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龋敏感儿童牙菌斑中变异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检出量,分析变异链球菌及远缘链球菌与不同民族儿童乳牙龋齿发生的关系,为不同民族儿童乳牙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A克隆技术制备变异链球菌ATCC25175、远缘链球菌ATCC6715、内参基因16S rRNA的质粒标准品,应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变异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维吾尔族儿童高龋组远缘链球菌的检出量高于汉族儿童高龋组[(1.06×105±0.43×103)copies.μL-1vs(8.29×104±1.20×104)copies.μ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吾尔族、汉族儿童高龋组变异链球菌检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远缘链球菌和变异链球菌的检出量高龋组均高于无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缘链球菌可能是维吾尔族儿童乳牙龋高发的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龋敏感儿童牙菌斑中远缘链球菌的检出量,分析远缘链球菌与不同民族儿童乳牙龋齿发生的关系,为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乳牙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A克隆技术制备远缘链球菌ATCC6715、内参基因16SrRNA的质粒标准品,应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3~5岁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龋敏感儿童牙菌斑中远缘链球菌进行绝对定量检测,以龋失补牙数≥5颗为高龋组和龋失补牙数=0颗为无龋组,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析因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儿童高龋组远缘链球菌的检出量为(1.06×105±4.27×103)copies/μL,高于无龋组[(2.55×104±2.84×103)copies/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儿童高龋组远缘链球菌的检出量为(8.29×104±1.20×104)copies/μL,高于无龋组[(1.54×103±9.74×102)copies/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维吾尔族儿童远缘链球菌的检出量高于汉族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缘链球菌可能是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乳牙龋高发的危险因素,维吾尔族远缘链球菌高检出量可能与不同生活习俗和饮食习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