向逐步向西西南和南东南方向转移,应积极倡导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同时,西南方向的耕地质量参差不齐,在新增建设用地选址时应尽量不占耕地或占用低质量的耕地。
- 付海英郝晋珉安萍莉刘瑞
- 关键词:精明增长
- 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城乡用地规划研究
-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由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传统的城乡隔离、粗放的发展模式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尖锐矛盾,借鉴国际上平衡城市发展、农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三者关系的...
- 付海英
- 关键词:精明增长理论城乡统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