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业六

作品数:27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肠癌
  • 5篇肿瘤
  • 5篇肺癌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受体
  • 4篇趋化
  • 4篇趋化因子
  • 4篇趋化因子受体
  • 4篇肝细胞
  • 4篇CCR6
  • 3篇塞来昔布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治疗
  • 3篇吉西他滨
  • 3篇肝癌
  • 3篇LEWIS肺...

机构

  • 13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苏州大学
  • 7篇上海市肺科医...
  • 4篇淮安市第一人...
  • 4篇淮安市淮阴医...
  • 2篇嘉兴市第二医...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张家港市第一...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6篇刘业六
  • 7篇陈晓峰
  • 6篇钱海鑫
  • 6篇唐晓军
  • 6篇刘卫东
  • 5篇张逖
  • 5篇庞利群
  • 4篇姜格宁
  • 4篇姚素萍
  • 3篇丁嘉安
  • 3篇张伯
  • 3篇张鹏
  • 3篇易祥华
  • 2篇陈乾坤
  • 2篇张娟
  • 2篇蒋雷
  • 2篇丁修敬
  • 2篇李斌
  • 2篇秦磊
  • 2篇潘晓芳

传媒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0例肺曲菌球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 探讨肺曲菌球的手术适应证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75年9月至2006年3月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60例肺曲菌球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部基础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分为单纯性肺曲菌球组 (SPA,n=34)和复合性肺曲菌球组(CPA,n=126).分别行肺切除术154例,胸廓改形术加肺叶切除或肌瓣充填术3例,曲菌球清除加肌瓣填塞术3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160例患者中治愈156例,治愈率97.5%.术后发生并发症44例(27.5%),其中肺炎15例,肺复张不全12例,持续漏气10例, 脓胸5例,肺脓肿5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切口感染2例.SP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PA组(P<0.05).术后随访151例,随访4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 外科手术为治疗肺曲菌球的首选方法,客观可靠的术前评估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成败的关键.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适用于肺基础病变局限、胸膜粘连较轻的患者.
刘业六陈晓峰丁修敬张鹏童稳圃王律
关键词:肺曲菌球外科治疗并发症
塞来昔布联合吉西他滨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2012年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CEL)与吉西他滨(GEM)联用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效应。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GEM组(B组)、CEL组(C组)和CEL/GEM联用组(D组),每组10只。A、B组给予普通饲料;C、D组自接种后第2天给予含CEL 1mg/g的饲料喂养。B、D组于肿瘤接种后第7天,给予GEM 100mg/kg溶液0.2ml腹腔注射;A、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周注射1次,连续3周。实验期间测量肿瘤长短径,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4周后处死,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检测移植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 B、C和D组抑瘤率分别为54.18%、49.52%和88.59%;D组移植瘤组织的VEGF表达及MVD低于A、B和C组(P<0.05),而凋亡指数高于A、B和C组(P<0.05)。结论 CEL和GEM均能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两者联用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协同抗肿瘤效应。
姚素萍潘晓芳刘业六
关键词:LEWIS肺癌塞来昔布吉西他滨
趋化因子受体-6小干扰RNA对人肝癌HCCLM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趋化因子受体-6(CCR6)对人肝癌HCCLM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针对CCR6基因的siRNA建立CCR6-短发卡RNA(shRNA)稳定转染细胞株,并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8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Mock对照组、CCR6-Scrambled对照组和CCR6-siRNA组,每组6只,5周后处死.实验期间观察各组裸鼠的肿瘤生长,测量肿瘤长短径并描绘肿瘤生长曲线;称量瘤重并计算抑瘤率;取肝、肺组织观察并计数转移灶.结果 Mock对照组、CCR6-Scrambled对照组和CCR6-siRNA组肿瘤体积分别为:(843.92±291.08)、(809.08±263.74)、(314.17-±93.42) mm3,CCR6-siRNA组生长相对缓慢(P<0.05);Mock对照组、CCR6-Scrambled对照组和CCR6-siRNA组肿瘤重量分别为:(1.55 ±0.38)、(1.43 ±0.29)、(0.71 ±0.22)g,CCR6-siRNA组肿瘤重量小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52.35%;CCR6-siRNA组肝、肺转移灶数目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CCR6-siRNA能够有效抑制人肝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
刘业六钱海鑫张逖庞利群唐晓军刘卫东张娟
关键词:小干扰RNA
胸膜弥漫性黏液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胸膜弥漫性黏液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胸膜弥漫性黏液性 MFH 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分析国内外文献报道的7例胸膜 MFH 病例。结果患者为男性,65岁,表现为咳嗽、胸痛、气促伴大量血性胸腔积液。胸部 CT示右侧脏壁层胸膜弥漫性肿块影。开胸探查见脏壁层胸膜表面弥漫性灰白色半透明肿块,直径为1~8 cm。光镜下可见黏液性基质中瘤细胞弥漫分布,呈梭形和多形性。波形蛋白、CD_(68)、溶菌酶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呈阳性反应,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结蛋白呈阴性反应。术后24 d,因上腔静脉梗阻、循环衰竭死亡。与文献报道的非弥漫性胸膜 MFH 相比,本例为胸膜弥漫性多灶性 MFH,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结论胸膜弥漫性黏液性 MFH 是非常罕见的胸膜原发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
蒋雷郑卉易祥华陈晓峰张鹏刘业六姜格宁丁嘉安
关键词:肿瘤
血清迁移率蛋白-1、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迁移率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93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有关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发生组(35例)与非发生组(5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HMGB-1、IL-6水平,分析HMGB-1、IL-6在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不同病理下的表达,并对结肠癌患者血清HMGB-1、IL-6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完成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HMGB-1、IL-6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7、7.112;F=7.135、6.993;t=8.453、7.10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均为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3.582、1.034、1.24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血清HMGB-1、IL-6水平呈正相关性(r=0.781、0.683,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血清HMGB-1与IL-6联合测定在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预测效能高于血清HMGB-1、IL-6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HMGB-1、IL-6水平较高,能反映肿瘤直径、分期及类型,加强患者血清HMGB-1、IL-6水平测定能预测淋巴结转移。
左浩刘业六李祥伟马天恒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结肠癌淋巴结转移
末端回肠造瘘术在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造瘘术在中低位老年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治疗的中低位老年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末端回肠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营养状况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拔引流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蛋白和总蛋白营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静脉补充白蛋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肠梗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直肠癌且行保肛根治术患者应用末端回肠造瘘术,可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其严重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好。
刘业六闫冬升刘卫东黄建军
关键词:直肠肿瘤保肛根治术
^(18)F-FDGPET及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刘业六陈晓峰
关键词:18F-FDGPET肺癌诊断PET/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技术无创性
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吉西他滨对Lewis肺癌移植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构建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与化疗药物吉西他滨联用对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塞来...
刘业六
关键词:LEWIS肺癌环氧合酶-2塞来昔布吉西他滨
文献传递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镜黏膜下剥离术致胃穿孔9例报告被引量:8
2016年
随着内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器械的改进,内镜技术得到不断发展与创新,内镜检查发现的胃肠道局部病变行内镜下微创切除一直是内镜医师努力的目标。近十年,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对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治疗产生了重要影响,部分早期胃癌亦可应用ESD技术-[1]。与外科手术相比,内镜切除术具有疗效相近、侵袭性小的优点,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与单纯的电灼等其他内镜治疗方法相比,
姜宝飞李倩君葛恒发朱墨王海啸刘业六李增亮
关键词:内镜切除术内镜操作SUBMUCOSALDISSECTION消化道黏膜
CCR6/CCL20生物轴在肝细胞癌侵袭转移中作用的研究
肝细胞癌(HCC,简称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全球约50%的肝癌发生在我国,位于我国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其生物学特征为易复发、转移、死亡率高、预后极差,总的5年生存率仅为5~6%。虽然手术切除仍是可能获得治愈的...
刘业六
关键词:肝细胞癌RNA干扰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