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天瑞
- 作品数:126 被引量:187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6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石松生杨卫忠倪天瑞曾涛
- 关键词:垂体肿瘤Γ射线放射外科手术腺瘤
- 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 1993年
- 前、中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22例,均经CT和脑血管造影确诊,手术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随访4个月~3年,显效9例,进步4例,改善4例,恶化2例。作者强调手术应根据肿瘤所侵袭的范围和蔓延方向采用不同的入路,以充分显露,尽可能全切除肿瘤。生物粘合剂和明胶海绵对修补硬脑膜以及重建颅底有效。
- 杨卫忠陈建屏石松生张国良刘才兴倪天瑞
- 关键词:颅底沟通性脑肿瘤外科手术
- 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1993年
- 前、中颅底肿瘤可蔓延眼眶、副鼻窦、鼻腔、颞窝、翼腭窝等,同时上述部位的肿瘤也可侵入颅内,即所谓的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现将我科收治的22例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11~62岁,平均42岁。头痛19例,恶心呕吐10例,鼻塞或/和鼻衄4例,突眼5例.眼球活动障碍5例。
- 杨卫忠陈建屏石松生张国良刘才兴倪天瑞
- 关键词:颅内肿瘤沟通性外科手术
- 岩斜坡区及其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被引量:6
- 1997年
- 岩斜坡区的位置深在,结构复杂,功能重要,手术中常因暴露欠佳或由于对其实体解剖不够熟悉而误伤重要的组织结构。鉴于此,作者模拟手术入路对2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进行详细的观测,分析讨论了各种入路的适应症,提出术前应根据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影像学表现,仔细制订手术方案,分别选用不同的入路,或是在一次手术中把单一入路向某一方向扩大,目的在于力求全切除肿瘤,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
- 杨卫忠梁日生石松生张国良刘才兴倪天瑞陈建屏林毅兴
- 关键词:手术入路解剖学显微解剖
- 三尖杉酯碱和BCNU脑血管内化疗治疗恶性脑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1995年
-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三尖杉酯碱和BCNU超选择性脑血管内灌注治疗恶性脑瘤的疗效。结果表明,三尖杉酯碱和BCNU对脑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和75%,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8.46%和40.01%。各组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均有显著差异,两组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然而,与BCNU组相比,三尖杉酯碱组脑瘤总的恶性程度较高,并发症少而轻且平均生存时间较长。作者认为三尖杉酯碱对恶性脑瘤的疗效优于BCNU,且前者价廉易得,值得推广应用.
- 杨卫忠张国良倪天瑞陈建屏梁日生刘才兴石松生
- 关键词:三尖杉酯碱BCNU脑肿瘤化学疗法
-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伽玛刀治疗(附85例报告)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评价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γ-刀)治疗的效果。方法105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进行γ-刀治疗,病灶直径大小0.4 ̄1.8cm(平均1.2cm)。采用多个等中心照射,周边剂量12 ̄15Gy,平均13Gy,40% ̄6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中心剂量20 ̄30Gy,平均24Gy。85例获得随访。结果随访期6 ̄72个月(平均36个月)。5.8%(5/85)再出血;31%(26/85)病灶缩小,69%(59/85)无变化;20%(17/85)病灶周围脑水肿,经治疗后脑水肿明显减轻好转。50%(15/30)癫痫发作频率和程度减轻。41%(35/85)临床症状改善,40%(34/85)症状无明显改善,19%(16/85)症状加重,17.6%(15/85)经治疗后恢复,1例遗留明显肢体活动障碍。结论当海绵状血管瘤位于主要功能区或深部组织,手术风险极大时,可选择γ-刀治疗;控制周边剂量<15Gy,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
- 倪天瑞杨卫忠石松生陈建乐严肃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伽玛刀
-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系灌注三尖杉酯碱治疗恶性脑瘤13例被引量:4
- 1993年
- 经动脉注入卡氮介等药物治疗颅内胶质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性置入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分支远端注入三尖杉酯碱治疗恶性脑瘤,国内外未见报告。我院1990年以来,采用这种方法治疗颅内胶质瘤和转移瘤1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杨卫忠陈建屏张国良石松生倪天瑞刘才兴
- 关键词:恶性脑瘤三尖杉酯碱颅内胶质瘤颈内动脉动脉分支超选择性
- 天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天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1989~2003年经显微外科治疗天幕脑膜瘤患者53例,其中普通型天幕脑膜瘤42例(后外侧型32例、后内侧型10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11例(前外侧型3例、后内侧型8例)。普通型天幕脑膜瘤经颞枕或枕部入路者9例,枕下正中入路6例,单侧枕下入路24例,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经枕-天幕入路7例,幕下小脑上入路2例,改良翼点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43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一例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视野障碍(5例)、脑神经损害(7例)、偏瘫(3例)、癫痫发作(2例)、颅内感染(4例)以及手术区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47例患者接受为期7个月~8年的随访,其中恢复正常生活学习者25例,改换工作11例,生活完全自理7例,部分自理4例。结论天幕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显微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根据肿瘤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合理地使用辅助器械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可有效地提高天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
- 杨卫忠王锐陈建屏刘才兴林毅兴梁日生林于峰石松生倪天瑞张国良何曦曾涛陈阵陈春美
-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外科磁共振成像
- 神经电生理和微血管多普勒联合监测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和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联合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共45个动脉瘤,在术中常规行头皮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SEP)、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和夹闭动脉瘤前后行MDU以监测载瘤动脉和邻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术中监测的变化作前瞻性研究。结果术后恢复良好35例,暂时性偏瘫3例,永久性偏瘫2例。术中SSEP变化4例,MEP变化7例,EEG变化2例,MDU发现血流异常9例,其中MDU与诱发电位(EP)均出现变化6例,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未发现明显变化而MDU发现血流异常3例,另2例MDU正常而MEP出现变化。术中联合监测无变化或虽有变化但干预后恢复者术后神经功能良好。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和MDU联合监测的变化与神经功能状况具有良好的关联性。神经电生理在监测皮质、皮质下缺血和脑功能损害方面优于MDU,MDU在检测血管血流动力学方面优于神经电生理。神经电生理和MDU能相互弥补不足,二者联合监测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动脉瘤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 梁日生魏永杨卫忠房新蓉石松生张国良倪天瑞陈建屏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速度电生理学神经生理学
- 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 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103例109个MCAA的临床资料。Hunt分级为:Ⅰ级49例,Ⅱ级31例,Ⅲ级17例,Ⅳ
- 杨卫忠陈阵石松生陈建屏倪天瑞张国良陈春美王锐曾涛林于峰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