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衍生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癌
  • 3篇肠癌
  • 2篇结肠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 1篇延髓
  • 1篇医院感染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肾病
  • 1篇原发性肾病综...
  • 1篇原发性肾病综...
  • 1篇肾病
  • 1篇肾病综合征
  • 1篇肾病综合征患...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 1篇肾脏病患者
  • 1篇肾组织
  • 1篇受体激动剂

机构

  • 6篇新乡医学院
  • 4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冯衍生
  • 5篇王焕
  • 4篇崔凯
  • 2篇宰守峰
  • 1篇周玉华
  • 1篇千智斌
  • 1篇吴云红
  • 1篇张慧
  • 1篇徐世新
  • 1篇姬明丽
  • 1篇杨建华
  • 1篇付艳
  • 1篇杨万才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肠腺瘤样息肉病基因在结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热点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样息肉病基因在结肠癌中的突变热点及对肿瘤的影响。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c Bioportal调取结肠癌突变位点结果,根据其中的一段突变热点区域,构建对应结肠腺瘤样息肉病基因过表达载体及RNAi,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并证实此区域的功能。结果结肠腺瘤样息肉病基因在结肠癌中的突变率高达73.9%,显著高于其他肿瘤(P〈0.05);其中3 454~4 662 bp区域突变发生率占总突变次数的56.1%;构建RNAi后在正常肠上皮细胞中发现β-catenin、CD44、Ki67出现显著上调;在结肠癌细胞中过表达野生型APC(wt-APC),缺失APC(hotdelAPC)的情况下发现,wt-APC可以有效抑制c-myc、β-catenin、CD44、Ki67等致癌基因的表达,但hotdel-APC不能。结论APC基因中3 454~4 662 bp这段区域编码的蛋白可能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崔凯王焕宰守峰冯衍生
关键词:结肠癌突变热点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和结肠腺癌组织中IFITM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IFITM3mRNA在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未转移结肠腺癌和转移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49±0.69、7.32±0.76、12.19±1.34和18.37±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FITM3蛋白在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未转移结肠腺癌和转移结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2/51)、11.3%(14/124)、19.0%(19/100)和69.0%(78/113)。IFITM3蛋白表达与肿瘤周围组织浸润、肝转移、结肠旁淋巴结转移、结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腹网膜转移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MCC)分期有关(均P〈0.05)。IFITM3蛋白阳性表达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0.2%,IFITM3蛋白阴性表达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FITM3表达与结肠癌转移程度及预后有关。
崔凯王焕宰守峰冯衍生
关键词:结肠肿瘤肿瘤转移预后
5-HT<Sub>2A</Sub>受体激动剂的新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HT<Sub>2A</Sub>受体激动剂的新用途。本发明提供了5-HT<Sub>2A</Sub>受体激动剂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的功能为减缓妊娠期烟熏对子代延髓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本发明还保护5...
千智斌姬明丽周玉华冯衍生杨建华吴云红杨万才
文献传递
人mcl1不同亚型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人mcl1基因不同亚型在结肠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结肠腺癌组织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各20例中mcl1基因三种m RNA剪接异构体和三种蛋白亚型的表达水平,进而分析这些亚型表达差异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cl1基因亚型1在结肠肿瘤组织及相应旁组织中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09,P=0.022),且腺癌组中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亦高于腺瘤组(P=0.004,P=0.034)。亚型2在结肠肿瘤组织及对应旁组织中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02,P=0.011),且腺癌组中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亦高于腺瘤组(P<0.001,P=0.007)。亚型3在结肠肿瘤组织及对应旁组织中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27,P=0.045),但肿瘤组与相应旁组织之间以及腺癌组与腺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mcl1亚型1和亚型2对结肠癌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评估结肠癌恶性程度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而亚型3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但其表达水平与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崔凯王焕冯衍生
关键词:结肠癌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中Klotho基因启动子羟甲基化水平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Klotho基因启动子羟甲基化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CKD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1~3期CKD患者58例,肾脏穿刺取肾脏组织( CKD组);肾结核患者31例,取手术切除的正常肾脏组织(对照组)。将各组抽提的全基因组DNA分为两份,一份以15 mmol/L高钌酸钾、0.05 mol/L氢氧化钠氧化后,进行亚硫酸盐转化;另一份直接进行亚硫酸盐转化。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焦磷酸测序,检测羟甲基化并计算其在甲基化中所占比例。分析Klotho基因启动子羟甲基化水平与CKD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肾脏组织Klotho基因启动子羟甲基化修饰;CKD组肾脏组织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羟甲基化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 CKD患者Klotho基因启动子羟甲基化水平与eGFR呈正相关关系,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面积及肌酐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CKD患者肾脏组织中Klotho基因启动子羟甲基化水平降低,并与CKD临床病理参数有关。 Klotho基因启动子羟甲基化水平下降可能参与了CKD的发生发展。
王焕张慧崔凯冯衍生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KLOTHO基因基因启动子羟甲基化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医院感染控制方案与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及可行性,为患儿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后住院治疗的24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前住院治疗的24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及医院感染评分。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医院感染率研究组为19.75、对照组为30.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系感染;研究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症状评分为(4.69±0.52)(4.82±0.33)分,高于对照组的(4.13±0.65)(4.29±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方案,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王焕付艳范迅捷冯衍生徐世新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医院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