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时

作品数:87 被引量:59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历史地理
  • 9篇文化科学
  • 8篇哲学宗教
  • 6篇天文地球
  • 4篇语言文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篇西周
  • 11篇金文
  • 10篇铭文
  • 10篇甲骨
  • 8篇甲骨文
  • 6篇天文
  • 6篇文化
  • 6篇卜辞
  • 5篇文明
  • 5篇文字
  • 5篇考古
  • 5篇考古学
  • 5篇古学
  • 4篇遗址
  • 4篇天文学
  • 4篇西周金文
  • 4篇考释
  • 4篇出土
  • 3篇星象
  • 3篇殷代

机构

  • 87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87篇冯时

传媒

  • 11篇考古
  • 10篇考古学报
  • 7篇中原文物
  • 6篇中原文化研究
  • 5篇文史知识
  • 3篇江汉考古
  • 3篇南方文物
  • 3篇濮阳职业技术...
  • 2篇自然科学史研...
  • 2篇文物世界
  • 2篇四川文物
  • 2篇中国文化研究
  • 2篇考古学集刊
  • 2篇古文字研究
  • 2篇文物季刊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北方文物
  • 1篇大自然探索
  • 1篇建筑学报
  • 1篇文物

年份

  • 8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释“齅”
2022年
《说文》叕部:“叕,叕联也。”段玉裁注:“联者,连也。”“自”是鼻子的象形文,而鼻子是人体的嗅觉器官,所以金文的“齅”字从“自”从“叕”会意,其字形结构所体现的意义显然是要将鼻子与外界的气味联叕起来,所以此字显然就是“齅”的本字。因此,金文“齅”字的本形可以分析为从“自”从“叕”、“叕”亦声。
冯时
关键词:字形结构嗅觉器官段玉裁金文鼻子《说文》
试论中国文字的起源被引量:12
2008年
中国文字的起源具有多源特点,不仅要关注汉字的起源问题,也要关注黄河、长江流域古代先民所使用的非汉字系统文字的起源问题,这样有助于对中国早期文字的发展状况获得新的认识,进而建立起与己知的甲骨文体系或异或同的有关文字起源的研判标准,并寻找出正确的研究方法。
冯时
关键词:文字
周代的臣鬲与陪台——兼论穆王修刑与以刑辅德被引量:6
2019年
郭沫若先生首倡西周奴隶制,在其多部著作中,郭老对这一关乎中国历史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广泛利用商代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史料,对商周时代的奴隶考辨分析,特别是所撰《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的多篇论述,系统揭示了商周奴隶的基本史实。诚然,西周奴[1]彭裕商、韩文博、田国励:《商周青铜盉研究》,《考古学报》2018年第4期。
冯时
关键词:商周时代穆王西周金文《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春秋子犯编钟纪年研究——晋重耳归国考被引量:5
1997年
春秋子犯编钟纪年研究——晋重耳归国考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春秋子犯编种系近年新见之晋国重器①,学术价值尤高。关于编钟之纪年,学者多有论列,说甚纷纭。兹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学界。编钟两堵十六件,每堵八件连铭,兹释写于下(为印刷方便,释文尽可能使...
冯时
关键词:编钟中国文物重耳故宫文物两周金文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哲学与时代意蕴被引量:2
2024年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先民伟大智慧的结晶,其虽以纪时体系的面目出现,但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却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发挥着指导农业生产和民众养生去疾的巨大作用。由于天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源,致使以时空规划所建构的早期知识体系成为一切知识与制度的基础,因此,对二十四节气的探赜将有助于我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冯时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从西水坡宗教遗存论到上古时代的天文与人文被引量:6
2012年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出自《周易》的《文言》传。我们知道,“见龙在田”实为《乾》卦的九二爻辞,意即龙星经过一年的回天运行,位于龙角的角宿又于黄昏之后重新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这个天象,古人便名云“见龙在田”,民俗则谓之日“龙抬头”。“龙抬头”作为《乾》卦的六龙之一①,与其他五条描述龙星的爻辞一样,都是记述古人观象授时的标准天象,所不同的是,“见龙在田”的天象作为龙星回天运行的一个新周期的开始而与“天下文明”相为因果,明确体现了古人将天文视为文明之源的独特认识。
冯时
关键词:文明宗教水坡龙抬头
大都营建与文化传承——读《尧风舜雨:元大都规划思想与古代中国》被引量:2
2022年
2022年伊始,故宫博物院王军送来了他的新作《尧风舜雨:元大都规划思想与古代中国》(图1)。展卷览读,欣喜非常。书分三编,甲编系统阐释了元大都齐政楼的命名、方位以及与此相关的中轴线问题,乙编详论元大都规划的阴阳法式,余论则述古代中国的问题。其不仅是中国建筑史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不拘泥于营造法式的讨论,而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将营造与营建融于一炉,通过作为传统知识体系基础的时空视角,剖析元大都的营建规划,揭示其蕴含的文化意义,精彩纷呈。这部著作无论对于传统建筑思想的弘扬,还是正确理解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冯时
关键词:中国文化研究文化传承元大都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
新莽封禅玉牒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新莽封禅玉牒出土于西汉长安城桂宫四号建筑遗址,编号T1③:50,出土详细情况已见发掘报告。玉牒首尾残失,残长13.8、宽9.4、厚2.7厘米。黑色青石制成,通体磨光。牒文阴刻五行,字口涂朱,存二十九字,另第二、三两行显留四字残迹(图一)。现将牒文释写于下:
冯时
关键词:玉牒封禅建筑遗址出土文物
从天文考古学看古人的天文观——颜色标星传统与三家星经
2017年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常识:夜空中的繁星是五光十色的,行星由于星球表面物质的不同而呈现颜色的差异,恒星则因其温度的高低而表现为蓝白黄红等不同的颜色。新石器时代的占卜灵龟中夹放着颜色各异的石子(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已有以不同颜色的石子象征星辰的意义(参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
冯时
关键词:七录
龙说
2024年
中国向来以龙作为图腾,今年是甲辰龙年,龙到底是什么,龙与天象是什么关系,龙从贵族社会走向民间经历了什么?“”作为龙子,从文字传承上看,“”丢了自己的角有什么深义?本期特别关注,本刊诚邀两位专家,为大家解惑答疑的同时,也带着读者再认识“龙”及其背后蕴含的深义。
冯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