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燕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市卫生局指导性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性细胞
  • 3篇选择素
  • 3篇血清
  • 3篇血清可溶性
  • 3篇细胞间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可溶性
  • 3篇可溶性P-选...
  • 3篇可溶性细胞
  • 3篇梗死
  • 3篇P-选择素
  • 2篇血清可溶性细...
  • 2篇粘附分子
  • 2篇细胞间粘附分...
  • 2篇可溶性细胞间...
  • 2篇可溶性细胞间...
  • 1篇血清可溶性细...
  • 1篇血清可溶性细...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常州市第二人...

作者

  • 3篇刘丽燕
  • 1篇王苏建
  • 1篇刘文武
  • 1篇孙学军
  • 1篇张平

传媒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黏附分子在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主要由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选择素在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显著表达,他们介导了白细胞紧密黏附至血管内皮,进而迁移至内皮下空隙,加重了内皮损伤,参与缺血脑组织的炎性反应,加重脑组织损伤。我们检测了急性脑梗死患者sICAM-1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意义。
刘丽燕张平王苏建孙学军刘文武
关键词: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P-选择素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探讨sICAM-1和P-选择素在脑梗死形成和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测定两项目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刘丽燕张平王苏建孙学军刘文武
关键词:脑梗死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可溶性P-选择素
文献传递
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探讨sICAM-1和P-选择素在脑梗死形成和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测定两项目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
刘丽燕张平王苏建孙学军刘文武
关键词:脑梗死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可溶性P-选择素炎症损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