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志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9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国民党
  • 4篇政治
  • 4篇中共
  • 3篇战时
  • 3篇政府
  • 3篇中国共产党
  • 3篇乡村
  • 3篇教育
  • 3篇抗战
  • 3篇抗战时期
  • 3篇共产党
  • 3篇国共
  • 2篇党部
  • 2篇党务
  • 2篇党政
  • 2篇团体
  • 2篇农村
  • 2篇主义
  • 2篇纠纷
  • 2篇减租

机构

  • 2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1篇何志明
  • 1篇王舸
  • 1篇郑超

传媒

  • 8篇文史天地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文史杂志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史林
  • 1篇四川教育学院...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民国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中共与青年团之间的组织纠纷及其调适——以四川地区为考察范围被引量:5
2014年
按照列宁主义政党原则,早期中共与青年团在政治上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组织上却相互独立。这种特殊的制度设计使得早期青年团摇摆于后备军与"第二党"之间,以致无法准确定位。如在四川,各级党与团组织即因彼此之间的成员分化与干部调配而多有龃龉。尽管党团中央、四川党团省委竭力纠偏,但仍未能改变基层党团组织间的此类痼疾。而与之相伴随的,却是列宁主义政党原则下地方党团组织间的互动过程,作为彼此组织上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地方党与青年团,则在该过程中藉此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早期地方党团间的此类纠纷,在某种程度上亦是双方体制内竞争的产物。
何志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青年团
国民党原中组部部长张厉生及其“诚社”
2010年
国民党内派系众多,而其内部秘密小组织则以30年代为甚,如力行社、复兴社、青白团等,这些小团体大家都较为熟悉。但是国民党当时在北方成立的一个重要外围组织——诚社,很多人却不甚了了。实际上,该组织在北方学界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其发起者即为后来一度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张厉生。
何志明
关键词:国民党中组部中央组织部小团体发起者
农村互助合作的发动与乡村干部教育——以川北达县为考察中心(1951~1952年)被引量:2
2014年
土地改革完成后,接踵而来的是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但伴随着这个过程的却是所有制的巨大嬗变。为了顺利完成这个转化,中共中央在农村中开展了一场针对乡村干部的思想教育运动,通过举办乡村干部训练班,强化互助合作意识,打消土地改革后干部存在的"换班"与"剥削"思想,同时增进其对互助合作、集体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认识;配合农村的建党工作,将其中表现突出的积极分子吸收入党。正是这个重要的教育过程,最终为合作化乃至集体化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
何志明
关键词:乡村干部教育
南京因修筑中山陵引发的“叫魂”恐慌被引量:1
2010年
此事发生在上世纪的20年代,似不足奇,因中国的老百姓刚刚摆脱封建帝制的桎梏;但在现在,仍有人争烧岁首第一柱香,不少城市的马路也仍有摆摊算命测字的术士,等等,就不仅奇怪而且可悲了。
何志明
关键词:叫魂修筑封建帝制老百姓
地权变动中的新区农村党建工作研究(1952—1954)——以川北达县为个案被引量:5
2014年
土改结束后不久农村就出现了地权变动,新区农村党建工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农村建党过程中必须结合整党来进行,即提高积极分子的觉悟与整顿党员的思想。鉴于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其基本方针为整建结合,以建为主。首先是对积极分子与候补党员进行思想规训,并在互助合作运动中考察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合作化浪潮中扮演了积极的示范角色。同时,通过建立与加强对党在农村的细胞组织——支部的管理,使支部在管理党员、组织生产及领导互助合作运动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新区农村党组织的建立,为地权变动中的乡村社会顺利实现所有制转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且为当今农村党建工作提供了若干启示。
何志明
关键词:农村建党支部
身体的政治化:土改中的自杀现象初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是乡村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包含了政权下乡、乡村人际关系以及权力结构变动等丰富内容。在土改领导机构的推动下,"和平土改"被摒弃,转而进入激烈斗争阶段,"减租、退押&q...
何志明
关键词:土改身体乡村
权力重构与利益抗争:国民党江浙党部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1928-1931)
众所周知,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后同)1924年效法俄国列宁主义政党模式进行改组,标志着国民党开始抛弃西方的议会政党道路,而是以非竞争性政党为自我期许,进行“以党治国”,将党放在国上,训练民众行使权力,然后再还政于民...
何志明
关键词:国民党权力重构政治主张
文献传递
从“亲共”到反共的戴季陶被引量:2
2011年
戴季陶(1891—1949),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晚号孝园。原籍浙江湖州,生于四川省广汉市。众所周知,戴季陶早年就追随孙中山,为国民党元老之一,以坚定“反共”著称。但并不为人熟知的是,戴早年却热衷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甚至几乎参与了中共的创建工作。那么戴季陶究竟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内“反共最早,决心最大,办法最彻底”的人呢?
何志明
关键词:戴季陶马克思主义国民党孙中山早年
清末川省师范教育研究的典范——读《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
2010年
《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一书,运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在史实重建的基础上,通过对清季四川各类师范教育的细致考察和深入分析,完整勾画了清季四川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揭示了清季四川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与成就,对清季四川整体教育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近代教育转型、本土化创新等问题的研究均有重大贡献,实为目前学界研究区域师范教育史的一部力作。
何志明
关键词:师范教育清末新政教育转型
1928 年浙江省党政纠纷的缘起与收场
2014年
自国民党1924年效法俄共组织模式改组到1949年丢失大陆政权,国民党的地方党政关系经历了一个较大的变化过程。总的说来,1924年至1927年,即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地方层级,国民党的地位要高于同级政府,至少不分伯仲。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1927年以后,国民党地方党部的影响大为下降,不仅不能与之抗衡,反而成为同级政府的附庸。1928年,浙江发生的这次党政纠纷,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何志明
关键词:党政关系纠纷国民党政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