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诗
-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波段位置和宽度对河口湿地4种植被NDVI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研究不同波段位置和宽度对植被NDVI的影响,对于进一步认识NDVI指数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ASD(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地物光谱仪测定闽江河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秋茄(Kandelia candel)、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冠层光谱,利用ViewSpecPro和Oragin8.0软件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探讨不同波段位置和波段宽度对河口湿地4种植被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红光波段固定,近红外波段以50nm宽度移动时,4种湿地植被NDVI随近红外波段中心位置增加而迅速增加,之后趋于平稳,在925~1 050nm出现一个小的谷值,互花米草和短叶茳芏的谷值要比其他两种植物更为明显;不同波段宽度影响表现为:除红边与970nm附近区域对NDVI的影响较显著外,其他波段影响不显著;②当近红外波段固定,红光波段以10nm宽度移动时,4种湿地植被NDVI随红光波段中心位置移动先略有增加或变化不大,然后迅速降低;不同波段宽度影响表现为:在650~700nm波段宽度越宽,NDVI值越小,600~650nm范围内波段宽度对NDVI的影响不大;③4种湿地植被红光波段宽度对NDVI的影响要大于近红外波段。
- 林贤彪何诗林啸章文龙张永勋曾从盛
- 关键词:NDVI湿地植被
- 铁炉渣在稻田水磷去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阐明铁炉渣对稻田水磷去除的有效性及机制,在介绍了铁炉渣磷去除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以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区域,采用原位采样与室内分析法测定并分析了铁炉渣施加对稻田水磷的影响,并探讨了铁炉渣施加对稻田水磷去除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施加铁炉渣可有效地去除稻田水中的磷元素,并随着铁炉渣施加浓度从2 Mg/hm2增加到8 Mg/hm2,其对稻田水磷的去除效率逐渐增强。从水稻生长季平均去除效率看,8 Mg/hm2铁炉渣施加对稻田水磷的去除效率为27.8%;从时间变化来看,铁炉渣施加在磷含量出现峰值时对稻田水磷的去除效率最为明显;除了铁炉渣的物质组成和多孔结构调节稻田水磷去除效率外,pH和温度的变化也在控制铁炉渣施加对稻田水磷去除的效率上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施加铁炉渣去除磷技术在稻田水磷去除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 何诗赵娜曾从盛王维奇
- 关键词:磷去除稻田
- 2005—2010年福建沿海土地利用程度动态综合评价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以福建沿海各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采用数学方法对研究区各单元土地利用程度指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定量表征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并分析其变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2005—2010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较为显著,土地利用程度增长1.66%,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高的单元集中分布在福建沿海中段区域,指数较低的单元零散的分布在北段与南段区域.Ⅲ级地类(耕地、园地等)和Ⅳ级地类(城镇居民用地等)利用程度指数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提供正能量,而Ⅱ级地类(林地、草地等)利用程度指数为其提供负能量.相关分析表明人口密度增加与城镇化进程加速是影响该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决定性因素.
- 何诗曾从盛
- 关键词:土地利用程度
- 闽江河口湿地3种植物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被引量:25
- 2014年
- 植物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是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是其生理和生化调节的反映。为了阐明闽江河口湿地植物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对研究区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土壤及植物器官的氮和磷元素进行测定与分析,并计算植物内稳性指数(H)。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随植物生长过程总体在波动减少,植物全氮和全磷含量波动变化,植物不同器官的全磷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植物类型、生长阶段、元素组成与植物器官都对植物内稳性指数具有一定影响,互花米草内稳性指数HN、HP和H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8~7.67、0.33~14.22和1.02~14.12,平均值分别为1.56、3.30和3.52,短叶茳芏内稳性指数HN、HP和H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1~2.78、1.10~14.12和1~3.95,平均值分别为1.40、5.24和2.31,芦苇内稳性指数HN、HP和H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2~4.55、1.3~10.19和0.63~19.23,平均值分别为2.02、3.98和4.03;芦苇HN的平均值最大,其他依次为互花米草HN、短叶茳芏HN,短叶茳芏HP的平均值最大,其他依次为芦苇HP、互花米草HP,芦苇HN︰P的平均值最大,其他依次为互花米草HN︰P、短叶茳芏HN︰P;同种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内稳性指数排序存在倒序关系。
- 蒋利玲何诗吴丽凤颜远烽翁少峰刘静王维奇曾从盛
- 关键词:互花米草芦苇磷闽江河口湿地
- 闽江口盐淡水湿地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特征被引量:13
- 2013年
- 为探索河口区盐淡水湿地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的空间差异与秋、冬季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闽江河口区内的鳝鱼滩、蝙蝠洲、塔礁洲3个盐淡水差异较为明显的湿地洲滩作为采样断面,对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测定与分析,其中3个断面的沉积物与上覆水盐度大小均表现为鳝鱼滩〉蝙蝠洲〉塔礁洲。结果表明:(1)秋、冬季研究区NH+4-N、NO-3-N和NO-2-N的界面交换通量分别为(-2.174)-1.437mmol/(m2·d),(-4.113)-0.440mmol/(m2·d)和(-0.152)-0.169mmol/(m2·d),与国内外一些河口区的研究结果相比处于较低水平;(2)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除NO-2-N外)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从低盐度湿地(塔礁洲)到高盐度湿地(鳝鱼滩),NH+4-N界面交换通量秋季表现出由源转化为汇,而冬季则表现为由汇转化为源的特征,鳝鱼滩NH+4-N的秋、冬季源汇转换表现的最为活跃,NO-3-N的界面交换通量秋季表现为从低盐度湿地到高盐度湿地逐渐减少的特征,而冬季则表现为蝙蝠洲〉塔礁洲〉鳝鱼滩;(3)沉积物盐度与NH+4-N界面交换通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NO-3-N的界面交换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还受到沉积物粒径、沉积物及上覆水无机氮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 林贤彪林啸颜燕燕何诗蒋利玲曾从盛
- 关键词:无机氮交换通量沉积物-水界面
- 闽江河口不同类型湿地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
- 2013年
- 通过测试闽江河口5种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不同层次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差异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湿地类型土壤NH4-N、NO3^--N、NH4-N/NO3-N分别介于10.66~32.64mg/kg、0.80。2.53mg/kg和5.35~51.83之间;从剖面分布看,NH4-N、NO3-N表现为由表向下逐渐降低,NH4-N/NO3-N表现为由表向下先减少后增加,但滩涂养殖湿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植物群落对湿地土壤NH4-N和NO3-N的空间分布影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NH4-N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NH4-N还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NO3-N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pH值与NH4-N/NO3-N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fP〈0.01),NH4-N与NH4-N/NO3-N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
- 艾金泉陈丽娟何诗章文龙曾从盛陈文惠
- 关键词:硝态氮铵态氮闽江河口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