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英
- 作品数:21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美和丑的较量——简析佩科拉悲剧的根源被引量:1
- 2010年
- 《最蓝的眼睛》叙述了黑人女孩佩科拉为了得到一双美丽的蓝眼睛而最终走向崩溃的悲剧,反映了在白人文化浸淫下黑人心灵的迷失。文章试从社会、家庭等方面分析佩科拉悲剧的原因。
- 冯英
- 关键词:莫里森存在主义身份
- 《圣经》中名字在莫里森小说中的运用
- 2009年
-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善于将现实主义和神话原型结合在一起,来表现黑人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她小说里故事情节,许多地名,人名等都包含神话原型因素。本文拟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来探讨莫里森作品中圣经名字的引用。
- 冯英
- 关键词:移用圣经故事
- 托尼·莫里森笔下的灵孩形象
- 2010年
- 托尼·莫里森是黑人文化的传承者,她的小说中充满非洲黑人传统和传说。本文原型理论为依据,以宠儿和秀拉为文本来诠释莫里森对非洲灵孩传说的运用从而论证宠儿和秀拉都是莫里森笔对灵孩形象的移用和改写。
- 冯英
- 关键词:移用重生
- 浅谈托尼·莫里森小说里黑人自由的危险性
- 2014年
-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主要关注的是非洲裔黑人在美国社会生态环境下的精神困境和人性的异化。在黑白文化的夹击下,黑人处于脱离两种文化的自由真空地带,他们不受约束的自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险,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处于失衡状态。
- 冯英游前程
- 关键词:精神生态异化
- 《秀拉》中伊娃的女上帝形象
- 2011年
- 小说《秀拉》主要描写了在双重文化冲击下黑人女性的生活和她们的觉醒。在小说里托尼·莫里森塑造一个慈爱,独立,果断的黑人女性伊娃。本文拟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来探讨《秀拉》中伊娃的女上帝形象。
- 冯英
- 关键词:莫里森
- 浅谈英美文学课中文学批评理论的导入——以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原型观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文本的全面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面对传统文学教学模式,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以莫里森小说中的原型观为例证,探讨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课上的导入和渗透。
- 冯英
- 关键词:西方文论原型批评理论英美文学
- 托尼·莫里森小说主题的原型运用
- 2011年
- 托尼·莫里森善于将美国黑人的现实和神话原型结合在一起来反映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本文从原型批评视角探讨莫里森小说主题中神话原型的运用。
- 冯英
- 关键词:莫里森
- 夏德拉克的酒神原型初探被引量:1
- 2009年
- 托尼·莫里森善于运用圣经故事和希腊神话原型作为作品叙事的催化剂。她的小说《秀拉》描写了种族和性别歧视下黑人女性秀拉成长的经历,而黑人男性夏德拉克则是秀拉的精神伴侣。本文拟从神话原型视角论证夏德拉克是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原型置换。
- 冯英
- 关键词:酒神
- 托尼·莫里森笔下的母亲形象
- 2008年
- 托尼.莫里森善于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把人物置于悲情的困境中叙说黑人对命运的抗争。本文拟从悲情理论来论证莫里森的《宠儿》和《秀拉》中两位母亲残酷杀死自己孩子的行为实则是一种革命性的自杀行为。
- 冯英
- 莫里森小说中的食物与性被引量:2
- 2010年
- 莫里森的作品总是关于爱以及爱的缺失和扭曲。作家总是把非洲裔美国黑人的爱的扭曲与性压抑的描写相联系。而食物在她的小说中成了这两者间暗喻的纽带。莫里森根据吃和性这人类最基本的本能,选用黑人对某些特定食物的偏好和对性的释放来反映黑人爱的饥渴,而她小说中食物和性的交织也成了她作品的特色之一。
- 冯英
- 关键词:食物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