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立宪

作品数:2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艺术
  • 7篇建筑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艺术
  • 5篇建筑
  • 4篇环境艺术
  • 3篇艺术本性
  • 3篇审美
  • 3篇后现代
  • 3篇建筑艺术
  • 2篇艺术形式
  • 2篇说谎者悖论
  • 2篇文化
  • 2篇文脉
  • 2篇现代主义
  • 2篇后现代主义
  • 2篇绘画
  • 2篇家园
  • 1篇大卫·哈维
  • 1篇地理学家
  • 1篇雕塑
  • 1篇雕塑艺术
  • 1篇心理

机构

  • 19篇南昌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作者

  • 21篇傅立宪
  • 4篇习丽
  • 3篇尹洪
  • 2篇万莉
  • 2篇李名飞
  • 2篇彭云
  • 1篇杨斌

传媒

  • 4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美与时代(创...
  • 1篇大舞台
  • 1篇装饰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企业经济
  • 1篇山西档案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扬州职业大学...
  • 1篇艺术评论
  • 1篇美与时代(城...
  • 1篇2008年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空白”、“不完全”的艺术形式
"空白"、"不完全"的艺术形式经常出现在中西方的包括诗歌、雕塑、绘画等诸多的艺术领域中。在西方,"空白"、"不完全"在一定的程度上意味着"含而不露",它与中国的"含蓄之美"很是相似。格式塔心理学将"空白"、"不完全"归结...
彭云傅立宪万莉
关键词:空灵
文献传递
环境艺术设计文化与文脉的切入点——符号学被引量:8
2005年
本文从文化与文脉的角度解读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以符号学为切入点对设计中的文化互动进行分析,提出符号学在设计文化中是一种工具,它为设计者在设计中处理文化要素提供了方法论,具有指导意义。
尹洪傅立宪
关键词:文化文脉文化互动
建筑与绘画的关联——以建筑艺术的画境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建筑和绘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常常被视为姊妹艺术。"画境"作为17世纪欧洲大陆一种重要的建筑风格,是建筑和绘画的交叉和融合。它的出现和发展源于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具体表现为当时中国园林审美意识在西方的出现及风景画的兴起。"画境"乃是基于对绘画而非建筑自身的理解,也就是用绘画艺术的标准来衡量建筑,它不仅反映出了绘画和建筑的一些共性,也反映出了建筑和绘画的区别。
傅立宪
关键词:建筑绘画画境
论自然观对建筑中空间语言的影响
2016年
建筑乃是关于空间的艺术,因此对空间的理解和阐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建筑理论家将语言学引入了建筑空间中,英国学者布莱恩·劳森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空间语言"的概念,但此概念的使用并不严谨,且过于强调空间语言的社会含义,而忽视了其自然意义。空间语言一方面意味着人对空间含义的理解和认知,并与空间产生关联和交流,另一方面空间语言对人具有规定性,规范、塑造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念在建筑的空间语言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空间语言中的部分社会含义也源自于人们的自然观。
习丽傅立宪
关键词:自然观空间语言
略论建筑的艺术本性——诗意栖居的场所和家园
2023年
建筑艺术在审美上有着与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门类同样的艺术特征,然而,建筑的艺术本质并非以审美为准绳。作为一门实用性艺术,建筑艺术不仅应具有形式的外观,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居住和生活的需要,它包含了人的自我认同,即对居住场所的认同,并产生家园感。从艺术的本源上来看,它乃是对生活世界的构建、指引和超越。它的本性在于一种“诗意地栖居”。
习丽傅立宪
关键词:建筑艺术本性诗意栖居家园
多尔的“第三空间”及其缺陷——以艺术教育为视角被引量:2
2017年
后现代教育中存在着理性(科学)和感性(叙事)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应的则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裂甚至对立。艺术教育既包含感性的内容,也包含理性的认知,因此可以跨越两种思维和教育模式。在威廉·多尔提出的"第三空间"中,"情境""情感""精神""生命力"等重要内容都与艺术及艺术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前教育"使得"第三空间"成为可能,为弥合教育二元分裂提供了契机,因此,在后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习丽傅立宪
关键词:后现代艺术艺术教育
浅析设计与个性化市场的矛盾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也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消费者期望与自己生活环境相关的产品与众不同,符合自己的喜好,成为自己趣味的主人;另一方面,设计师又不断的设计出各种模型,变换各种形式的趣味及风格,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要。在这里,消费者所谓的“个性”是设计师创造的“个性”,只不过是对市场上已有的原型产品的选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而是相对的。为了解决这对矛盾,一方面,要求设计师引导时尚和潮流;另一方面,要求消费者参与设计,设计师对其进行启发和教育,以便设计出真正适合消费者个性的产品。
尹洪傅立宪
论西方传统建筑艺术中空间与场所的象征意义——以哥特式教堂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现代建筑空间是量化的和抽象的,其意义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西方传统建筑的空间和场所则具有象征的意义。西方自古希腊开始,人们对空间的理解不断完善,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将建筑空间和场所的象征意义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教堂的内部还是外部,空间处处充满了意蕴,这些意义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尺度及意义。
傅立宪杨斌
关键词:哥特式教堂
浅析环境艺术中边界与空间的关系
2012年
在环境艺术中,边界不是置于空间中的附属品,也不是仅仅用来划分和分隔空间的媒介。没有边界的空间是难以想象的,在其中人们可能会完全没有方向感和安全感。而在过于强化边界的密闭的空间之中,人们同样感觉到不舒服。边界的意义除了界定空间之外,还具有庇护、定向、渗透、交流等作用,进一步讲,边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空间的性质。
李名飞傅立宪
关键词:环境艺术附属品安全感方向感
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主义的“说谎者悖论”——探讨中国设计的出路
本文通过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进一步研究,通过哲学中的悖论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后现代主义是关于现代主义的“说谎者悖论”。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的,认为现代主义的设计由于太过理性和极端的...
傅立宪
关键词:设计艺术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说谎者悖论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