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高血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及尿蛋白排泄率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的高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血尿酸浓度将5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别检测两组血压、人体测量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及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肾小球滤过率及尿蛋白排泄率水平。结果高尿酸组中的无蛋白尿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大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正常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组中大量蛋白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两组间微量蛋白尿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相关,血尿酸可更直观地预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平。
- 周慧超张磊刘传梅王友强王玉洁孙兰芳董砚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尿酸糖尿病肾病
- 细胞黏附分子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 2006年
- 目前细胞黏附分子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话题。现简要介绍近5年来细胞黏附分子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 刘传梅李淑兵
-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沙格列汀和(或)二甲双胍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33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B组)33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β及HOMA-IR等。结果(1)治疗后两组受试者FPG、2hPG及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P<0.05);(2)治疗后两组受试者HOMA-β增加、HOMA-IR下降(P均<0.05),但A组HOMA-β高于B组(P<0.05)、而两组HOMA-IR无差异。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且沙格列汀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 李娟娟刘传梅董晓云张磊
- 关键词:初诊2型糖尿病单药治疗HOMA餐后2H血糖
- 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与长期代谢控制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与长期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于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应用艾塞那肽治疗的120例T2DM患者,根据使用时间分两组:使用时间≤24周(A组,n=58),使用时间>24周(B组,n=62)。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体重、WC、HC、FBG、P2hBG、HbA1C、TG、TC、LDL、HDL、SBP、DBP,并计算BMI、WSR、WHR,均行骨密度检查,测定全身脂肪含量。结果 A、B两组体重、BMI、全身脂肪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WC、WSR、FBG、P2hBG、HbA1C、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LDL、HDL较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低血糖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好,不增加胃肠道及低血糖反应发生风险,使体脂重新分布,改善腹型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 郭桂喜李娟娟刘传梅徐建祥闫晓芸李慧张磊董砚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体脂分布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T2DM未合并DR组(DM组)63例、单纯型DR组(SDR组)64例、增殖型DR组(PDR组)45例。结果 SDR组和PDR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1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hs-CRP与T2DM患者DR相关,hs-CRP可能参与T2DM患者DR的发生及发展。
- 王友强周慧超孙兰芳刘传梅王玉洁张磊董砚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反应蛋白